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3日
社區牙科支援計劃5.26推出 6月起9牙科診所可增三成街症名額
【有線新聞】為減輕政府牙科街症的壓力,社區牙科支援計劃將於本月26日推出,合資格的弱勢社群可接受補牙、剝牙等服務。 衞生署與32間非政府組織合作,在全港十八區共77間牙科診所提供補牙、剝牙等服務,預計每年約有4萬服務人次。合資格人士包括長生津受惠人、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的第二級別受助者等,以及獲醫管局醫療費用減免的病人等。 由診症當日計算,可在180日內接受一次服務,包括口腔檢查、X光檢查等,半年最多三個「補牙或拔牙配額」。75歲或以下長生津和長者社區服務券人士,每隻牙須向診所支付50元行政費,其餘大部分受惠者獲豁免。衞生署社區牙科服務高級牙科醫生王詠詩:「部份人士資產與綜援人士差不多,因此政府認為他們的行政費應由政府全數資助,至於政府資助數目會給予相關非政府組織。」 另外由於牙醫人手增加 ,由下月一日開始,九間政府牙科診所預計可增加三成街症服務名額,增至每年共約24,000至26,000人,名額不會與社區牙科支援計劃重疊。衞生署牙科服務主任顧問醫生許美賢:「 我們牙科街症主力都是脫牙需要和止痛需要,社區牙科計劃是除了急症外,如果想保留牙齒可以補牙,我們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衞生署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3日
夏寶龍訪澳|經關閘離境結束六日考察調研 岑浩輝:會深入學習重要指示
【有線新聞】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結束澳門考察調研。 夏寶龍車隊下午1時許經關閘口岸離境,他在車上向記者揮手。為期6天的行程先後參觀媽閣廟、探訪大熊貓館、視察青茂口岸、到訪旅遊大學等,又與社會各界人士飲早茶交流、會見立法會議員、工商界代表等,提出要發揚鬥爭精神,發揮企業優勢等四點要求。陪同夏寶龍考察的澳門行政長官岑浩輝說,政府會深入學習夏寶龍提出的重要指示。 岑浩輝:「我們澳門經濟結構單一情況沒有根本改變,鄰近地區旅遊國際業競爭亦日益加劇,政府收入來源單一,特區政府財政高度依賴博彩收入,抵禦風險能力不強等等,對此我們全個澳門社會必須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形成高度共識,大家全力加快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3日
荃景圍停車場石壆塗膠水黐白鴿 警方列殘酷對待動物案處理
【有線新聞】荃灣一個停車場有人在石壆塗上膠水,有白鴿被黐,警方列殘酷對待動物案處理。 石壆遺下膠水痕跡,還有黏著的白鴿羽毛和糞便。現場是荃景圍一個停車場,警方昨晚接報有白鴿黐在石壆不能飛走,到場發現石壆懷疑被人塗上膠水。動物義工協助救走白鴿,轉交愛護動物協會處理,荃灣警區刑事調查隊接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3日
港隊派11人出戰乒乓世錦賽 黃鎮廷三線出擊 李靜:有針對性訓練
【有線新聞】乒乓世錦賽星期六在卡塔爾展開,港隊派出11人出戰。 5男6女,單、雙打、混雙五個項目都會參賽。黃鎮廷三線出擊,除了男單,男雙夥拍陳顥樺,以及聯同杜凱琹出戰混雙,爭取第4次站上頒獎台。「大師姐」李皓晴沒入選。吳詠琳、林依諾接棒,聯同朱成竹分別出戰單、雙打。 主教練李靜說球隊經歷一個月集訓,狀態有提升,乒乓港隊主教練李靜:「有針對性訓練,之前抽籤結果出爐,訓練有稍稍調整,陪練隊員模仿對手,我相信球員心中有對付對手的辦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3日
科技園轄下藥物安全測試中心有電腦系統被勒索軟件入侵
【有線新聞】科技園公司轄下的藥物安全測試中心部分電腦系統被惡意勒索軟件入侵。 受影響的包括30多名中心工作人員及20多個客戶的資料,科技園公司表示該電腦系統是獨立運作,由外判公司負責資訊保安,發現事件後即時切斷及隔離伺服器,已報警及通知受影響機構及人士,以及通報多個政府部門。科技園公司已經委託第三方專家檢視及修復,並提供調查報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3日
國安公署6履職場列禁地 非法進入可囚2年 政府:單獨佔用、不涉私人民居
【有線新聞】《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兩項附屬法例即日刊憲生效,駐港國安公署6個履職場所列為禁地,訂立多項新罪行,包括禁止披露公署調查等,最高判監7年和罰款50萬元。 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根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宣布將6個地方列為禁地,包括銅鑼灣駐港國安公署,還有擬建公署永久辦公室的選址、即海輝道與深旺道交界,以及海帆道門外有警員駐守、前身是城市花園酒店的北角城市花園道9號亦為禁地,外面有警車停泊。其他禁地包括紅磡暢通道1號及西營盤干諾道西152號。 若沒合法權限進入禁地,最高判監兩年,如有意圖危害國家安全、觸犯間諜活動罪更可判監20年。政府說附例清楚標示詳細地址及座標,相關禁地範圍均由國安公署單獨佔用,不涉及私人民居。 至於另一條附屬法例訂立多項新罪行,包括規定任何人須遵從公署發出的法律文書,不准提供虛假或誤導性證供和資料,設域外效力,境外作假證供同樣違法。除非有合理辯解或合法權限,不得披露公署的偵查資料、不得偽造公署文件,違者最高判監7年和罰款50萬元。至於蓄意抗拒、妨礙、襲擊公署或人員執行職務,以及假冒公署人員,就可判監3年和罰款20萬元。 條例亦列明當公署根據《國安法》第55條行使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3日
6.3起內地貓狗檢疫期可由120日縮減至30天
【有線新聞】下月三日起,內地貓狗只要符合檢疫要求,檢疫期會縮減至30天。 為便利內地寵物貓狗入境香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立法會一個會議上宣布與內地單位達成共識,6月3日起漁護署會把內地納入第三A組別,從內地到港的貓狗只要符合檢疫要求,持有由內地官方獸醫簽發的動物衞生證書,抵港後檢疫期會由現時120天縮減至30天。申請人必須確保動物植入合規的微型晶片、持有效的狂犬病和指定傳染病的防疫注射證明書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3日
聖德肋撒壞冷氣、天花滴水 醫生不滿院方處理 促衞生署檢討通報規管機制
【有線新聞】聖德肋撒醫院去年7月的冷氣故障,有醫生投訴當時正做手術,形容手術室如同密室、儀器有冷凝水,認為病人會有感染風險,不滿醫院的處理,並促請衞生署檢討通報及規管機制。 冷氣故障期間,廖子良醫生在手術室為病人做微創膽囊切除手術。外科專科醫生廖子良:「好像在一間密室內工作,説話有回音、沒有風,當然環境很熱。但是接下來的問題,我形容是混亂和災難性的場面。所有東西出現冷凝水,儀器濕透、電視機模糊,更加嚴重是天花板的吊燈和設施開始冒水。」 廖子良醫生隨後聯同病人向衞生署投訴,又批評院方就事故回應有不同版本、不盡不實,認為衞生署的規管不應太僵化。 廖子良:「如果有特別的醫療事故發生 ,我們不應該『死板』看著。這個與通報機制無關,這個有10個病人感染才通報,9個病人感染不用通報,是否應該比較靈活看待每件事情?例如不尋常的事件發生、有風險發生的是否應該要求醫院作出一個詳細報告?」 醫院護士長向本台確認醫院製冷系統故障期間,手術燈的確出現水珠,已在病人身上蓋布,避免冷凝水滴落病人身上。 亦跟協助廖子良手術的護士了解,確認內視鏡鏡頭懷疑受潮,手術屏幕出現黑白畫面。她否認其他手術室有醫護要撐傘才完成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3日
南丫海難|財利船廠職員指海事處曾視察沒發現異樣 設計部上司自稱沒船隻知識
【有線新聞】2012年南丫海難死因庭,律政司讀出財利船廠其他職員的書面供詞。 庭上首先讀出船舶繪圖員張福初的供詞,南丫海難發生前,他負責「南丫四號」的穩性計算,曾多次登船實地測試,每次測試海事處都派人視察,並會到船底艙室檢查,但都沒有發現異樣。後來他把報告提交予設計部上司,當時沒有收到需要修改的指示,報告便被提交到海事處。 律政司隨後讀出這位上司的供詞,他供稱沒有設計船隻的知識,只負責行政管理,當時只知道張福初負責計算船的穩性和檢查圖則,自己不了解報告內容,亦不知道船上有多少個水密艙室。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3日
立法會選舉|陳國基「洗樓」籲公務員登記做選民
【有線新聞】立法會選舉年底舉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呼籲公務員登記做選民。 陳國基聯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四個公務員中央評議會到金鐘政府合署「洗樓」,呼籲公務員積極登記成為選民,核實選民資料是否準確,並轉達有關信息予親朋好友,在年底立法會選舉踴躍投票,履行公民責任,選出愛國愛港、有能力、有擔當的議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3日
社區牙科支援計劃5.26推出 合資人士可接受剝牙、補牙等服務
【有線新聞】政府的社區牙科支援計劃將於本月26日推出,合資人士可接受剝牙、補牙等服務。 為減輕政府牙科街症的壓力,衞生署與32非政府組織合作,在全港十八區、77牙科診所提供剝牙、補牙等服務,每年約有4萬服務人次。合資格的弱勢社群,例如經濟有困難等,治療每隻牙須付50元行政費。另外,因為牙醫人手增加,11間政府牙科診所將可增加服務配額約三成,由每年約兩萬個增加至兩萬四至兩萬六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3日
控煙|議員間現分歧 郭偉强指未夠辣:為何不提早18歲以下全禁
【有線新聞】立法會法案委員會審議控煙十招修例草案,議員之間有分歧。有議員認為現時方案控煙力度不足,部分議員就質疑措施太嚴厲。 政府提出收緊控煙,包括分階段禁售加味煙。醫務衞生局在法案委員會上說控煙是主流意見,措施獲大眾廣泛支持,不過會上出現分歧。 選委會界別議員謝偉俊:「『控』得這樣,我們現時這方向,等於是『禁』一樣。」 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對個人有害便要控制,甚至有這般大的限制時,整天坐下都是有害,是否你要叫我不要整天坐?」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當你上癮的時候,其實你的意志就會被剝削,成為一個個人自由選擇,意志上會被剝奪,所以為何煙和毒品有上癮的情況。我們絕對不會用自由意志說我可選擇做這些事情。」 部分議員認為力度未夠嚴厲。勞工界(工聯會)議員郭偉强:「不想再有年輕人墮進煙網,為何我們不早些實施18歲以下全禁煙?」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少人吸食的你先禁,多人吸食的你便等待。方向正確,力度就不知所謂。」 李夏茵:「我們諮詢階段著實有不同聲音,這是中間落墨。」 有議員認為港澳與大灣區控煙政策應一致。漁農界(民建聯)議員何俊賢:「我們去其他地方時,別人說你香港全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