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沒戴口罩乘渡輪被職員勸喻 男子涉打傷三人被捕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乘坐渡輪期間懷疑沒有戴口罩,與職員爭執,涉嫌打傷三人。 涉案的男子當場被捕,帶上警車協助調查。消息指,一名男子早上在尖沙咀乘坐小輪往中環,途中職員發現他未有戴口罩,上前勸喻期間,有人情緒激動,涉嫌打傷三名職員,傷者分別頭部及手腳擦傷,由救護車送往瑪麗醫院治理。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指今日數據只反映初三傳播 郭健安料確診未來一周破五千 最快月底方見頂
【有線新聞】本港新型肺炎確診個案單日出現過千宗,中大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說,現時的感染數字只是反映一星期前的傳播情況,預計未來數日會每日升至2,000至5,000宗確診。 郭健安:「今日確診數據其實是反映年初三狀況,這段日子我們仍沿用舊有的社交距離措施,我們估計未來這星期、2月10日至2月16日繼續是上升周期,直至哪一日會見到新社交距離措施數值,就是2月17日,如果大家3類情況,如社交距離下功夫、打針檢測亦耐心排隊,樂觀些2月尾、3月初將會見頂。」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隔離設施趨短缺 凌霄志倡准病患居家隔離 稱確診倘破萬非緊急醫療恐全停
【有線新聞】有公立醫院醫生組織說,快速檢測呈陽性的人去急症室覆檢,可能要等一天才獲分流,當隔離設施逐漸爆滿,應該容許確診者居家隔離觀察。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凌霄志:「出到報告都有機會要6至8小時,連同分流,可以是以超過一天時間來計;長者體弱亦不能留在帳篷,都製造了一些矛盾點,增加了很多醫患之間的壓力。隔離設施使用率,當你去到六七成應該想下一步,疫況急速轉差的話,必須要篩選病人在家居隔離或觀察。當疫症全面爆發時,香港絕對有機會一天過萬宗個案,恐怕其他非緊急服務或非緊急醫療服務可能需要全面暫停。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金鐘道土地註冊處職員初步確診 客戶服務中心關閉一天
【有線新聞】土地註冊處一名職員初步確診。 該名職員在金鐘道政府合署19樓客戶服務中心上班,負責提供業主立案法團服務,工作期間一直有戴口罩,最後一日上班是本月四日。 處方會盡快消毒有關地點,亦已要求同層所有職員接受檢測,又安排他們在家工作,直至取得陰性結果。 客戶服務中心今日將會關閉,明日恢復服務。
- i-cable
- 2022年02月10日
「三高」市民趕打第一針「見孫仔」 打針預約幾爆滿、月底方有位 有私家診所現人龍
【有線新聞】疫苗通行證月底實施,所有商場、食肆等處所都要出示疫苗接種紀錄,有市民到接種中心領取即日籌趕打第一針。 在界限街體育館的接種中心,早上有30、40人排隊領取即日籌,很多都是來打第一針。 鄭太:「想見孫兒,原本有三高及年齡較大,現時被迫打針便要來打針,不需要時當然不想打針。政府說甚麼便是甚麼,我們有甚麼可以說的。」 光生:「疫症這麼嚴重,當然要來打針,四周都是,你不能不怕。」 翻查政府的網上預約系統,多個疫苗接種中心已滿額或接近滿額。科興方面,截至上午10時,除了渣華道體育館還有小量名額外,其他接種中心到下月中的名額已滿;至於復必泰方面,除了專為兒童接種的中心之外,其他中心最早都要月底才有名額。 荃灣大會堂附近一間私家診所亦出現打針人龍。下午3時許,診所外有數十名市民排隊,人龍沿鐵欄排到轉角位,佔據一半行人路。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市民檢測輪候多時、安排隔離時長 林鄭月娥稱深感抱歉、不安:正全力以赴尋支援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不少確診者長時間等候去隔離深感抱歉和不安。 林鄭月娥形容疫情極為嚴峻,正面對前所未見挑戰。不少市民要輪候多時做檢測和獲安排去隔離設施,她對此深感抱歉和不安,說特區政府、醫管局及檢測承辦商正全力以赴,尋求各種方法和額外支援,提升能力。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元朗朗屏邨鵲屏樓、鳳屏樓圍封強檢
【有線新聞】政府晚上圍封元朗朗屏邨鵲屏樓、鳳屏樓強檢。 警方封鎖鵲屏樓、鳳屏樓出入口。政府說這兩幢樓的污水樣本對新冠病毒呈陽性,懷疑大廈有隱形患者,決定封區強檢。居民凌晨1時前要完成檢測,目標明天中午解封。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政府指經商場回家可免打針 市民寧提早落車、兜路回家 律師料須上庭抗辯促列情境
【有線新聞】疫苗通行證月底實施後入商場要先打針,政府指「經商場回家」可以豁免。有大律師指,法例未有明確列明這個情景,應該寫清楚、減少爭拗。 在觀塘裕民坊的室內巴士站一下車就是商場,疫苗通行證實施後乘客下車就要立刻用「安心出行」,未打針的人如果被抽查,要證明自己獲豁免。巴士乘客潘先生:「有很多未打針的市民,我覺得會造成很多不便,替代方案可能早一個站下車。」巴士乘客羅小姐:「這個裕民坊巴士站,我覺得可不當商場的同一準則去做,人們下車後就走。」 全港不少私人屋苑的出入口都連著商場,在將軍澳站不少居民上班、回家會穿過商場,否則要繞大圈。雖然政府說有豁免,但居民有憂慮,將軍澳居民李小姐:「我回家卻要給一大堆證明,證明我在這裡住,有些人只是想買麵包都要做很多手續,又要展示記錄,我不知(政府)為了甚麼。」 翻查《疫苗通行證規例》列明的豁免條件,包括買外賣、交收物品、做必要的維修、去看醫生、打針或檢測、接受必要的政府服務、參與法律程序等。至於「途經回家可以獲豁免」政府只是口頭說,法例沒寫明,政府解釋這個屬於「合理辯解」的類別。 有大律師說,法例下不止執法人員可以抽查,商場管理人都要確保人們有打針,如果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律政司被指拖審訊進度 鄭若驊否認交文件速度慢:已很及時、積極 料年內交立會審議遙距聆訊
【有線新聞】有立法會議員關注律政司交文件速度慢,拖延法庭審訊進度,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說已經盡力用最快方法處理。 選委會界別梁美芬:「2014年至2019年很多案件仍未審完,不說2019年案件,2014年有些還未審完。在這情況下,才會有這麼多人認為,做了一些事仍有機會以身試法。」 鄭若驊:「我們看一宗案件審訊快慢,亦要謹記香港有些司法程序。沒辦法,一定要這樣做,辯方完全有權進行某些申請,或辯方可以要求押後開審,所以不能單一說是提交文件拖慢,我們很及時、很積極做,因為時間一長,我也要他們向我解釋,為何需時這麼久。」 另外,司法機構說,關於用遙距聆訊處理刑事案的法律草擬進入最後階段,目標今年內完成第二輪諮詢,提交立法會審議。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牛頭角男子鎅刀傷母弟 疑為拒打針爭執
【有線新聞】牛頭角一名男子懷疑因打針問題與家人發生爭執,用鎅刀弄傷母親和弟弟。 探員在現場檢走一袋證物。現場是牛頭角花園大廈畫眉樓,消息指下午2時許,一名31歲男子懷疑拒絕聽從家人勸告去注射疫苗,有人突然情緒激動,持鎅刀揮舞,混亂中弄傷母親和弟弟。警方到場拘捕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男子,他母親、弟弟分別耳背和手部受傷送院。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多處納疫苗通行證 市民排即日籌打針:為正常生活 有人憂副作用先求醫
【有線新聞】今月24日起實施疫苗通行證,界限街體育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有50、60人排隊拿即日籌,有市民說為了生活所以打針。 鍾先生:「第一針,我敏感呀,我去私人醫務所看。問了,他說不夠膽打,要問醫生怕不怕,他說不怕就照打。」 黃生:「無辦法,現在周圍都去不到。這麼多處所都去不到,不可能吧,你不可以正常生活就不行。(為了去食飯?)是的,你要買餸、去超市,不飲茶不要緊,可以在家煮,但你不煮飯吃甚麼?餐餐食外賣都不行。」
- i-cable
- 2022年02月09日
香港01記者初確 曾出席政府記者會、林鄭除口罩同場 張竹君稱非高危場所毋須強檢
【有線新聞】《香港01》一名記者初步確診,新聞部以外的所有員工要離開。 該名記者上周六最後一天上班,《香港01》辦公室所有樓層要全面消毒,並向與初步確診者同層工作的員工,以及他們的密切接觸者,派發快速檢測試劑。該名記者上周五及周六曾出席政總的特首記者會以及疫情記者會,衞生防護中心說同場的人不用強制檢測。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我們比較關注有沒有到高危場所,通常都是個案除口罩的情況,或如果他去過某些地方多於一宗個案發生,我們就會比較關注那些,可能要強制檢測。疫情記者會的情況,由於大家口罩戴得比較好,不會除口罩,這種情況就不需要強制檢測。」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當日出席記者會沒戴口罩,特首辦說,林鄭月娥有恆常做快速抗原測試,她在記者會與記者保持一定距離,為慎重起見會做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