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2日
開學日|不少內地學童插班 高才家長:從小讓她學英文 有校長指可紓緩近年收生壓力
【有線新聞】隨著政府的「搶人才」計劃,不少內地學童今個學年跟隨父母來港,要插班入學。有中學錄取120多名內地插班生,校長認為是好現象,可紓緩近年收生壓力。 雲先生前年透過高才通計劃來香港,今年女兒插班到港升讀初中。「為了來這裏上學,我們從小讓她很刻苦的學英文,在我們內地她都是能代表學校演講的,所以希望她能達到這個水平。」雲小彤:「我小時候就很嚮往來香港,我覺得香港是一個學習氛圍很好的城市。(為甚麼呢?比內地有甚麼好?)學習資源都很好,比內地好很多。」 她上年就透過優才通計劃來港,今年將女兒帶來香港讀書。顧女士:「我是先過來適應一下這邊的生活,本來想她初三畢業過來,但我適應一段時間後,我覺得應該早點過來。」Diana:「還是有點緊張,畢竟要認識新的環境、陌生的同學,然後可能會有點緊張,然後可能也有點社恐。交流過程可能會有點困難,但有時間磨合應該是可以,互相認識更好一點。」 這間中學今年收到超過1,000份內地插班生的申請,最後取錄了120多個,面對香港出生率下跌校長歡迎這批插班生加入。創知中學校長黃晶榕:「我覺得香港是完全有這個能力和學校有空間接納更多學生,所以現在未至於說會佔用本的學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2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最後一批被告求情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45人串謀顛覆國家罪成,最後一批被告開始求情。 最後一批九名新界東參選人,包括何桂藍、陳志全及楊岳橋等逐一求情。劉穎匡親自求情稱參與初選純粹被戴耀廷「推銷」,並非為了否決預算案,拉票期間早已向投票人清楚說明自己不相信「35+」計劃能成事,希望法官把他納入中至低程度的「積極參與者」。 楊岳橋就呈上求情信說後悔,初衷只為香港變得更好,現在明白是太天真,當時應該拒絕否決預算案,他已認罪,請求法庭扣減三份一刑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2日
開學日|蔡若蓮勉勵學生 學習港將永不放棄精神 回應有初小學生缺課兩年:已六發勸喻信
【有線新聞】開學日,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到訪屯門崇真書院。 蔡若蓮出席學校開學禮,學校舉行升旗儀式,師生一起唱國歌。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致詞,勉勵學生學習港隊奧運健兒在巴黎奧運永不放棄的精神,又提到教育局新學年推出《4Rs精神健康約章》,鼓勵同學多做運動,減壓的同時又可提升專注力,保障身心健康。 她及後被問到有初小學生缺課兩年,教育局評估後不建議發入學令,説一直與家長保持溝通,亦已發過六次勸喻信。蔡若蓮:「有探訪、與家長溝通、跨專業的合作,通過全方位支援讓我們的同學,盡快給確保他們能夠穩定上學。教育局是非常重視亦責無旁貸,亦很需要不同持份者,特別是家長的配合,才真正能幫助小朋友,穩定地重回學校。」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2日
開學日|學生坦言既緊張又興奮:學更多新知識 新學年新目標:呈分試有好成績
【有線新聞】今日是開學日,有學生要面對新環境,說心情既緊張又興奮,不少學生新學年有新目標。 放完個多月的暑假,是時候要收拾心情重返校園。在慈雲山學校村,不少家長一早就帶同子女上學,開學日校巴、保姆車重新出動,有交通警在場維持秩序。新學年開始,他們要面對新環境,父母當然要記下這一刻。 小一學生Silas:「想在小學上更多的課、學更多新知識。」家長鄭生、鄭太:「今天正式第一日上學,很值得紀念。(擔心他在新環境嗎?)少少擔心但亦開心,因為他邁進人生新的一章。」中一學生Hailey:「第一日上學心情很開心,又有一點緊張,因為可以到新學校,我現在升中學,由小學升中學,很開心但好緊張,不知能不能認識新朋友及見老師。到學校就要慢慢適應,第一日緊張之後都要克服。」 不少學生都說新開始有新目標、新希望。小五學生Curtis:「緊張。(為甚麼?)我緊張我的呈分試成績,我期望的呈分試成績可以很好。」小六學生Harvey:「今日一定要提起精神上學。(你精神嗎?)都可以。(想認識新朋友嗎?)想是想的,不過希望飯商煮飯好吃點。」 不想第一日就遲到,要加快腳步了。學生:「(今日是否遲了起床?)是啊。(遲到了嗎?)還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2日
來港專才月薪中位數5萬元 遠超本地勞工水平 李家超:反映具競爭力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政府近年積極吸納人才,期望將香港打造高端人才匯聚的地方。 李家超接受報章專訪時說,三中全會中提到支持港澳成為匯聚高端人才的高地,而特區政府為培養本地人才,做了大量工夫及提供資助,希望將香港成為區域高等教育樞紐。政府亦做了大量工作,吸引科技專才來港,不同人才計劃過去兩年吸引逾30萬宗申請,超過20萬宗獲批,超過14萬名申請人已來港工作,每月收入中位數約5萬元,約四分之一高達10萬元或以上,約一成達20萬元或以上,高於本地入息中位數2萬元的水平,反映他們是具競爭力的人力資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2日
醫管局擴派藥服務 下周二起增過百社區自取點 每張處方劃一收65元運費
【有線新聞】醫管局的派藥服務,下周二起將在兩大連鎖護理店新增過百個自取點,鼓勵病人多些與社區藥劑師接觸,諮詢藥物問題。 公立醫院去年三月推出藥物派遞服務,病人看病後可以毋須等候取藥,選擇送藥上門。本月10日起兩大連鎖護理店,轄下過百間有藥劑師的分店將會成為自取點。病人只需要透過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HA Go,選擇好分店,便可以等候駐場藥劑師通知取藥。 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這正正是配合基層醫療的發展,其實病人慢慢會建立與社區藥劑師的關係,試想下如果經常使用送藥服務,習慣諮詢藥劑師藥物問題,將來有小毛病或者有藥物的疑問,都習慣諮詢社區藥劑師的專業意見。」 服務既收費與現時一樣,每張處方的送遞劃一收65元運輸費,一般翌日便會送到,最多七日內到社區藥房取藥。不過新處方的藥需要即時服用,以及危險藥物例如安眠藥等,就必須親身到醫院藥劑部取藥。病人來社區取藥點攞藥時,會由藥劑師在病人面前打開藥物包裹,以及核對藥物的種類和份量,亦會即時提供藥物輔導,有需要時會聯絡醫管局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2日
摩羯|天文台:考慮明午至晚上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料摩羯將進一步增強
【有線新聞】天文台考慮明日下午至晚上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按照預測路徑,熱帶風暴「摩羯」明日會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隨後靠近華南沿岸並會進一步增強,較大機會移向廣東西部至海南島一帶。 天文台會考慮明日下午至晚上發出一號戒備信號,至於會否發出更高風球要視乎「摩羯」強度、環流大小及與香港的距離。廣東沿岸本周後期天氣轉壞、風勢增強,有狂風大驟雨,海有大浪及湧浪。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2日
西灣河東欣苑有單位起火 消防到場撲熄 兩人吸濃煙不適送院
【有線新聞】西灣河東欣苑有單位起火,兩人吸入濃煙不適送院。 一名婆婆及女傭在救護車上接受治理,有居民帶同貓狗疏散。昨晚近11時,榮欣閣一個單位冒煙起火,消防到場派出一隊煙帽隊,開動一條喉將火救熄,約200人疏散到安全位置暫避,經消防初步調查,相信由冷氣機起火引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2日
警方荃灣截查私家車 檢逾30包懷疑毒品 男司機涉販毒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在荃灣拘捕一名男司機,涉嫌販毒。 男子黑布蒙頭、鎖上手銬,在場協助警方調查。凌晨3時許,警員在海盛路發現一輛可疑私家車,截停搜查後,檢獲約30多包懷疑毒品,緝毒犬亦到場協助搜查,男子涉嫌販毒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1日
內地發布國歌標準演奏曲譜、官方錄音版本 法工委:增嚴肅性及規範性
【有線新聞】內地發布國歌標準演奏曲譜和官方錄音版本。 中國政府網上載的曲譜包括管弦樂總譜、管樂總譜、鋼琴伴奏譜與相關錄音。新曲譜較《國歌法》現有曲譜,統一標註每分鐘為96拍,曲首標示奏唱時表情術語為「莊嚴地」,並修改樂譜的力度標記。 根據內地《國歌法》,在升國旗儀式等場合奏唱國歌時,應使用相關曲譜及官方錄音版本。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武增表示,是次發布是實施《國歌法》的重要成果,有利於增強國歌奏唱的嚴肅性和規範性,增強人民的國家觀念和愛國意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1日
調查:中學生幸福感僅合格 逾五成常自責 組織籲家長勿常責備批判
【有線新聞】有調查發現中學生幸福感僅僅合格,逾半人經常責備自己,有兩成幾更加有抑鬱及焦慮,究竟他們在憂慮甚麼呢? 悠長假期來到最後一日。(記者:想上學嗎?)眾中學生:「不想!」 中學生Chloe:「不想上學,不想對着功課。(還有甚麼會有壓力?)學校、老師等。文憑試就來了,快死了。」 中學生Bosco:「會睡不着,始終(文憑試)是決定一生。可能只是一個階段,不過是這個階段面臨最大的挑戰。」 中學生:「家人的期望。(他們有甚麼期望?)一定要考到大學之類。」 有關注學生精神健康的組織去年11月至今年4月訪問逾1,600名中學生,發現以5分為滿分,他們的幸福感平均只有2.63分。 不滿意的範疇第一位是學業,有36%人感到不滿;其次是外貌體型與文憑試,分別約25%。浸信會兒童健康服務單位主任馮澤棠:「疫情下社交空間很有限,以致影響社交能力發展,其次就是同儕關係疏離。不少同學戴着口罩,擔心面容與不同人接觸及讓人看到。」 調查亦顯示逾五成受訪學生經常責備自己,自我批評達到中度至高度,逾兩成人有抑鬱及焦慮,這些情況在女學生身上更加常見。浸信會臨床心理學家紀正楠:「女學生成長過程背負很多期望,有時候是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1日
施政報告|民主黨倡削公務員編制、高官減薪 冀不同立場人士可繼續暢所欲言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10月公布,民主黨提出60項建議,包括考慮縮減公務員編制及主要官員減薪。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經濟環境差,市民感受生活壓力,政府繼續開位、聘請公務員,對社會觀感是否好?當然明白政府有所動作、不再聘請,對社會都有影響、大家心態受影響,但我覺得政府應該暫時停止聘請,並且重新審視不同職系有否職位可以刪減。」 民主黨指經濟低迷,政府應該加強支援中小企,包括延長百分百擔保貸款還款期,但不應該減慢興建居屋的步伐。又說香港要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應讓不同立場人士繼續暢所欲言,形容「立場案」的判決令人覺得「紅線」再收窄。 羅健熙指民主黨會繼續發表意見,年底黨領導層換屆將維持10名中委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