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無間斷緊貼香港本地及國際新聞,即時報道新聞事件的最新發展。內容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天氣消息等多元化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5日
廣東防汛應急響應升至二級 多班航機延誤 鐵路部分列車停運
【有線新聞】北方強降雨區東移南下,華北、華南等地持續大雨,廣東多地水浸,廣深機場多班航機延誤,鐵路部分列車停運。 廣東大雨,惠州有屋苑水浸嚴重,河水上漲淹沒部分路段,市民涉水而行,當地提升防汛應急響應至二級,高新區實施停工停課等「五停」措施,當局呼籲全體市民盡可能留在安全堅固的室內。東莞多地變成澤國,水深及腰,車輛被浸。深圳自2018年颱風「山竹」後,再次發布全市暴雨紅色預警,全市一度進入暴雨緊急防禦狀態。 受暴雨影響,廣深城際部分列車以及途經清遠的京廣鐵路停運,京九鐵路普速列車則於周三下午陸續恢復開行。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啟動大面積延誤應急處置響應,數十班機取消。 應對暴雨天氣,廣東全省派出超過3千人次巡查地質災害隱患,並在危險區域轉移了超過600人。廣西的雨勢亦逐漸增強,有關部門呼籲民眾做好防範,提防山洪災害及中小河流水位上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5日
日本高溫持續 伊勢崎市41.8度再破紀錄 東京都逾60人懷疑中暑送院
【有線新聞】日本酷熱天氣持續,關東兩縣錄得超過攝氏41度高溫。 群馬縣伊勢崎市錄得攝氏41.8度,打破上周三由兵庫縣刷新的全國最高溫紀錄,鄰近的埼玉縣鳩山町亦錄得41.4度。同屬關東地區的東京都青梅市亦錄得攝氏40.4度,都消防廳指有60多人懷疑中暑送院。 全國有14個地點氣溫達攝氏40度以上,是史上最多,亦是日本今年第六日錄得40度以上。氣象廳向東京、大阪、京都和超過40個縣發出中暑警報,警告民眾中暑風險極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5日
澳洲、日本三菱重工共同研製新一代護衛艦
【有線新聞】澳洲宣布與日本三菱重工共同研發新一代護衛艦,合約金額達100億澳元,相當於507億港元,以加強海上打擊能力,應對區內威脅,預計2030年起逐步取代現有的護衛艦。 澳洲與日本三菱重工共同研製新一代護衛艦,投資高達100億澳元,雙方將在明年簽約。三菱重工提出以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最上」級護衛艦為基礎,與澳洲共同開發新一代護衛艦,首批3艘會在日本生產,其餘8艘就在西澳建造,預計2029年交付第一艘護衛艦,翌年服役。 新一代護衛艦將取代「澳紐軍團」級護衛艦,成為澳洲海軍的常用護衛艦。除了海面作戰,亦能夠追蹤潛艇和提供空中防衛支援。由於護衛艦高度自動化,艦載人員只需90人,少於正常編制的一半。 澳洲期望可確保海上關鍵貿易路線和北部航道安全。澳洲防長馬爾斯:「澳日關係日益穩固,世上沒有其他國家與我們有如此緊密的戰略夥伴連繫。」日本政府歡迎澳洲決定,認為肯定了兩國艦艇合作的重要性。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為我們與特別戰略夥伴澳洲擴大安保合作踏出重要一步,今次是日本繼與英國和意大利共同開發新一代戰機後,又一大型武器出口項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5日
彭博:保監要求壽險公司將投資部門遷回香港
【有線新聞】香港保監據報要求壽險公司將投資部門由新加坡遷回香港。 彭博引述消息指,保監去年開始提出有關要求,旨在將基金管理、法律等專業服務需求帶回香港。報道指近年有不少壽險公司包括友邦等,已將資產管理業務轉移至新加坡,因當地提供不少稅務優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5日
泰柬衝突|泰國向邊境衝突遇難者家屬賠償
【有線新聞】泰國代總理普坦稱將向柬埔寨邊境衝突中遇難者家屬賠償。 普坦稱泰柬爆發新一輪衝突後,泰國必須果斷採取全面的軍事和外交措施,保障國家主權及國民安全,令局勢盡快回復正常。目前衝突已結束,雙方正展開談判,政府向衝突中喪生的泰國軍人及邊境居民致哀。內閣已批准向陣亡泰軍家屬賠償1,000萬泰銖,折合約240萬港元。而遇害平民家屬將獲賠償8百萬泰銖,即約190萬港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5日
京東據報擬月內開設五家折扣超市
【有線新聞】京東據報計劃本月在內地開設多家折扣型超市。 內媒界面新聞報道,京東將在江蘇及河北開設五家大型折扣超市。首間門市位於河北,面積約5,000平方米,主力售賣高性價比、價格低於市場水平的民生類產品。分析認為,此舉或重整內地三線或以下城市「下沉市場」的商業模式。 報道又指,京東於一年多前已在北京試行營運折扣超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5日
港股兩連升 恒指收升169點 重上24900點
【有線新聞】港股反覆向上、連升兩日。 恒生指數早段受制二十天線,最多跌46點,但很快回穩,午後升幅擴大,重上24900點,收市升169點,報24902點,成交2,293億元。 有大行上調8月澳門博彩收入預測,賭業股造好,澳博升6%,銀河娛樂、美高梅中國升逾3%。資金追入蘋果概念股,比亞迪電子重上35元,升逾7%、為最強勢藍籌。 晶片股個別發展,日前公布與英偉達合作的英諾賽科結束三連升,回吐逾6%。心動公司發盈喜,急升逾兩成、見逾4年高位。其他手遊股亦集體走強。內媒報道造紙業龍頭掀加價潮,晨鳴紙業急升一成四,理文造紙、玖龍紙業分別升7%和4%。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5日
暴雨|沙田下城門水塘水位達警戒線 警方封閉河道兩岸籲勿靠近
【有線新聞】連場暴雨下,沙田下城門水塘水位達到警戒線,警方封閉城門河兩岸,提醒市民切勿靠近。 連接水塘的城門河上游,水流不算特別大但急湍。沙田民政處表示接獲水務署應急機制,通知城門河兩岸可能受影響的屋苑,包括美林邨、美城苑、美松苑、恆峰花園、翠景花園、文禮閣和大圍村,提醒市民切勿靠近河道一帶。有市民如常在河邊散步。 朱先生:「我看到新聞,但沒有人通知我們。一般、不及上一次大雨,淹蓋整條河都看不見,上一次坑渠都看不到,聽你說完我也馬上回家。(現在離岸這麼近是否會擔心?)現在暫時沒甚麼擔心,如果雨再大些、水位高,放水下來就有些擔心。」 梁先生:「不怕、經常都如此。不過很多村民不知道上面有水塘,他們住這邊很久都不知道,因為他們不行山就不知道,但我們就知道,因為差不多是原居民。我暫時不離開,到上面拍片。(特登過來看看排水?)對,待會排洪好呀,來看看水流有多厲害。(為何想看?)少見,一年都也沒有一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5日
麥樸思:暫宜觀望中國市場 解除「非關稅」壁壘成中美談判關鍵
【有線新聞】國際著名投資者麥樸思認為中美關係尚未明朗,暫只適宜觀望中國市場,又指中美談判的關鍵在於中國是否願意解除「非關稅」壁壘。 有「新興市場之父」之稱的國際投資者麥樸思表示,中美談判尚未明朗,建議對中國市場持觀望態度,但看好內地科技行業前景。國際著名投資者麥樸思:「不必著急,中國市場最近表現不錯,但仍有充足時間『進場』,當見到情況更明朗的時候。一般來說,科技領域是個不錯選擇,有些中國科技企業非常有意思,這是我們想要關注的領域。」 麥樸思認為中美談判進展取決於中國是否願意取消「非關稅」的貿易壁壘,「最大最大的問題是中國,中國是否願意取消所有非關稅壁壘?我相信若美國與中國談判成功,許多非關稅壁壘將消失,不但利好美國,也利好其他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的國家。」 他認為關稅影響全球經濟,但隨著美國與其他地區的關稅談判有可能在未來四至五個月完成,屆時全球將有更公平的貿易環境,新興市場的股票亦有條件進一步造好。 投資策略方面,他重申「現金為王」的觀點,原因是大部分公司的估值都很高,而持有現金料可帶來4%至5%的回報,但旗下基金的現金持倉比例已由四月時的95%降至50%,餘下五成持倉為股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5日
西藏自治區政府︰實現從貧窮走向富裕的歷史性巨變 今年全區生產總值有望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
【有線新聞】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自治區政府指西藏實現從貧窮走向富裕的歷史性巨變,今年全區生產總值有望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 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正:「全區生產總值達到2,76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長8.9%;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77億元,是1965年的1,258倍,年均增長12.9%。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全區生產總值達到第一個千億,用了50年時間,而第二個千億僅用了6年的時間。」 當局又提到「十四五」以來持續實施「十大民生工程」,衛生、教育、文體、社會保障等領域都取得進步。2024年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2.5%以上,又積極打造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今年上半年接待國內外遊客逾3218萬人次,同比增長11.7%。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5日
暴雨|陳國基籲僱主彈性安排 鄧炳強:各部門動員加快善後
【有線新聞】政府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到場視察。 陳國基聽取司局長及部門人員匯報最新暴雨情況及應變安排,說政府嚴陣以待,協調各政府部門全力出動,處理水浸、塌樹和阻路等。渠務署180隊緊急應變隊伍,重複巡查並清理全港240個水浸黑點。他說暴雨過後,各區市面和道路情況都會有所不同,呼籲僱主彈性處理工作安排。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亦表示,各部門都動員加快善後。「很多部門有份幫手,如果大家看電視都見到,包括渠務署同事,包括我們紀律部隊同事。今日是黑雨,都盡快通渠,令水減退,有關的山坡亦很快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5日
一線搜查|天橋24小時「射水柱」 居民投訴兩個月冇下文 地盤工每日「濕身」開工
近期天氣持續不穩,港島東更是首當其衝,而柴灣有地方更出現「長期24小時下雨」。有街坊向《一線搜查》報料,指柴灣峰華邨有地盤範圍每日無間斷漏水,不但打濕使用附近天橋樓梯的街坊,就連地盤工人都深受其害,尤如在「水簾洞」內工作。 「總之就是不會停止,24小時不停漏水。」據居民陳太向《一線搜查》表示,起初漏水處只是漏一點水,後來越來越嚴重,誇張得好像下雨一樣,「像一條水柱般,像支水槍一樣,不停地漏水,足足有兩個多月」,陳太直言無論甚麼時間「水都像下雨般」。 據了解,這個位於峰華邨峰霞道的地盤,靠近一旁行車天橋的行人路,該處有一條旋轉樓梯連接峰霞道和翡翠道。根據東區區議會文件,地盤為「人人暢道通行計劃」下的工程,涉及開支2,500萬元,工程會加建一部升降機,在2023年1月動工,預計今年11月完成。目前漏水的是天橋底一條消防喉管,雖然與工程無關,但應該是橋面消防街井因工程取水,卻由於設施老化不堪水壓,由街井湧出水再經老化的消防喉管,如水槍般噴灑出來。 漏水不但影響街坊,就連地盤工作的工人也忍不住向《一線搜查》投訴。地盤工人:「經過時,那些水水壓有時會很大,會去到那邊,水花很大,很影響我們。」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