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即棄塑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12日
管制即棄塑膠|4.22實施 環保署:首六個月集中宣傳教育 屢勸不改才執法
【有線新聞】即棄塑膠管制本月22日實施,環保署說首6個月適應期,會集中宣傳教育,屢勸不改才會執法。 環保署署長徐浩光:「是否不知道,還是做不到,會了解情況。如果有困難會幫助,每次工作都會記錄在案,記下原因,再去巡視時會看看是否有改善。有需要會發勸喻或警告信,之後才會因應實際情況執法。」 署方1月到4月期間走訪了兩萬間中小型食肆,兩成已轉用非塑膠餐具;適應期內會主動巡視食肆、零售商店及酒店等,了解業界的困難後才會執法。第二階段擴大管制範圍就會視乎市場上有否足夠替代品供應,再決定實施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5日
管制即棄塑膠|快餐店推竹、木餐具 市民:紙用不到、食湯粉一定爛
【有線新聞】今月22日起,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產品法例實施。有連鎖快餐店推出竹和木餐具方便顧客選購,環保團體希望企業多行一步,免費借出餐具,以做到源頭減廢。 本月22日起,政府實施首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餐廳、小食店等不能再向顧客提供即棄膠餐具。買外賣不能再取飲管、膠叉、膠刀等,膠碗、膠盒就暫時仍可以用。有連鎖快餐店諗到計推出用竹、木製造的環保餐具,亦有不鏽鋼刀叉,買外賣時,顧客可以加付一至兩元選購。張先生:「(那兩元不鏽鋼這個呢?)我應該不會,我也是用木那個,如果要可重用的話我也會自己帶,無謂再買一套兩元的(使用後)再清洗,好像有點浪費。」李先生:「紙不會要、因為用不到,食湯粉會一定爛,用處不大、沒有強度。」 有環保團體認為即使用天然材料製作即棄餐具,在生產過程中也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我們看到很多很乾淨的即棄餐具背後的污染是工廠的製造、開採、運輸過程,所以看到只是一個很乾淨的即棄餐具,但是用一次就棄置,令到我們不停重複加強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氣、水污染、土壤污染。」團體建議企業推出「餐具借還計劃」,食客付按金借餐具,從源頭減廢。 即棄塑膠管制計劃實施後首六個月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1日
管制即棄塑膠|市民憂成本轉嫁消費者 謝展寰料整體成本多兩、三毫
【有線新聞】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產品4月22日實施,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早於去年已宣傳新法例,但市民往往習慣推行時才去了解,又相信食肆改用替代餐具成本不會大增。 4月22日起,餐廳不准提供發泡膠餐具、膠飲管、膠刀叉等,又禁止銷售及派發棉花棒、雨傘袋等。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政府早於去年8月宣傳,市民到近幾個月才開始緊張。謝展寰:「香港人有一個習慣,當真的要實行時才『慢慢搞』,不是叫市民要改變習慣,餐廳給你甚麼就用甚麼,你買到甚麼就用甚麼,不會因為用了甚麼而犯法,即使有人給你膠飲管,你用了都不會犯法。」 他說法例特點是從源頭規管餐廳及供應商不再提供即棄塑膠產品,他認為市民毋須擔心食肆改用替代餐具會將成本轉嫁。謝展寰:「轉用木或竹製(餐具)後每個成本相差不足五仙,聽到有人說相差三、四倍,是否真的?其實是真的。是甚麼呢?飲管半透明的成本是1仙一支,換成替代品是3仙一支。」他說外賣改用替代餐具後,估計整體成本只會多兩、三毫。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6日
管制即棄塑膠|餐具管制4.22生效 徐浩光:條例非為懲處市民 冀從供應商入手
【有線新聞】管制即棄塑膠餐具下月22日起生效,環境保護署署長徐浩光說條例並非要懲處市民,只是希望從供應商入手,減少使用塑膠。 徐浩光:「屆時大家到餐廳用膳時,膠刀及膠叉都會換掉,希望堂食就盡量使用可重用餐具。至於外賣亦會是沒有塑膠成份的外賣產品,譬如木材或竹製的餐具。大家外出用膳時毋須緊張,第一,大家仍有珍珠奶茶飲用的,我們仍然是可以飲到,只需要使用紙飲管便可。即使大家有搞不清的地方也毋須害怕,不會要市民負責,條例不是要管制市民或懲罰市民,只是希望從供應商做多一點事、減少使用塑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管制即棄塑膠|張宇人:適應期後即檢控? 謝展寰︰屢勸不改始罰款 次階段未有時間表
【有線新聞】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第一階段管制將於下月22日實施,政府派員走訪全港約兩萬間中小型食肆,八成都未準備好,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適應期內會繼續提供協助,亦會視乎首階段成效再決定落實第二階段的時間表。 政府派員走訪全港約兩萬間中小型食肆,講解管制即棄膠餐具,發現八成都未準備好,只得兩成開始轉換。首階段管制下月22號就實施,有議員關注六個月適應期過後是否就會提出檢控。飲食界(自由黨)張宇人︰「開始後要檢控,尤其小型食肆,如果真的不知道,我希望各方在檢控時間多些口頭警告和多些教導他們如何做。」謝展寰︰「即使是適應期過了之後,我們的策略仍然是先用協助方式提供資訊、如何購買代替品,如果他們仍然屢勸不改,我們才會用定額罰款方式。」 政府會視乎第一階段成效,暫未有第二階段管制的時間表。謝展寰︰「我們會吸收首階段管制、宣傳和解說經驗,就首階段管制成效、市民適應的程度及其他塑膠替代品普及性,和可負擔性等因素,再決定下一個階段實施時間以及相關準備工作。」 他說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亦有資助地區和綠色組織本月起到約7,000間食店宣傳,和派發非塑膠餐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3日
管制即棄塑膠|謝展寰︰八成中小企未預備 正派人探訪食肆商店加強宣傳
【有線新聞】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的第一階段管制下月22日實施,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正派人探訪全港兩萬間小型食肆和逾千間售賣塑膠餐具的商店加強宣傳和講解。 謝展寰︰「在這個探訪中,我們發現到目前為止有八成中小企還未開始預備,有兩成已經開始轉換,我們也會在適應期中,未轉用的會再探訪他們,看看他們有沒有轉用的困難、提供資料。」 他又說第二階段管制,暫時未有實施時間表,局方會視乎首階段管制、市民適應的程度和替代品的普及性,決定下階段實施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1日
管制即棄塑膠|環境局︰有信心4.22順利展開 設「綠色餐具平台」供食肆參考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表示,有信心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的計劃可以在4月22日順利展開。 局方提交立法會文件指,去年年底開始已陸續安排走訪2萬間中小型食肆,協助他們了解管制內容,綠色組織亦會在3月至4月間走訪約7,000間飲食小店,免費派發非塑膠餐具供他們試用,協助他們順利過渡。當局設立了「綠色餐具平台」,載有超過45間餐具供應商、超過480款非塑膠即棄餐具產品供業界參考使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16日
管制即棄塑膠|約四成食肆轉用環保餐具 兩餸飯店:成本貴逾倍 黃家和指加價事在必行
【有線新聞】4月22日起食肆禁止提供或售賣塑膠餐具,現時全港只有三、四成餐廳轉用環保餐具。有兩餸飯店指環保餐盒貴超過一倍,增加營運成本。業界相信大部分食肆都會最後一刻才轉用。 這間兩餸飯店午市做不停,一個餐要用到飯盒、飲管、攪拌棒、膠杯和膠餐具。4月22日即棄膠餐具首階段管制,這些餐具堂食全部不能用。兩餸飯店負責人吳太:「已經正在計劃,因為規例出來你一定要執行,好像盒子、杯,如果膠不可以便轉紙製。供應商未必有很充足的(貨源),因為他們預備的貨全部也是塑膠。突然間轉那麼多,我覺得他們未必處理到那個數量。」飯店早在半年前已經轉用環保餐盒,每個1.8元,較每個0.7元發泡膠盒貴超過一倍。吳太:「畢竟我們是快餐,增加兩三毫對較高價飲食的百分比不是很多,但兩三毫對我們百分比都很大。」 政策實施後,餐廳能繼續提供膠盒和膠杯給外賣客人,但若是堂食的話就不可以。業界指現時全港大約有三至四成食肆轉用了環保餐具,相信大部分餐廳會在政策實施前夕才轉用,盡可能減低成本。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現在市場上愈來愈多環保物料餐具供應,這方面有競爭自然價錢就會減低,因此不少食肆還在等待。第一是(價錢)真的回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4日
管制即棄塑膠|謝展寰稱膠柄牙線棒、牙縫刷如常發售 將製作「懶人包」解市民疑慮
【有線新聞】塑膠產品管制將於4月22日實施,環境及生態局強調不會在市場上未有充足替代品前,禁售日常塑膠產品。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網誌說,要糾正坊間的誤傳,重申計劃只針對膠軸棉花棒,而不是禁售棉花棒,市面上售賣的棉花棒,很多早已是紙、木或竹軸,這些產品完全不受影響,而膠柄牙線棒和牙縫刷,仍然可如常發售,政府不會在市場未有充足替代品前禁售日常塑膠產品,又指針對坊間的誤解和擔憂,政府會製作簡單資訊和「懶人包」,並透過社交平台等渠道,盡早釋除市民疑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29日
管制即棄塑膠|膠柄棉花棒有何替代品?能否用牙縫刷?政府發圖解答疑問
【有線新聞】本港將於4月22日起,實施首階段管制即棄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不少市民關注新措施細節,例如膠柄棉花棒等有何替代品?牙縫刷是否受管制?日後自備膠袋收雨傘是否違例?買外賣餐廳是否不會再提供即棄塑膠容器盛載食物?政府透過社交平台解答市民疑慮。 政府在社交網站facebook專頁「添馬台」發圖,以問答方式解答市民的關注。例如市民擔心新措施實施後,是否易墮法網,政府指法例只針對商戶銷售或供應相關產品,不規管市民。舉例來說,如食肆在外賣提供膠餐具會觸犯法例,市民接收或使用並不犯法;市民在外地網站購買,或旅遊帶回即棄膠產品亦不犯法。 在塑膠餐具方面,法例只規管即棄產品,不包括可重用的塑膠餐具,幼童用的塑膠餐具可重用,不受影響。 不少市民使用的牙縫刷,並非法例管制的產品,而膠柄牙線棒則未納入現階段管制。 新措施實施後,珍珠奶茶等外賣飲品的膠杯及杯蓋,仍可使用。餐廳可向買外賣的顧客提供膠飯盒及膠碗,但不能提供膠叉、膠刀及膠匙。 對於即將管制提供塑膠棉花棒、牙籤、攪伴棒及飲管,政府指市面已有其他物料,例如用木、竹或紙製做的替代品。其他即棄塑膠產品替代品資訊,可到政府設立的「截塑」平台了解詳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