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1日
施政報告|設「AI效能提升組」 目標明年覆蓋100個政務環節 孫東:優先便利市民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成立「AI效能提升組」,目標明年在100個政務環節應用,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說會優先應用於可便利市民的政務。 孫東:「我們也要做一些分析,比如說我們現在有『1823』服務,那麼我們每個月都有些數據的顯示,就是哪些環節、哪些部門收到市民最多的投訴也好、建議也好,起碼是市民最關注的地方。我們也會根據這些數據的分析和整理,有針對性的選一些與市民生活痛點最集中的地方去開展工作。」孫東又說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已開發了「港文通」、「港話通」AI工具,今年內推出市場讓市民使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施政報告|楊何蓓茵稱責任制為及早發現 沒回應官員退休需否負責 冀明年上半年完成草擬條例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部門首長責任制,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指機制中的第二級調查並不適用於警隊,相關投訴由監警會處理。 計劃新設的部門首長責任制分兩級,第一級針對一般性質的問題由部門首長負責調查;如屬於嚴重、廣泛的系統問題或牽涉部門首長本人,就升至第二級,交公務員敍用委員會調查。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指,公務員敍用委員會條例並不涵蓋警隊,所以第二級調查亦不適用於警隊。「警隊有自己一套、有監警會檢視警隊中的投訴和運作,如果有問題的話,由監警會去檢視。所以未來警隊因為條例本身不涵蓋警隊,所以警隊的問題就不會進行第二級調查。但是整個概念、整個部門首長要為部門表現負責的概念,以及第一級調查,仍然適用於警隊身上。」 物流署採購樽裝水事件,專責小組及審計署調查仍未完成,署長陳嘉信日前開始退休前休假。被問到日後部門首長責任制,若有官員於受查期間退休,事後需否負責,楊何蓓茵只是強調責任制目的是及早發現問題。 楊何蓓茵:「如果問題是日積月累、積得很久,很多時調查完,其實可能不是剛剛退休,可能是一段時間前退休的都有角色在。其實我們現時正正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及更嚴謹做好我們公務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施政報告|AI效能提升組11月制定工作計劃 卓永興:不會因此裁減公務員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成立人工智能效能提升組,11月開始制定工作計劃和時間表,明年把AI技術應用至100個政務環節。首階段推展到市民接觸面較大的部門,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強調不會因此裁減公務員。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若減省下來的人手,第一可以在部門內調撥到其他地方支援,應付人手不足的工作。如果達到一個階段人手方面過多,也可以用自然流失方式處理。公務員不需要擔心用AI後,有些部門好像私人機構般出現被裁撤。」 政府數字辦表示,各部門可申請撥款購買AI應用程式,若金額超過2,000萬,須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數字辦亦會推出涵蓋數據分析,客戶服務以及文書處理等的「AI工具箱」供各個局和部門使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施政報告|卓永興:不會因推展AI裁公務員 如人手過多待自然流失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成立人工智能效能提升組,目標將於明年將AI技術應用至100個政務環節,首階段推展到市民接觸面較大的部門。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強調,應用科技能減省人手,但不會因此裁減公務員。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若減省下來的人手第一可以在部門內調撥到其他地方支援,應付人手不足的工作。如果達到一個階段人手方面過多,也可以用自然流失方式處理,公務員不需要擔心用AI後有些部門好像私人機構般出現被裁撤,不會有這個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施政報告|楊何蓓茵:責任制第二級機制不涵蓋警隊 如有問題由監警會檢視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部門首長責任制,如部門出現嚴重問題屬第二級機制,交公務員敍用委員會調查。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指第二級調查不適用於警隊。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我們知道警隊有自己一套,有監警會檢視警隊中的投訴和運作,如果有問題,由監警會去檢視。所以未來警隊因為條例本身不涵蓋警隊,所以警隊的問題就不會進行第二級調查。但是整個概念,整個部門首長要為部門負責的概念以及第一級調查,仍然適用於警隊身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施政報告|陳國基:很多大學對北都大學城感興趣 將研究簡化發展制度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指,北都大學城會以產業帶動去訓練人才,配合香港的高科技發展,日後會跟大學校長及企業商討如何發展用地,當局亦會研究簡化發展制度。 北部都會區將發展大學城,首批在洪水橋的用地最快明年可供使用,擔任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組長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指,目標是以產業導向,發展成高端人才培訓基地,培養高科技和金融人才。陳國基:「產業帶動的意思就是我有需要這些訓練,我們便訓練這些人才出去,就不是說我們訓練後看看有沒有人需要,而是有需要便去訓練,這點是很重要的,教育培養人才,人才發展科技,其實是這樣的一條線。」 陳國基指之後會跟外國大學校長、知名教授,以及企業領導商討如何用好洪水橋用地,又說很多大學都有興趣進駐大學城,會研究在制度上拆牆鬆綁。陳國基:「我們以往在構建一些新市鎮或地方時,我們可能有很多制度上,有些可以說繁文縟節,我們要將這些簡化、要加快、優化、簡化,因為不能長時間,當然我們會看有何地方可以簡化,如果需要改法例,我們便去改法例。」 陳國基又說,外國及內地來港專才對國際學校需求大,未來會在北都預留土地興建國際學校,並給予學校更多彈性招收學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20日
李家超專訪|北都擬設專屬法例 冀簡化程序添效率 指專項撥款資金有待調研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施政報告提出為北部都會區設立專屬法例,是想減少重複審議一些「走過場」的程序,而專項撥款會注入多少資金就需要調研。 政府計劃明年為北部都會區訂立專屬法例,授權政府制訂簡化的法定程序,包括成立法定園區公司。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本台節目說有助提升效率,「譬如涉及20個元素,很可能有10個是共通點,每次都要再審過10個項目,我覺得沒甚麼意思。如果我們有一個譬如框架性的法律,這10個我們同意了,但其他的你要給我們審議。我覺得很公道,將精力放在值得審議的項目,大家都好,這就是我所想的,想附屬法例可以是一個出路。」 李家超:「(記者:北都的專屬法例大家有疑問是否有凌駕性,可凌駕現時的城規或環評條例?)有一個很簡單的比喻就是沒有理由打劫,因為北都做了一條法例就不可以處理,所以北都條例裡容許我們做甚麼,那裡會寫得很清楚,當然也會寫這樣之後,與另外一些相關的法律的關係也會說得很清楚。」 政府會為園區公司設立專項撥款渠道注入資金,金額需要多少,李家超說要研究細節,包括不同階段的發展規模。「(記者:有些人估計整個北都的發展可能需要過萬億元,你自己心裡沒有底政府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施政報告|准跨區轉移重建項目地積比率 甯漢豪:相信城規會做好把關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宣佈容許跨區轉移重建項目的地積比率,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相信城規會審批時會做好把關,強調不是「想轉就轉」。 為了加快市區重建,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放寬重建項目未用盡的地積比率,不只可以同區轉移,還可以跨區轉移。早前七個被識別有迫切需要的指定地區,私人重建項目地積比率額外多兩成樓面面積,同樣容許跨區轉移。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我們初心只有一個,因為這七個地區,我們很希望推動老舊大廈的重建,最終得益的都是社會和市民,因為舊樓老化情況實在嚴重。都不是你想轉就可以轉,我們訂立制度,你最多可轉多少,始終都要經我們城規會審批,我相信城規會發揮把關角色。」若發展商無意轉移地積比亦可以選擇「記帳」,抵銷投地或其他項目地契修訂原址換地須繳付的地價,不過會設有效期。 在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當局會批出三幅土地讓市建局興建「樓換樓」的替代單位,強調需預留資源。甯漢豪:「(市建局)不是只為利益,重建也要提供很多社區配套設施,加上要負擔今天仍存在的同區七年補償,面對的財政壓力是大的。我們總不能給予重建任務,見到資源不足都不理會。」當局預計明年完成檢討同區七年樓齡的舊樓收購補償機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施政報告|提檢視教師終身註冊制度 陳國基:非為難教師 續證年期等細節稍後公布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檢視教師終身註冊制度,計劃修例引入執業證書要求,政務司長陳國基強調措施並非要為難教師,而是為確保他們的專業水平,至於續證年期、考核內容等細節稍後才有公布。 全港有16萬註冊教師,當中約7萬人正在執業,施政報告的附篇提到,研究在教師註冊外引入「執業證書」,局長蔡若蓮指制度是要確保教師專業性,期望教師與時並進。蔡若蓮:「包括在專業進修和持有牌照,必須有相關實踐執業,同時會看老師操守,有沒有曾經在這段時間違反規則,例如刑事犯罪而沒有申報。」 陳國基:「舉一個極端點的例子,超過十年沒有教書,突然回來再教,到底有沒有脫節,專業有沒有因為時間改變,再需要進修一下。我們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為難老師,而是為了保持老師的專業水平。」 至於執業牌照相隔多久要更新,以及要考核內容等,蔡若蓮稱會諮詢業界,稍後公布詳情。 施政報告又提出將大學非本地生學額上限,相當於本地學額的四成提升至五成。蔡若蓮解釋是希望讓院校規劃上有更大彈性,強調不會影響本地生的資助學額。「當然這只是上限,而不是目標,所以院校如果不具備,包括宿舍、教育空間、教職員團隊,這些都需要時間。這是否終極上限,我們會密切留意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施政報告|引歐洲飛機回收企業落戶 丘應樺:東南亞沒拆件公司、商機是非常大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到多項發展經濟措施,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指,會設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一站式平台吸引內地企業,發揮香港「引進來、走出去」角色。 發展經濟是施政報告重點之一,特首提出多項措施,包括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由商經局局長督導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台「出海」,局長丘應樺指會在更多新市場尋找商機。「現時希望看看如何整合投資推廣處、貿發局、外經貿辦資源,幫助企業走出去。我們亦會開新的外經貿辦,施政報告中提及,今年年尾吉隆坡馬來西亞的外經貿辧會成立運行。我們與秘魯亦簽訂自貿協訂,我們向拉丁美洲擴展經貿,往後我們會向中歐、東歐、中亞發展經貿。」 政府亦會引進歐洲飛機回收企業落戶香港。丘應樺:「拆飛機的零件可提煉很多金屬,例如是銅,我在法國看過甚至有黃金。所以它引導的行業發展是多元化,在航空樞紐中,就算在東南亞,也沒有飛機拆件的公司,這個商業的商機是非常大。」 被問到近日有商戶被揭發用不良手法營銷,丘應樺指現時有相關條例規管,會適時審視。丘應樺:「我們會適時檢視《商品說明條例》內有關預繳消費模式,希望做公眾諮詢,日後保障消費者權益。當然消委會要多做教育,讓市民有警覺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施政報告|李家超認土地成本高 強調目標穩定地價 免對業權人、金融市場構成壓力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承認香港土地成本高,強調當局政策是希望穩定,否則土地成本突然變太高或太低,會對業權人或金融市場構成壓力及風險。 行政長官李家超連續兩天到電台就施政報告回應提問。有聽眾關注香港成本高,令不少人北上消費。聽眾吳先生:「你可不可以要求特首政策組去研究改變法規,幫助香港處理這個非常嚴重及切身問題?」李家超:「政府處於兩難,因為當我們制訂政策其中一個重點是要符合現實,土地成本多年來都如此。我土地成本政策是希望穩定,因為突然太高或太低會引致不確定性,不止對業權人,金融市場亦會面對很大壓力及風險。」 施政報告提出上調大學的非本地生限額相當於本地學額的一半。有聽眾關注非本地生是否足夠多元化。聽眾Ilnur:「在2024、2025年,1.7萬名非本地大專學生中,72%都是來自內地,顯示未能實現多樣性,政府如何計劃優先提升非本地生多樣性,才繼續提高非本地生比例?」李家超:「我是有意盡可能吸引世界各地的學生,但這是大學的工作。但我明白為甚麼內地學生比例多些,因為首先我們近一些、在同一國家,我們不再孤獨在單一地方生活。你需要更國際化,在學習時期如此,在畢業後創業或者與人合作亦如此。」
- 有線新聞
- 2025年09月19日
施政報告|設專班助內企出海 丘應樺:會在新市場設經貿辦覓商機
【有線新聞】最新施政報告中提到,會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督導,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出海」,局長丘應樺指,會在新市場設經貿辦尋找商機。 丘應樺:「現時希望看看如何整合投資推廣處、貿發局、外經貿辦資源,幫助企業走出去。我們亦會開新的外經貿辦。施政報告中提及,今年年尾吉隆坡馬來西亞的外經貿辧會成立運行,會考慮其他經濟體和國家設立外經貿辦,要視乎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