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7日
消委會|進修課程貨不對辦 聲稱傳授「資產增值策略」收近$5萬學費 實為推銷海外物業
【有線新聞】不少人會利用空餘時間報讀進修課程,自我增值,不過消委會留意到業界利用社交媒體作宣傳時,多以「百分百退款保證」、「實證成功,保證回本」、「個人化一對一指導」或「即日報名可獲限時優惠」等吸睛內容作招徠,令消費者信以為真付款報讀,但往往因課程內容貨不對辦,又或被額外推銷其他產品或服務而引起消費爭議。當有消賀者要求退款時,商戶又用各種理由拒絕,甚至有商戶推出免費學券卻要求學員繳付按金,最後更加失聯,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 標榜百分百退款保證 營商課程拒退款 其中一宗個案,投訴人施小姐於社交媒體上留意到A公司推出社交媒體廣告營商線上課程,學費為87,000元。與課程顧問完成免費諮詢後,施小姐獲承諾可分10期繳付學費,即每月繳交8,700元,以及向相關社交媒體繳付520元的廣告費。顧問又引述曾有學員3個月內成功賺取100萬元,並指即日報名可以享有「100%退款保證」。上課4個月後,施小姐發現要做到如課程所言增加客戶量,需要購買大量額外電子輔助工具,例如客戶預約系統、銷售系統或數據分析系統等,每月需額外投入約1,400元的成本。施小姐有感課程與最初承諾時不符,遂向A公司反映問題並引用「10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7日
消委會|14款雙人床褥側臥承托不理想 或損脊椎健康 籲選購前親身試驗
【有線新聞】消委會測試14款雙人床褥,發現整體側臥承托表現都不理想,其中一款被評為「非常硬」的床褥樣本,無法貼合身體曲線,壓力分布亦不平均,久睡或會引致身體疼痛。 大部分人每天平均8小時在睡夢渡過,想睡得好,選擇一張合適的床褥很重要。消委會測試14款雙人床褥,當中總評分獲得4星的樣本中,最平與最貴相差超過2.5倍,有售價約2,500元的床褥評分比售價逾9,000元的更高分。大部分樣本在仰臥時能提供良好承托,但側臥表現參差,只有5款側臥承托表現較良好。 其中一款被評為「非常硬」的泡膠床褥樣本,側臥時無法貼合身體曲線,以致身體部分位置與床褥之間出現較大空隙,它的壓力分布亦較不平均,測試亦發現側臥時壓力較集中於臀部,久睡或會引致臀部疼痛。其餘樣本未能讓脊椎與床褥表面保持平行,平均只獲2.5分。整體承托表現最佳的床褥是這款屬於中等硬度的泡膠床褥,獲得4分。至於整體穩定度,袋裝彈簧樣本普遍較連鎖彈簧好。 消委會建議選購前應該按體型、常用睡姿等親身試睡,以找出合適的床褥。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如果床褥太硬,有些身體的支持壓力點便會增加,例如側臥的時候,如果太硬,可能肩膀下陷會多於臀部,久而久之會令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7日
消委會|八成半防曬妝前底霜或擾內分泌 CPB、植村秀等上榜 三款最安全(附名單)
【有線新聞】為了令妝容細緻完美,不少女士會使用妝前底霜,消委會檢視市面37款妝前底霜樣本,發現20款標榜具防曬效能的樣本中,有8成半(17款)顯示含有可能干擾內分泌的防曬成分,另有17款樣本含酒精,部分樣本的酒精成分所佔比例或較高。綜觀20款聲稱具防曬效能的樣本中,只有3款沒有添加是次研究關注的防曬成分。 消委會於市面購入37款妝前底霜樣本,每支售價由108元至995元不等,以每次用量0.51克(或毫升)計算,每日使用成本介乎1.8元至14.4元,費用相差達7倍,20款標榜具SPF15至SPF50+的防曬效能。 8成半具防曬功效樣本 含潛在內分泌干擾物 孕婦、餵母乳人士避用 結果顯示,20款標榜具防曬效能的樣本中,有15款顯示含EHMC,主要用作吸收紫外線UVB,而在當中8成樣本(12款)的成分列表中佔較前位置,列於第6位或之前,即意味著相關成分在配方中所佔的比例較高。 15款顯示含EHMC樣本: ADDICTION 水潤調色防曬底霜 SKIN PROTECTOR COLOR CONTROL SPF 40 PA+++ $265 BOBBI BROWN 蟲草抗氧修護精華底霜 SPF 25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7日
消委會|37款妝前底霜逾半含干擾內分泌成分 籲孕婦、青少年等減少接觸
【有線新聞】消委會測試37款妝前底霜,逾半樣本標籤顯示含有可能干擾內分泌的成分。 在20款標榜具防曬效能的樣本中,有八成半,即17款顯示含有可能干擾內分泌的防曬成分,包括胡莫柳酯,以及可能引起光過敏反應的奥克立林。15款樣本含有抗氧化劑BHT,亦有干擾內分泌的潛在風險。 消委會引述研究指,這些物質有機會影響性荷爾蒙,削弱生殖能力、導致新生嬰兒生殖器出現異常、青春期提早,甚至增加患乳癌或睪丸癌的風險等,提醒孕婦、正在餵哺母乳人士、兒童及青少年減少接觸。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5日
消委會|私營醫療收費爭議 多信醫生故沒格價 倡規管列明治療項目資訊
【有線新聞】消委會過去4年接獲191宗有關私營醫療的投訴,當中約一半涉及收費爭議。總幹事黃鳳嫺表示不少醫療機構報價不清晰,加上消費者未有仔細了解醫療程序,結果惡性循環。 不少市民接受私家醫院或日間醫療中心服務都擔憂收費貴,更怕收到「震撼賬單」。消委會過去4年接獲191宗與私營醫療相關投訴,當中約一半涉及收費爭議,涉款逾720萬元。舉例有部分醫療機構會先詢問病人有沒有醫療保險,然後遊說他接受更多醫療程序,導致理賠金額愈來愈多,保費不斷推高。 黃鳳嫺:「香港的消費者很相信醫生。根據我們做的消費者研究調查,有七成人沒有格價,因為他們是說醫生說甚麼便相信、收費多少就完全相信。為何消費者不格價呢?原來不格價的人有近九成說因為有保險,保險包了就安樂,不需要再去格價。」 消委會說不少醫療機構只給予口頭報價,建議政府參考其他地區,規管私營醫療就各治療項目提供齊全資訊。消委會消費保障政策商營手法及申訴小組主席余承章 :「新加坡是將醫療程序是有個編碼,例如痔瘡手術有個編碼,只要在網上輸入編碼,就很容易找到不同醫院的收費是如何。這個做法在保險方面都沿用這個方向,變相大家一看編碼,便知道大家接受過甚麼手術、價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7日
消委會|私營醫療收費爭議 黃鳳嫺倡立法要求書面報價:專人解釋減爭拗
【有線新聞】消委會研究發現,部分醫療機構按照求醫者有否保單推介醫療療程,又未有列明收費細則,以致消費者預算與最終帳單有嚴重差異。 消委會研究發現,部分醫療機構會先詢問病人有沒有醫療保險,再向他們推介醫療服務,有病人就抱著索償到盡的心態而接受不必要的醫療程序,結果最終或會推高保費。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如做白內障(手術) ,原本是很簡單的白內障(手術) ,細想後覺得不如驗糖尿病,因為多時糖尿病都會影響雙眼,然後又細想如驗糖尿與全身檢查不是相差很遠,不如再給多點,變相出現不斷推高費用的情況。羊毛出在羊身上,若推高整體理賠的金額,保險公司都會繼續加價的,保費愈來愈貴。」 消委會又發現,部分醫療機構報價時未有仔細説明每項收費上限,以致預算費用與賬單價格有差異。例如去年一名4歲男孩割傷了右手中指到院求醫,醫院當時只有貴賓病房,報價病房費4,600元、按金5萬元、醫生費5,000元以上,父親讓兒子接受手術,但出院時醫院索價10萬,包括7萬元醫生費、醫院費3萬元。 消委會倡議立法要求醫療機構以書面報價,減少口頭報價時出現爭拗。黃鳳嫺:「如果有書面報價,就算有多趕急,都一定會告訴你加了的醫生費用,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7日
消委會|私營醫療收費爭議 黃鳳嫺:Claim到盡心態或推高保費
【有線新聞】消委會研究發現不少選擇向保險索償醫療費用的人會抱著索償到盡的心態,而接受不必要的醫療程序,結果最終或會推高保費。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如做白內障(手術) ,原本是很簡單的白內障(手術) ,細想後覺得不如驗糖尿病,因為多時糖尿病都會影響雙眼,然後又細想如驗糖尿與全身檢查不是相差很遠,不如再給多點,變相出現不斷推高費用的情況。羊毛出在羊身上,若推高整體理賠的金額,保險公司都會繼續加價的,保費愈來愈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消委會|私營醫療收費爭議 醫衞局:正籌備立法諮詢工作
【有線新聞】就消委會提出的醫療價格透明度建議,醫務衞生局稱正積極籌備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立法諮詢工作,醫衞局會參考消委會的報告內容,並總結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先導計劃的經驗,與不同持份者保持溝通,並因應私營醫療的實際營運情況再進行立法諮詢工作,當局將於今年內公布諮詢建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消委會|私營醫療收費爭議 有投訴人開刀前始知報錯價 院方提賠償沒下文
【有線新聞】消委會研究發現本港私營醫療服務醫患資訊不一,價格亦欠缺透明度,建議政府為價目表的呈現方式提供指引,私營醫療機構要提供清晰書面服務費預算等,提升收費透明度。 2021年至2024年,消委會接獲私營醫療服務投訴,超過四成五與收費爭議相關。其中一宗收費爭議個案,投訴人想接受十字韌帶及半月板修復手術,醫院最初的報價為大約12萬元,但當事主準備接受手術之際才被告知報錯價,手術費應是17至21萬元,事主只能無奈決定繼續接受手術,其後醫院提出賠償9,000元,但事主一直未收到賠償費用。 消委會發表醫療價格透明度研究報告,訪問及調查逾500名消費者、13間私家醫院及20間日間醫療中心等,發現六成七受訪者在選擇接受治療的機構前沒有格價,而私家醫院對相同治療的收費亦有顯著差異,同一手術的收費在各私家醫院相差達152%。 研究又發現近七成消費者亦曾遇到價格差異,當中只有三成五消費者獲解釋,消委會稱現時醫療機構未有一套慣常解釋價格的機制,消費者難以追究責任。消委會消費保障政策商營手法及申訴小組主席余承章:「以深入訪談個案為例,醫生當初預計費用是16至17萬,但最終結帳時費用高達23萬多,當消費者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06日
消委會|調查揭私營醫療收費差異大 同一手術相差達152% 套餐價目表未列明額外收費
【有線新聞】消委會研究發現本港私營醫療服務醫患資訊不一,價格亦欠缺透明度,建議政府為價目表的呈現方式提供指引,私營醫療機構則要提供清晰書面服務費預算等,提升收費透明度。 2021年至2024年消委會接獲私營醫療服務投訴,超過四成五與收費爭議相關。消委會發表醫療價格透明度研究報告,訪問及調查逾500名消費者、13間私家醫院及20間日間醫療中心等,發現六成七受訪者在選擇接受治療的機構前沒有格價,而私家醫院對相同治療的收費亦有顯著差異,同一手術的收費在各私家醫院相差達152%。 消委會說,私家醫院和日間醫療中心等有責任向消費者提供和解釋價目資料,但現時未有一套慣常做法。消委會消費保障政策商營手法及申訴小組主席余承章:「以深入訪談個案為例,醫生當初預計費用是16至17萬,但最終結帳時費用高達23萬,當消費者追問時,醫院指收費由醫生決定,要他找醫生查詢,但醫生又稱費用由所屬醫療集團決定,結果消費者最後也不能追回差價。」 研究又發現部份消費者即使向職員查詢也無法獲取價目資料,近七成消費者亦曾遇到價格差異,但當中只有三成五消費者獲解釋。消委會指不同的私營醫療機構套餐有助消費者進行價格比較,但現時部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7日
消委會|自攜杯買即製飲品 有商戶用外賣杯製作再倒入
【有線新聞】消委會測試用自攜杯購買即製飲品,發現有商戶在製作過程中仍使用外賣杯。 20間咖啡或手搖飲品店全部歡迎使用自攜杯,過半有自攜杯優惠,但有店舖因為自攜杯杯身過高,不能放在機器中,需要使用外賣杯;亦有商戶使用外賣杯製作飲品,再倒進顧客的自攜杯。消委會建議商戶加強員工培訓,並列明自攜杯容量及高度要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7日
消委會|抽濕機能源效益表現懸殊 最多相差五成 2款裝過濾網後效能大減
【有線新聞】消委會測試14款抽濕機,發現能源效益最多相差五成,有一款在標準環境下更低於聲稱的能源級別,其中有空氣淨化功能的兩款加裝過濾網後,抽濕效能大減。 14款抽濕機全部為1級能源效益,在廠商環境下的抽濕量由19.8升至29.8升不等,但在溫度和濕度更接近日常的標準環境下,抽濕量就下降至11.5升至19.1升。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鍾志勇:「消委會過去曾多次促請廠商,不應採用不能反映實際使用情況的廠商環境,所量得的抽濕量作產品標誌或宣傳,現在我們再促請廠商作出改進。」 抽濕量以外還要看能源效益,這兩款抽濕機聲稱的抽濕量相若,能源效益卻相差一半,中高價位的這一款效益最高,每度電可抽3.32升。這款較便宜但效益最差,每度電只可以抽2.17升,跌入2級能源效益標籤,但仍在計劃可接受的誤差範圍,已經交機電署跟進。 所有樣本中有8款具備空氣淨化功能,其中2款可選擇是否安裝,發現抽濕量有不同。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鍾志勇:「測試亦發現在標準環境下,兩款樣本在沒有安裝HEPA過濾器的情況下,整體抽濕效果不錯,但我們安裝HEPA過濾器後,每日抽濕量和能源效益有明顯下降。」這款加裝過濾器後抽濕量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