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兩成無戴眼鏡學童視力不合格 長遠或致黃斑病變 有組織促推到校視力篩查
【有線新聞】視光師組織指,兩成無配戴眼鏡的小學生視力檢測不合格。若不及時處理,嚴重近視會導致黃斑病變等多種眼疾,促請政府推行小學到校視力篩查。
Owen婆婆:「之前他做功課時,他說看不到為何寫『中』字時會倒向一邊?他說看不到,他這麼小,盲了我會很心痛。」升讀小一的Owen今年6歲,年紀輕輕,右眼近視達1,050度,左眼都有150度。視光師去年到幼稚園替Owen驗眼才發現他有嚴重近視,現時需要戴近視控制眼鏡減慢加深。
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去年為710名小學生進行視力篩查,發現兩成無戴眼鏡的學生視力檢測不合格,小學三年級不合格比率更高達兩成八。推算未來約有13,000名初小學童達500度或以上深近視 ,恐致超過4,600宗黃斑病變等眼疾個案。香港兒童眼睛健康政策建議工作小組成員李一婷:「天生(眼軸)本身較長的小朋友變長的速度會比正常人快,到成年時眼軸的長度會比正常人更長,像一個球。故意拉長它,損壞的風險會更高,眼球拉長時視網膜會開始撕裂,視網膜會穿孔或者脫落等風險。」
協會又指,現時學童保健只有六成五出席率,而且驗眼沒有量度眼軸長度,不夠全面,促請政府推行小學到校視力篩查計劃。兒童眼睛健康政策建議工作小組副主席譚秉鈿:「很多時去到小朋友學習方面很有影響,家長才會留意到他視力模糊,這樣令跟進情況在出現近視後很遲才跟進。」協會提醒兒童即使長大後接受激光矯視手術,只可以解決近視問題,並不會降低病變風險。協會又建議政府建立基層眼科護理,提供財政支援,確保低收入家庭兒童都得到及時適切的視力診斷。
衞生署表示一直有為全港兒童在不同階段持續提供視力檢查服務,去年超過23,600人參與。其中,母嬰健康院的學前兒童視力普查服務,當中一成半獲轉介至專科跟進。小學兒童的學生健康服務則提供視力篩查檢測,未能通過測試的學生會獲轉介到衞生署轄下視光師作進一步評估,或到私人執業視光師跟進。2023/24學年有約25.7萬名小學生接受周年檢查,佔所有小學生八成,當中發現近兩成未能通過初步視力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