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品牌擬收緊資助門檻 按評分最多批1,500萬 羅淑佩:聚焦國際級盛事
【有線新聞】政府完成檢討「M」品牌機制,9月15日起收緊資助門檻,評分較低的項目資助上限會由目前1,500萬降至最低600萬元,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指未來會集中資助具國際規模賽事。
去年美國足球隊國際邁亞密訪港進行表演賽,但球星美斯未有落場,令人質疑當局審批「M」品牌資助時不夠謹慎,當局隨即就計劃展開檢討。事隔一年,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公布檢討結果,會調整審批資助的評分標準,並優先資助具國際規模的賽事,同時考慮賽事對本港經濟、旅遊和體育發展所帶來的效益。羅淑佩:「我相信去年大家對於部分『M』品牌項目都提出過問題,可能效益方面,或者剛才提過的美斯事件,是否政府有更多方法令他們更符合市民大眾期望、或者旅客期望。我們吸取過往經驗之後,現在真真正正想選擇大家都認同是國際級的盛事,同時如果給予資助,我們有更好把握能為香港市民和訪港旅客帶來愉快體驗。」
羅淑佩又指為更有效、精準地分配資源,如果短期內有同類賽事舉行,未必全部項目都可以獲批,「如果是同一個系列的賽事,有一些低檔次、去到高檔次,我們當然是考慮高檔次的優先。」
在活動完結後,當局亦要求主辦單位委託獨立專業機構,向政府提交訪客和經濟效益報告。新措施不會讓每個項目都能獲批1,500萬資助上限,而會根據評分,釐定600萬至1500萬元的資助上限。
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鄭泳舜指,資助額分級制度可以讓公帑用得其所,「我們都不希望經常申請最大上限之後,原來都沒有達到最大目標,日後都會分開不同類別,一個項目都有一個資助上限,以及中間比較細的數目,他們申請時就會自己在申請中屬於哪個門檻。」鄭泳舜指「M」品牌的申請門檻過高,過去幾乎沒有亞洲賽事申請,期望當局改善計劃同時,可以優化康文署資助計劃,支持其餘中小型體育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