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引新紅外線夜攝裝置加強打擊冷氣機滴水 今年已發逾5,200張妨擾事故通知書
【有線新聞】食環署加強打擊冷氣機滴水,引入夜攝裝置可於晚間拍攝到40樓高的滴水情況,更將七成人手調到夜間巡查,當中30個滴水黑點每七部冷氣機就有一部收警告。
在紅外線夜攝裝置下,即使在晚間20樓的滴水冷氣機都無所循形。這部裝置由食環署與創新科技署合作研發,去年五月投入使用。原理是透過紅外線反射熱能,可在陰暗環境下拍攝高處冷氣機滴水情況,除了不受光線影響,亦毋須上樓蒐證。
食環署助理署長(行動)溫智舜:「(滴水)很多時候都在夜晚,大家放工回家吃飯,之後睡覺,冷氣到翌日早上上班都開着。晚間想看清楚都比較難,現在樓宇比較高,這部儀器好處是幫助同事可以很快捷地,在環境許可情況下,適合設置裝置又看得到,很快找到滴水源頭。」
冷氣機滴水的執法行動今年五月升級,除了加強夜間巡查,裝置亦推出新一代。「第二代」系統偵測距離增加約一倍至120米,冷氣機即使在40樓滴水系統都可以影到。行動更鎖定300個重點區域,以「洗樓」形式尋找滴水源頭,至今發出逾5,200張妨擾事故通知書,較去年同期增加逾兩成。
當中約30個屬於黑點,是街道候車或過馬路地點,涉及7,000部冷氣機。這類地方亦發出1,000張妨擾事故通知書,當中有多少宗已經遵辦,食環署就這麼回應。溫智舜:「其實市民的遵從規律是很高的,因為之後我們複查,我們發覺市民是遵從的。」食環署油尖區環境衞生總監陳家俊:「食環署未工作前,滴水情況的長度有兩、三個舖位。食環署做了一連串工作,滴水明顯減少,至七月上旬滴水已寥寥可數。」
食環署亦計劃在夜攝裝置加入人工智能,期望明年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