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解釋飛船返回日期推遲是受大風和沙塵天氣影響
【有線新聞】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航天員原定周二返回,最終任務推遲一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氣象專家解釋是受著陸場的天氣影響。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氣象專家解釋返回任務日期有變,主要是因為東風著陸場的天氣狀況,原計劃飛船的返回區域天氣實況是大風天氣,加上戈壁灘上有短時的沙塵暴,能見度低於1公里,超出了飛船返回的條件。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氣象專家張芳:「這種天氣的影響的造成主要還是青藏高原南邊的冷空氣堆積,在祁連山脈以南形成了一個強的冷高壓,然後在貝加爾湖附近形成了另外一個強冷高壓,我們場區到玉門關附近是一個強的低壓,兩種冷高壓和一種熱低壓的這麼一種搭配,就有很強烈的冷暖空氣的碰撞和對峙,造成了我們場區周邊大風天氣。再加上4月份往往是降水還沒開始的一個階段,地表植被裸露、覆蓋比較不足,地表土壤開始疏鬆,沙塵也比較重。」
著陸場系統指揮部根據氣象預報會商,及時調整飛船返回時間。張芳:「但是從27日開始,我們會商認為已經風險越來越大、風力越來越大,一直到28日的早上,聯合預報保障組會商後認為29日的返回區域的條件不滿足,我們及時上報了,然後指揮部再根據我們的預報情況,進行了相關調整。
專家指周三返回時段,有每秒10至12米的大風,被認為是滿足條件;至於能見度亦會受沙塵影響,但整體仍處於比較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