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科技|海上油田二氧化碳「變廢為寶」
【有線新聞】位於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油田,蘊含高量二氧化碳,是內地首個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示範項目,累計碳封存量已突破1億立方米。
在加速推進降碳的同時,當局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開創「以碳驅油、以油固碳」的捕集、利用、封存運作模式。
恩平15-1油田作業水深約90米,如果按傳統方法開採,二氧化碳將隨原油一同被採出地面,逸散至大氣層,加劇溫室效應。為捕集和封存二氧化碳,平台在現有設備基礎上,自主研發和增設多款新型裝備。將油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分離、脫水乾燥和壓縮,再高壓注入油田淺部水層「鎖」在海底。
為了進一步「變廢為寶」,平台今年5月將二氧化碳加壓至超臨界狀態,注入海底油藏岩層,目的是「驅趕」原油至地下井口附近,至於溶解在原油中的二氧化碳還能增加原油流動性,讓以往不容易採集的油,更容易順著管道來到地面,成為提升採油效率的「推進器」。
當局預計未來10年,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注回量將逾5.5億立方米,可望驅動增產20萬噸原油。而為了充分發掘「以碳驅油」的潛力,當局還計劃以渤中19-6氣田和「南海萬億大氣區」為依托,打造北方和南方的驅油驅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