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海難|時任總驗船督察:海事處角色較被動 不會檢驗沒建造過項目
【有線新聞】2012年南丫海難死因研訊,家屬一方質疑負責「南丫四號」年檢的驗船督察曾看圖則,但仍忽略缺少了水密門,他在海事處代表提醒下澄清當時毋須看圖則。
為「南丫四號」做過兩次年檢、檢驗船殼內部的海事處時任高級驗船督察王文偉供稱,驗船前一日有機會看過外板展開圖,不過當日沒有帶在身上,無法仔細比較,又指整艘船有很多洞口,不會懷疑少了一道水密門。
家屬一方提出圖則內有列明水密字眼,又質疑如果要檢驗所有艙壁,應知道哪個屬水密艙壁。王文偉解釋當時不是檢驗水密門結構,不同意沒有做好工作。
海事處代表之後指出王文偉做的首次年檢,當時「南丫四號」船齡只有3年,按指引船齡達8年以上才需測試艙壁厚度。王文偉稱早前作供可能記錯,相信自己沒檢測過厚度,更不用看圖則。
另一名時任總驗船督察歐陽俊德指,新船檢驗時通常由船廠聯絡,並告知想檢驗的項目,海事處的角色較被動,不會檢驗沒有打算建造的項目,最後檢驗亦集中於未完成的項目。歐陽俊德又同意,如果首次檢驗的驗船督察意識不到船艙應該有水密門,沒有在紀錄備註,之後的檢驗人員就不會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