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號|調查指潛水艇設計、認證等存缺陷 批營運公司忽視安全 形容「可預防的災難」
【有線新聞】觀光潛水艇泰坦號兩年前內爆事故,當局公布調查報告,稱事故是一場可預防的災難,指出泰坦號出現多重缺陷,源於營運公司忽視安全警告。
經過兩年調查,美國海岸防衛隊在長達330多頁的報告中,將泰坦號內爆事故的責任歸咎於營運公司海洋之門,認為在設計、安全認證、維修及檢查的流程均出現缺陷。指控在事故中遇難的海洋之門行政總裁拉什為了節省成本,使用碳纖維船體設計及結構,但這種物料不能承受深海巨大壓力,亦從未用於深潛潛艇,加上在冬季將潛艇存放在室外,溫差亦影響了泰坦號結整的完整性。經過多次深海航程及測試後,泰坦號船身出現異常,包括長達10厘米的裂縫及不可逆轉的損壞,但公司未有妥善維修。
調查人員指出海洋之門為了聲譽,長年忽視及偽造安全數據,逃避監管機構的審查,更開除和威脅解僱提出憂慮的員工及承辦商。報告亦提到海洋之門將潛艇定性為海洋研究船,乘客則歸類為任務專家,規避小型客船的監管。拉什更向海岸防衛隊提交偽造的海上服務證明,訛稱曾在泰坦號擔任船員,並虛報潛艦噸位,但事實上泰坦號從未注冊或登記,他甚至說若面臨任何挑戰,會收買國會議員。
調查得出的結論,泰坦號內爆事故是一場可預防的災難,指責是拉什疏忽大意,若他在事件中生還可能會被刑事起訴。又指事故反映美國在載人潛水艇缺乏全面有效的監管和操作法規,建議要統一建造標準和維修準則,及強制要求所有潛水艇加強通訊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