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周年|從游擊隊整合為東江縱隊 成華南抗日武裝力量 後人憶紅色傳承
【有線新聞】在80多年前的抗日戰爭中,東江下游及廣州相繼淪陷,多個抗日游擊隊在1943年12月整合為東江縱隊,並公開宣告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成為華南重要的抗日武裝力量。
不少退役軍人都是受到長輩的影響從軍。東縱後人盧運柏:「因為我從小受到了游擊隊、我們紅色土地的感染,我到部隊時就像老一輩一樣,如果我有當兵,我一定會保衛祖國。」東縱後人盧國新:「在我們還是小的時候,他們說出來的東西,我們就很受益,所以我當時1970年左右都是當兵,當兵一定要去參軍當兵。」
作為抗日時期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在1943年12月2日正名為東江縱隊,主要活動在廣東東江下游地區,包括惠陽、東莞、寶安,以及香港和廣州周邊。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副館長唐琳:「這裡的地勢非常的有利,大家知道大嶺山周邊都是山勢延綿起伏。在部隊來到這裡之前,在40年初,我們當地的黨組織就已經派了得力的幹部來到這裡去發動黨員,同時建立了黨組織,也有了我們的抗日自衛隊等,是打下了很好的群眾基礎。」
東江縱隊也積極參與香港文化界的秘密營救行動,保護被日軍追捕的文化人士,包括廖承志、何香凝、柳亞子等,鞏固敵後抗戰根據地。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附近的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是當時東江縱隊的生活和領導機關的駐地。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是東江縱隊前身之一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在1940年10月創建,是華南地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抗日舊址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