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掌握供應主導權 加快私樓造地建屋
【有線新聞】房屋土地方面,李家超強調要掌握供應主導權,透過精簡審批程序、行政流程及改善市區重建措施等,加快私樓造地建屋時間。
政府推算未來十年私人房屋需求12.6萬個單位,將準備約2,600公頃熟地供應。李家超:「土地儲備就如銀行存款需時可用,閒時則存,我們會持續造地並掌握土地供應主導權,同時透過精簡審批程序優化行政流程、加強內部協作,以及善用科技和檢視標準等,提升造地效率和降低建造成本。」
為了加快推動市區重建,政府提出三項措施,包括容許重建項目未用盡的地積比率跨區轉移到其他或新發展區,增加重建誘因;在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預留三幅土地,作為市建局「樓換樓」替代單位;針對七個指定地區,試行增加私人重建項目地積比率,並容許新增的地積比轉至北都等地使用或抵銷地價。
此外,政府今年將展開新一輪研究,將部分工業用地改劃作住宅、商貿等用途,明年內提出建議,包括活化工廈計劃未來路向,以釋放市區工業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