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考察團|貿發局:卡塔爾、科威特推經濟多元化 港科技產業覓新機遇
【有線新聞】卡塔爾及科威特都是傳統石油輸出國,兩國近年都積極發展經濟多元化,貿發局認為本港多種科技產業在當地都有發展空間。
卡塔爾土地面積和人口在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國之中排尾二,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達69,500美元,比第二的阿聯酋多四成半。與很多中東國家一樣,石油及相關產品仍是卡塔爾主要出口商品,「石油經濟」仍佔國內生產總值三分之一。
多哈政府在「2030願景」中希望投入更多資金到其他行業,逐步提升產業多元化。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譬如說製造業、物流,還有旅遊業是他們未來增長的產業集群,他們認為是最快的增長動力。」貿發局認為港商有能力參與卡塔爾金融科技、資訊科技、醫療及綠色技術等領域發展,加上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可以在卡塔爾和中國經貿往來中受惠。
另一個海合會國家科威特,現時國內生產總值一半與石油產業有關,資本市場基建仍處於發展期,需要諮詢服務和法律人才,香港科技相關行業也有機會在當地突圍。范婉兒:「一個智能、可持續元素在所有大型基建或綜合性項目也是不可少的元素,很多內地的建築公司已在科威特等地進駐。」
科威特、卡塔爾與香港的貿易疫情後迅速增長,但只佔香港與海合會國家貿易總量百分9。不過兩國的主權基金都是世界十大,總資產有15.5萬億美元。美國關稅戰令中東國家更積極尋找市場,分散投資及貿易的風險。范婉兒:「很多主權基金近年希望增加亞洲區的曝光和所謂的敞口(exposure),他們希望在投資上增加亞洲元素。」她又說香港企業在當地設立駐點,會大大提升投資合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