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的士牌跌到負資產? 高息重創兼保費猛漲 司機控訴:棺材本都無

的士行業近年持續不景,連帶的士牌價亦都大插六成,有司機就向《一線搜查》表示受高息環境、保費持續增加、網約車爭客等多重打擊下,同行負資產個案越來越多,不少人都對前景失望,甚至黯然離場。
政府為改善交通及空氣污染情況,自1998年起停發新的士牌,從此只能夠在市場買賣牌照,目前全港的士牌照共有18,163個。據了解,2015年市區的士牌價創下723萬的歷士高位,但截至今年4月中,市區的士牌價跌至約252萬,相忽高位累跌超過九成,同期新界的士牌價亦跌穿200萬元大關,不用180萬元就有交易。業界人士表示,的士牌價持續下跌有多個原因,當中包括高息環境、人手短缺及規管網約車的政策仍然未落實。




據駕駛的士已有廿多年的林先生指出,他高峰曾擁有5個的士牌,但現時已淪為負資產一族,「最高峰時,每更車也有二三千元。我每更車可以做到50至55支旗,現在最多做到23至25支旗,跌幅很厲害。」林先生在牌價約600萬至700萬時賣了幾個,但餘下的錢近年都在其他方面花費了,變成了負資產階級。



他認為「衣食住行」始終有需求,行業前景應該是好的,「現在最主要是被非法車侵蝕了我們營業額等各方面,變成很多人看淡我們行業的前景。」
的士小巴商總會會長周國強則指出保險費持續增加,也是業內面對的大挑戰,「我想已經超過七成或七成半(負資產),其實是相當嚴重。第一經濟環境不好,利息的增加,也有主要政策的問題。其實(牌價下跌)最重要是保險,因為我們以前由(一年)二萬多元的保費,到現在五萬七千多元保費。」他指出由於生活成本上升,每單索賠金額也同樣在上升,而的士收入相較下卻未顯著增加,而經濟不景還會衍生出「騙保」。



「其實與樓宇一樣,大家的負資產宗數不斷上升,但政府政策方面不改變,難免令到人們失望及想離場,但其實要賺錢(向銀行)贖身,大家都跌入一個很不開心的環境。」周國強指情況若然持續,「其實做來也沒有意思」。
經濟學者李兆波則表示曾經建議政府購買一定數量的士牌,再好像當年領匯的方式管理,相信服務、待遇也可能得到改善。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10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