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院兩醫生洩病人資料 涉向家屬指控執刀醫生失誤 林志釉:任何動機亦不應外洩
【有線新聞】據了解事件涉及一宗病人手術後死亡個案,家屬收到載有病歷的匿名信,指控操刀醫生醫療失誤。有病人權益組織認為不論甚麼動機都不應外洩病人資料,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醫管局要檢討內部投訴機制。
據了解,事件源於今年二月一名末期胰臟癌病人接受內窺鏡超聲波穿刺手術後離世,她的兒子收到匿名舉報,包含病人的病歷,對操刀醫生提出多項指控,兒子透過傳媒披露及申訴。院方稱,邀請專家審視後,手術不涉醫生失誤,而是已知併發症,這宗個案沒有收過投訴。
本身是醫委會成員的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無論是甚麼動機都不能外洩病人資料,醫生最嚴重可被釘牌:「敢言不是向內部,而是向對外的話,這是值得商榷的地方,因為用一個不恰當、不合法的方式去發放這些資料的話,出來的後果可能有些反效果。例如本身過程你用不合法方式取得資料的話,這是犯法,或院方、你作為員工將資料胡亂發放,醫院可能有不公平的對待。」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醫管局及醫委會都有需要檢討舉報或投訴機制。陳凱欣:「如何叫人敢言,敢言之後是否真的會正視,以及花多少時間處理,如果很長時間都無法處理,可能有些人會覺得不如直接跟傳媒揭示,這樣處理是否更好,可能有這個想法。」
至於醫管局臨床醫療管理系統有否需要限制閱覽權限,陳凱欣認為一旦收緊可能影響醫療工作,現時已有足夠指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