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冒牌網店「打冧」真店主 店主狂收追貨電話 苦主失萬元 報警列雜項

網購近年大行其道,但消費者在社交平台瀏覽購物資訊時要提高警覺,以免踏入網絡騙徒的陷阱。有酒窖負責人就向《一線搜查》報料,早前遭騙徒冒名開設專頁,更以「買粉」、發收據等五招成功騙得消費者上檔。有苦主透露被騙近萬元,但報警求助卻只列雜項處理。
據酒窖負責人許先生表示,早前有合作的批發商聯絡他,指在社交平台上找到個「一模一樣」專頁,但卻出售他們沒有的商品。雖然有舉報出現假專頁,但只是短短五分鐘就已經再出現新的假專頁,而且仿真度足足有九成,不論店名、橫幅、頭像,甚至簡介資料都抄得幾乎一樣。
除了資料抄足,騙徒亦多做了兩件事,令假專頁「真實」程度超越真專頁。許先生:「第一,他投放了廣告。第二,他購買了很多追蹤者。雖然匠兩萬個追蹤者,很多一看就知道不是香港人,但他的專頁做得更像大商戶。有客戶也曾問過我們,為甚麼我們這個千幾人追蹤的專頁,會說對方追蹤人數更多的專頁是假的。」
許先生發現假專頁當日已即時在網上電子報案,翌日亦到黃大仙警署報案,但其後接連收到很多電話,說已經支付了訂,但還未收到貨,「其實他們已經受騙,把錢給了騙徒。我知道的應該有十至十五個人左右,金額大約由五百元至過萬元,平均數大約五至六千……(總數)相信差不多接近五萬元左右。」
許先生雖然沒有金錢損失,但都擔心聲譽受損,亦擔心假專頁打之不盡,「說真的,現在市道難做,如果聲譽受損,我們更難生存,很多謝苦主沒有要求我賠償。」
苦主陳小姐則向《一線搜查》表示,騙徒為了增加可信性,不但要求提供送貨資料,甚至還給了她收據,結果令她被騙了近萬元。雖然報了警,但警方說很難追討,「(警員說)請律師的費用也要五至八萬元,就算要求銀行凍結戶口,我們也無法起訴,因為沒理由花數萬元、花數個月去起訴。」但陳小姐直言開戶口需要身份證明文件,「你一查就知道在哪個櫃員機提錢……其實你能查到,只是你不去做。」
警方確認收到相關報案,目前列「雜項事件」處理,呼籲懷疑受騙市民向警方聯絡,並建議商店負責人儘快在網上澄清,防止自己公司或他人受騙。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8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