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新型串流續約騙案肆虐 警兩周接36宗報案 記者放蛇揭假網站、假文件層層設套

近期訂閱短訊騙案橫行,騙徒以「取消扣費」為幌子,誘騙市民交出銀行及個人資料,有八旬老婦更因此痛失420萬。《一線搜查》記者化身「受害者」放蛇,主動聯絡假客服,揭露騙徒精心設計劇本,「客服」、「註銷專員」、「經理」等多名角色輪番上陣,假網站、偽造文件層層設套,市民稍不留神隨時墮入陷阱。
母女接詐騙短訊 及時識破未受害 八旬婦慘失$420萬
近期不少市民收到假冒串流平台或電視續訂服務的短訊,聲稱每月扣費數千元,需致電指定號碼「取消訂閱」。觀眾區小姐與80多歲母親早前收到短訊,指每月需扣費2,780元,幸區小姐冷靜識破騙局。「我媽第一時間都好驚,話呀女我收到個訊息,話我張卡點樣點樣,要扣我數。我知道呢啲係詐騙,我係唔需要額外畀咩費。」區小姐一怒之下致電短訊電話,接線者操普通話,語氣閃爍,令她更肯定是詐騙。
區小姐成功避過一劫,但並非人人幸運。警方早前偵破多宗案件,其中一名82歲婆婆誤信騙徒,慘被騙走420萬元,損失慘重。《一線搜查》記者深入追查,親自測試騙徒套路,揭開其精心布局的詐騙劇本。
記者放蛇揭騙局 假文件錯漏百出 驚現「香港金螎筦理跼」印章
記者按短訊指示致電,接通自稱「客服中心」的操普通話人士,惟對方聲稱因「合約當日到期,無法網上取消」,著記者聯繫「註銷部門」取消訂閱。記者隨後透過WhatsApp與所謂的「註銷專員」聯絡,對方要求共享螢幕,「貼心」指導操作,又發送一串數字連結,宣稱是「官方網站」。惟記者對比發現,假網站與真網站竟有九成相似。
期間「註銷專員」要求記者保持通話,並點擊假網站聯繫「線上客服」。點擊後,該名「線上客服」隨即「交戲」,出示一張寫有「陳倩倩」名字的「工作證」,以證實「註銷專員」的身份,試圖增加可信度。記者以文字表明要取消服務,旋即收到一張「會員訂閱註銷失敗通知書」,對方解釋「即日取消太急」所以失敗,要求記者提供所有銀行卡、信用卡、電子支付帳戶資料以「解綁扣費」。
不過仔細查看,「會員訂閱註銷失敗通知書」暗藏破綻,內有大量錯字,包括將「優先發貨」寫成「優先髮貨」、「扣款方式」變成「釦欵方式」、「熱搜」則寫作「熱蒐」,更離譜是信件尾部印有香港區旗印章,上方卻寫著「香港金螎筦理跼」。
四騙徒輪番上陣 記者拒配合 騙徒老羞成怒:你個人承擔
在經過大半小時的糾纏,騙局亦進入戲肉。「註銷專員」聲稱記者曾綁定付款方式,因此需要提供大量詳細資料才能取消服務,包括微信及支付寶等帳戶餘額、信用卡戶口額度、銀行戶口數目及結餘,甚至確認餘額是定期還是活期。「註銷專員」更警告記者不能說謊,聲稱「如果有謊報或漏報行為,到時辦理會很麻煩,銀行卡有機會被封鎖。」
成功收集資料後,角色亦由「註銷專員」轉為「註銷部經理」處理,對方步步進逼,要求記者轉帳10.03元至指定戶口,又聲稱「所有數據均為虛擬交易,並沒有任何收款功能」,所有的操作僅為「解綁」。然而事實上,一旦轉帳,騙徒就能掌握記者銀行的所有資料。而當記者拒絕配合時,騙徒隨即老羞成怒,威脅稱:「並不是要你過數10元給他,他要你10元幹什麼。你就說你暫時不取消,後續扣到費用的話,你要個人承擔。」
警:兩周接36宗報案 騙徒擅長操縱心理 長者易中招
商業罪案調查科警司李蔚詩透露,9月底至10月初,警方已經接獲36宗同類短訊騙案報案。她指出,騙徒擅長操縱心理,會製造「一小時內不處理即扣費」的恐慌,又訛稱費用僅為「保證金」,一周後可退還。李蔚詩:「有啲時候,特別係長者信以為真,以為一個禮拜後佢會畀返我。一個禮拜後發現啲錢冇轉返嚟,佢先發覺受騙,再報警就太遲。」
警方指出,騙徒短訊常誇大費用,或聲稱訂閱「時下流行物品」,內容異常。而一但受騙,追回款項極為困難,呼籲市民若有懷疑應即撥18222防騙易熱線查詢。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8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