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百科|聯儲局調整貨幣政策框架的啟示!?
【有線新聞】聯儲局因應過去五年通脹及利率出現明顯的變化,今年起,局內開始討論調整貨幣政策框架,檢討現行的「平均通脹目標」,預計到八至九月期間就可以完成檢討。
定立政策框架的用意,讓聯儲局能夠明確對外表明設定利率的立場及策略,而當局過去超過十年制定的政策任務,就是要保持穩定的低通脹的同時令勞工市場健康發展。聯儲局對上一次完成框架檢討是2020年,在當時落實政策的前五年,美國剛好完成一次「加減息周期」,經濟正處於「三低環境」,即低通脹、低失業率及低經濟增長。
不過中美貿易戰又遇上新冠疫情全球爆發,改變整個環境,國際供應鏈面臨斷裂危機,擾亂了貨幣政策的實施,造成意料之外的高通脹,令美國一下子由通脹過低、變成為通脹過高。為應對突如其來的通脹變化,2020年時的「新框架」致力提高對通脹的容忍度2%目標變為並非「硬指標」,改為觀察一段時間的「平均通脹率」,用作調整貨幣政策的依據。
不過就算框架有所改變,但自2021年至今,通脹都一直未能達標,甚至一場俄烏戰爭導致環球通脹再肆虐,聯儲局被迫大舉加息去壓低,但仍然不能成功將通脹重返目標水平,導致「平均通脹率」照樣失去「錨定」功能,因而需要再完成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