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百科|內地政府債徵增值稅有三大好處?!
【有線新聞】內地由8月8日起新發行的國債、地方債,以及金融債券獲取的利息收入,將會恢復徵收增值稅,一般機構投資者將要繳交3%至6%的增值稅。投資成本增加,內地債市「資產荒」的情況會否因而出現逆轉呢?
分析認為,恢復增值稅背後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是增加稅收,紓緩政府財政收支的壓力;其二是內地債市已達一定的規模,發展趨向成熟,無需再給予稅務優惠支持;其三是有望緩解債市過熱、利率過低的問題,增加人行以買賣國債用作調整貨幣政策的彈性。
至於對內地債市的影響,現時市場上的政府債連同金融債規模超過130萬億人民幣。由於現有的舊債仍可免稅會更為吸引,短期內新債與舊債之間的息差預計將會拉闊,出現新舊債券「雙軌定價」。另外,市場在資產配置上或者會調整購買相關債券的比重,例如銀行購入相關債券會考慮到需要繳納6%增值稅的影響。內地券商估算收益率可能會減少9至14個基點。
市場亦都關注暫免了近17年的儲蓄存款利息稅會否亦會恢復徵收。內地在1999年開徵存款利息稅,稅率高達20%,到2007年為鼓勵儲蓄、下調到5%,再到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海嘯,中央決定暫停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