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設新「人民幣資金安排」 政府研人幣支付政府開支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推動本港人民幣業務發展,包括設立新的「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政府亦將研究在合適場景下以人民幣支付政府開支。
施政報告重點提到要將本港發展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金管局將透過現行與人行的貨幣互換協議,設立新的「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向企業提供年期較長的人民幣融資。行政長官李家超:「支持實體經濟使用人民幣,並持續探討更多元化的跨境資金獲取渠道,為市場提供穩定且成本較低的人民幣資金。」
政府亦將發行更多人民幣債券,並將研究在合適場景下以人民幣支付政府開支,政府研以人民幣支付政府開支。Orientis首席經濟師徐家健:「例如我們買東江水是如何支付的呢?我不知會否,最容易想到是這個。我認為目前未必有很多,但有了的話,以後政府採購甚麼會用得較多?政府在內地採購多一點的話,這是其中一個方法。」政府亦會持續優化「跨境支付通」,拓展與兩地民生相關的匯款應用場景,以及繼續與內地相關機構商討落實在港推出離岸國債期貨。
發展國際黃金交易市場方面,本港將建立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並邀請上海黃金交易所參與,為未來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做好準備,亦會推動金商在港建立或擴建精煉廠,並與內地研究在內地進行來料加工,精煉黃金後出口至香港作交割用途。李家超:「推動機管局及金融機構在港拓展黃金倉儲,以三年超越2,000噸為目標,建造區域黃金儲備樞紐。」
政府亦會繼續推動大宗商品交易發展,將成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員會」,由財政司司長領導,加強政策頂層設計及制定長遠策略。證券市場方面,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推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第二上市,協助中概股以香港為首選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