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顛覆政權案|多名代表大律師提出應降低量刑起點、給予更多扣減
【有線新聞】35+顛覆政權案上訴申請聆訊,多名被告爭議7年量刑起點過高,律政司重申原審已強調整個初選計劃具嚴重串謀元素可帶來嚴重後果,雙方已陳詞完畢,法官押後9個月內頒判詞。
除了四名「首要分子」,原審裁定其餘的人都是「積極參與者」,將量刑起點定於8年或7年,多名被告都不同意。 判監6年7個月的何啟明及6年半的陳志全,代表他們的大律師認為各被告參與程度有很大差別,較少影響力、參與程度很少者,量刑起點應再降至6年或5年。
判監6年9個月的林卓廷及6年半的黃碧雲一方提出,「35+」只是一個願景,兩人角色間接,量刑起點至多4年才公平,亦提及原審判刑錯指林卓廷有4項定罪紀錄,但他當時只在立法會衝突案被定罪。 梁國雄一方爭議,原審亦不應因為他的社會貢獻在其他案件獲刑期扣減,而於這宗案件拒絕給予扣減。
鄒家成一方就爭議,原審因為《墨落無悔聲明》而判處更重刑期,但聲明是於國安法實施前及案件起訴期之前發起,法庭不應考慮。鄒家成在原審被判第二重判監7年9個月,他的代表大律師舉例一個成人聘請青少年運毒,成人會判更高刑罰,反問為何按計劃去行使否決權的人會比某些組織者判得更重。
只是對刑期提出上訴的黃子悅代表律師指,原審沒有提及她的角色和參與程度,量刑起點亦沒有受惠於個人背景,質疑案件刑期為何不可跟她另一宗暴動案同期執行。 律政司統一反駁各上訴爭議,指初選涉及60萬人,共74個候選人,如果成事會帶來嚴重後果,又指原審強調整個體制令各候選人團結,使計劃能夠在國安法生效後繼續,亦具嚴重的串謀元素。
上訊聆訊原定需時十日,第四日法官已聽取所有陳詞,會在九個月內同時頒布涉及被告和律政司上訴的判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