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調查:逾三成初中學生感大壓力 近四成現負面情緒 團體倡家長積極聆聽
【有線新聞】新學年即將開始,有機構的調查發現,逾三成受訪初中學生對校園生活感到大壓力,近四成在學期初出現負面情緒,團體鼓勵家長以積極聆聽方式了解子女的內心世界。
暑假踏入尾聲,有學生未上學已感到壓力。吳同學:「(覺得心情如何?)一般般。(爲什麽?)因爲玩樂之後便要回學校繼續上學。」 洪同學:「因爲需要準備許多考試,會很大壓力。(如果有不開心或者壓力會否和身邊的人分享?)會和朋友分享。(家人或者老師呢?)會和老師,但家人不會。(爲什麽?)因爲家人都希望我多些讀書,會給我壓力,所以我不會和他們分享。」
有機構去年11月至今年1月,進行一項初中學生適應校園的調查,訪問來自4間不同辦學團體近1,000名中二、中三學生,發現三成二受訪者對整體校園生活感到大壓力,五大壓力來源中,首四項都與測考有關,還有適應長假期後復課。亦有三成八受訪學生在新學年出現緊張、憂慮、挫敗等負面情緒,但超過一半人表示,不會將負面情緒告知他人。
保良局學生輔導及支援服務註冊社工陳安琪:「最主要、最多人選擇的三個原因分別是,說出來沒有甚麼幫助,或者根本不知道怎麼說,再者是他們覺得說出來別人也不會明白自己。」
另外調查量度學生的抗逆力,近三成抗逆力低,只有約一成二有高抗逆能力。他們指出,提升抗逆力有助學生面對壓力,鼓勵學生主動表達心聲。保良局青少年事務部服務經理李德威:「我們建議學生可以在說心事前,先說一句說話就是『我想請你慢慢聽我說』,這亦是一個熱身,讓家長、社工、老師心理上有一個準備,就是你有些重要的事想跟我說,我自己也要先準備一下,不要一邊炒菜或改簿。」機構又建議,家長可以用溫和的方式去鼓勵子女,多聆聽子女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