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小便惡搞案 兩事主累父母賠過百萬 店方「退一賠十」成大輸家?

【有線新聞】網絡惡搞影片經常「累人累已」,今年3月海底撈上海外灘店就因為有少年惡搞,拍片朝火鍋射尿,影片傳出後引發恐慌,店方花了約十天才查出涉事分店,但期間光顧逾四千枱食客恐中招用過「小便鍋」。由於海底撈作出「退一賠十」冀挽回公眾信心,事後向少年索賠逾二千萬元人民幣,不過法院判決表明「難予支持」,只裁定兩名少年及父母承擔約220萬元,引起討論。
指二人知曉傳播效應 屬侮辱式侵犯名譽
內地傳媒指案件於9月12日判決,原告為四川某餐飲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某餐飲公司)、上海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某餐飲公司),被告為事主唐某、吳某及二人父母,合共六人涉名譽權糾紛、財產損害賠償糾紛。起訴訴請提出的餐具損耗費、清洗消毒費、經營損失、商譽損失共計2300萬元及維權開支10萬元。
判決認為唐某、吳某在清楚知曉視頻公開後可能產生的網絡傳播效應及負面社會影響下,仍積極追求或放任相應視頻公開傳播,構成對財產以及以侮辱方式對名譽的共同侵權。侵權行為造成餐具及就餐環境污染,給公眾造成強烈的觀感不適,涉事門店採取全店餐具換新、整店清洗消毒的處理方式,並未超過必要限度,合理費用支出屬於財產侵權損失。
海底撈就退一賠十索賠 法院:難予支持
針對海底撈對受影響食客予以全額退款,法院認同是對消費者的合理補償,也是對自身受損商譽的補救,與侵權行為存在因果關系,屬於合理損失範疇,「但十倍價款補償與侵權行為之間欠缺法律上的因果關系」,屬企業自主作出的商業決策,法院難予支持。侵權行為的負面影響具有持續性,短期內仍會造成企業經營收入減少,此亦屬合理損失範疇。
法院認為唐某、吳某雖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綜合案情兩人對違法具備認知能力,知曉賠禮道歉責任和法律意義,賠禮道歉能促使其充分反省,而各自父母未盡到監護職責,確定六被告承擔賠禮道歉責任。經濟損失賠償方面,賠償餐具損耗費和清洗消毒費13萬元,賠償經營損失和商譽損失200萬元及維權開支7萬元,共計220萬元(從唐某、吳某財產中支付賠償,不足部分由父母賠償)。
網民稱大快人心 海底撈是輸家:再沒吃過
「史上最貴的一泡尿!、「他們還是孩子呢,所以千萬不要放過他們!教育好!!」網民都指判決大快人心,但認同海底撈
無論如何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不少人直言「從那以後再也沒吃過海底撈」、「聲譽確實影響不小,起碼我是一提起海底撈,就想到這事兒……」
抖音瘋傳「海底撈小便事件」 10天後始知事發分店 逾四千枱食客恐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