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橋咀島珊瑚被踩爛 浮潛新手無意識搞破壞? 遊客誤解:應該可以摸吧

西貢橋咀島擁有全港第二高的珊瑚覆蓋率,是海洋生態的寶庫,但如今越來越多遊客追求深度遊,探索未經琢磨的自然秘景,十一黃金周期間就單日湧入超過四千名遊客,帶來嚴重的生態壓力,更被發現出現種種破壞行為。有專家直言要天然恢復需時以年為單位,而《一線搜索》亦訪問過部份遊客,顯然不太了解珊瑚保育知識。
「後面其實就是大量遊客浮潛的地方,就是我們所謂的珊瑚區,又當日十月一日的時候,其實見到大量遊客浮潛,同時他們也游到珊珊區的位置,去進行一些浮潛的活動。」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夏淳權向《一線搜索》指出,因為越靠近珊瑚區就會有越多的海洋生物,可能遊客因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踩著下面的珊瑚,甚至純粹覺得有東西看,就可以欣賞,就有意無意地破壞了珊瑚。
「其實橋咀那個位置一向都有浮潛,我們做珊瑚普查都經常見到踩到珊瑚。」香港珊瑚礁普查基金總幹事紀力偉表示,橋咀島珊珊區的的十字牡丹珊瑚其實相當脆弱,「很脆的,其實一踩就會爛,它要天然自行去恢復,起碼都要用年來計算,最少都一年兩年甚至以上的時間,如果環境好或者沒有人繼續去踩爛。」
《一線搜索》在西貢碼頭訪問來港遊客,發現有遊客對海洋生態保育知識明顯不足。男遊客:「我覺得是可以摸的,(因為)那些魚在水中經過(珊瑚),應該可以摸它。」女遊客:「可以嗎?我不知道。」本地市民:「可能他們不知道珊瑚是動物,經常覺得是石頭,就踩下去覺得沒事。不應該踩到珊瑚,因為珊瑚會受傷,應該保持距離,不要去那麼淺的地方。如果太淺,可能有浪沖到你,你就要踩著珊瑚,那就不太好。」
潛水教練Jenice向《一線搜索》指出,一般的浮潛客通常沒有經過訓練,也都不熟悉水性,「如果嗆到水,就會很容易踩到珊瑚,也因為保育的意識不是很夠,有機會會去餵食一些動物、追逐一些動物,或者是撿一些水底生物上來,其實這些都有機會破壞到生態。」
Jenice直言新手要先多做訓練,比如潛水鏡入水要怎樣去排清裡面的水,減少嗆到的機會,以免因為急亂掙扎而踩在珊瑚上。另外當如果在水底見到一些很漂亮生物時,也千萬不要太過興奮去追逐,希望大眾「經過一定的訓練才好去探索海洋」。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8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