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門診將預留三成名額 予綜援受助人等四類弱勢社群 須經「醫健通」預約
【有線新聞】醫管局轄下家庭醫學門診下月4日起,會預留三成診症名額,予基層市民優先預約,希望成為他們的家庭醫生。
醫管局整合普通科及家庭醫學專科門診後不足兩周,宣布新的家庭醫學門診,下月四日起試行專籌隊伍,為四類基層市民預留三成診症名額,供他們優先預約,對象包括綜援受助人、領取長生津的75歲或以上長者、獲全額資助的長者院舍券持有人及在職家庭津貼受惠人。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范婉雯:「醫管局家庭醫學團隊就會成為弱勢社群的家庭醫生,除了治療,亦為他們提供預防性篩查慢性病管理及全人護理。」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收入偏低或者社會上弱勢社群,他們對健康的意識相對薄弱,本身他們患病風險亦較高,我們以這項準則考慮。」
措施是配合基層醫療改革,目標在政府門診為弱勢提供全面基層醫療服務,合資格市民要同時登記為地區康健中心會員及計劃下優先群組成員,並必須通過「醫健通」預約就診。基層醫療健康助理專員夏敬恒:「如果當刻時段有優先籌額,優先群組未用盡,其實會給一般市民使用,所以資源運用上盡量不會浪費。」
醫管局預計80萬人合資格,其中20至30萬人會參與計劃,當局會定期審視籌額是否足夠,並在規劃公營家庭醫學服務時一併調整。綜援等三類優先群組,在現行醫療費減免機制下費用全免,在職家庭津貼受惠人就要另外申報收入,申請寬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