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鳳德邨現本地個案 區內誘蚊器指數低 居民:部分地方蚊患嚴重
【有線新聞】鳳德邨所在地區誘蚊器指數是最低級別,不過有居民反映部分地方蚊患嚴重,不時被蚊叮。衞生防護中心則指這兩日會加強滅蚊,11月中前若再無新個案,風險就可以解除。
患者住的鳳德邨,下午有清潔工人清理坑渠淤泥及樹葉,七座大廈地下及公園花槽都有人噴灑滅蚊熱霧。居民:「後面球場很多樹林、很多蚊,我都被蚊叮咬,有一點紅腫。我看到有做(滅蚊工作),但是都是有蚊,怎麼辦?」居民:「一般巴士站附近有蚊,小朋友都比較『惹蚊』,都留意到他們都會被蚊叮咬。平時日常都會做好防蚊措施,落街就噴蚊怕水,避免不了那麼多。」
食環署資料顯示,鳳德邨所屬鑽石山,10月的誘蚊器指數是1.7%,屬於最低級別。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霍明茵:「9月及10月都是低過10%,代表蚊患分布並不廣泛。就着本地個案以及以往收到的輸入個案,個案病者去過的地方都會額外放誘蚊器監察。」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今天開始不同部門開始做很多控蚊、滅蚊工作,相信未來幾天將會完成工作。在這幾天完成後,以大概潛伏期最長12日,到11月中我們可以再看看現在風險是否已經解除。」
衞生防護中心亦在鳳德商場設立醫護站,聯同關愛隊派傳單,協助居民填寫健康問卷。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居民,如果10月1日後出現過發燒、關節痛等病徵,都可以來諮詢意見,有需要會指導他們到急症室求醫。到周一晚會在社區中心舉行講座,屆時有相關病徵的人可即場做基孔肯雅熱病毒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