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調景嶺山坡花槽變私家菜園 居民非法種菜逾10年 區議員:清完又種
《一線搜查》早前接獲觀眾報料,指調景嶺健明邨後山有居民長期非法開墾,將山坡花槽變成「私家菜園」。有區議員坦言問題已經持續十多年,即使當局派員清拆,數日後亦會故態復萌,衍生蚊患、化肥臭味及斜坡安全等隱患。
山坡花槽變菜園 膠樽、水管工具齊備
有觀眾向《一線搜查》報料,指不時見到有人在調景嶺山坡引水道打水,原來用作「私家菜園」種菜。記者聯同西貢區區議員陳繼偉到健明邨後山視察,由翠嶺路沿石級登上山。轉左閘門上貼有「此通道只供維修斜坡之用」的告示,然而門鎖已被人強行破壞,而斜坡第四、五層有約8至10個花槽被人加裝木架,花槽內更種植了不少幼苗。至於花槽旁堆滿膠樽,部分裝有深色液體,附近亦放有水桶、膠箱,更設有膠水管接引水道。另外,亦擺放不少耕種工具、盆栽、毛巾及清潔用品。
「估計都係朝頭早,好多都係屬於晨運人士,係附近嘅居民。佢上嚟行山,順便喺度種下啲園藝、種啲蔬果攞返屋企食。可能一傳十、十傳百,越嚟越多人係政府花槽種植,輕則係花槽種,大則就自己喺上面啲土地,自己開墾。」西貢區區議員陳繼偉坦言,非法耕種問題已經持續十多年,每年都會接獲八至十宗投訴,大多會轉介地政署跟進。而地政署會紀錄相關個案,待大型行動清理。
問題持續逾十年 區議員無奈:清完又種
陳繼偉:「不停有市民反映,我哋不停有轉介,但問題係清完又種、清完又種。今日清完,過幾日又種返,密度太密。所以整體上,附近的所有斜坡都普遍有唔少咁嘅情況。」翻查資料,西貢區議會早於2017年已經討論相關問題,當年文件提及懷疑有人掘起花槽原有花草作耕種用途,積水及施肥令蚊蟲滋生,令環保衛生問題更惡劣。
路政署當年曾派人跟進,將原本被人非法耕種的花槽清理得乾乾淨淨。惟清理後,很快就會打回原型。陳繼偉:「其實不停有反映,但問題數量太多及不停持續,我哋只可以『盡人事』,有收到投訴就反映,然後叫部門做一次行動清一清。佢哋都有清嘅,但唔係個個禮拜同你清,佢哋非法耕種太密,而且農作物數量太多。」

衛生安全存隱患 路政署:加強巡查
而花槽的植物及周遭雜物亦會衍生衛生問題,陳繼偉:「首先而家有基孔肯雅熱,又驚啲白紋伊蚊。佢養咗啲水喺度,再加上懷疑用有機肥,你都聞到有臭味,以前無用化肥,呢一兩年開始有人用化肥。」更離譜的是,部分花槽被人種植了大型植物,樹根不夠位置生長,導致花槽爆裂、損毀,整棵塌下。陳繼偉:「見到好多人搬運廢棄的竹枝、鋼筋或石頭,唔知佢係邊度搬過嚟,慢慢構建一個建築物喺度,到時就會影響渠道去水,而且斜坡沒有預計呢個負重,到時有咩事或塞住,嗰個位置積水,影響斜坡安全就麻煩。因為整個斜坡隨時都要過千萬元。」
路政署回覆查詢時指,過去一年共接獲3宗懷疑有人在上述斜坡一帶非法開墾耕種及堵塞排水渠的相關投訴,經到場視察後確認有人於斜坡的花槽非法耕種,斜坡面的混凝土噴漿層則未有受到破壞,因此已安排承建商完成所需的清理工作。署方亦會考慮在有關花槽補種植物,以維持斜坡的綠化效果。
發言人又指,為了有效防止同類事件,署方除了在合適位置張貼告示外,亦已為斜坡加裝圍網及鐵閘。鑑於鐵閘不時被人打開,署方會按需要加強巡查,確保鐵閘妥善鎖上,防止非維修人員進入斜坡範圍。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8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
山坡花槽變菜園 膠樽、水管工具齊備
問題持續逾十年 區議員無奈:清完又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