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楊潤雄訪西安、青島 宣傳來港自由行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訪問西安及青島,宣傳來港自由行。 楊潤雄與旅遊事務專員沈鳳君,及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周二先到西安出席推廣活動,拜會當地官員,又與旅遊業界及傳媒交流。之後轉到青島,舉行了兩場新聞簡報會,有逾百間傳媒及旅遊業界代表出席。楊潤雄說感謝中央將自由行計劃,擴展至西安及青島,已即時到當地宣傳及推廣。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環保署收過百宗私人屋苑申請智能廚餘回收桶 料逾300個可投入服務
【有線新聞】環保署收到過百宗私人屋苑申請智能廚餘回收桶。 署方去年底於私人屋苑,推出智能廚餘回收桶試驗計劃,至今收到過百宗申請,預計今年有超過300個回收桶,可在私人屋苑投入服務。另外,213個公共屋邨,在八月會完成安裝回收,預計覆蓋全港約三分之一人口。目前家居廚餘,佔整體棄置於堆填區廚餘量約七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美初創與Open AI合研AI機械人 連接ChatGPT 擁感官、行動力與人溝通
【有線新聞】美國有機械人公司與Open AI合作開發人工智能機械人,它怎樣與人類互動。 大家也可能試過跟ChatGPT交談,如果ChatGPT擁有自己的身體可以做到甚麼事? 機械人Figure01:「我看見一顆紅蘋果在桌中央的碟上,晾乾架上有些杯碟,而你就站在附近,手放桌上。」測試員:「很好,那我可以要點吃的嗎?」機械人Figure01:「沒問題。」測試員:「很好,你可以一邊解釋為何你這樣做,一邊幫我收拾一下嗎?」機械人Figure01:「我給你蘋果,因為這是桌上唯一可以吃的東西。」 這款機械人出自美國初創企業Figure,最近一次升級與馬斯克有份創立的OpenAI合作,將ChatGPT連接到機械人的中樞,令人工智能擁有感官及行動力,可以用語音和人類交談,用鏡頭配合知識理解環境,用雙手將想法付諸實行,例如明白蘋果是食物、見到咖啡機就知怎操作。團隊希望借今次實驗窺探「人工智能機械人」的潛力,最終研發出可以用於各行各業,能夠和人直接溝通的智能機械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再有人假冒寄出「免費全年車票」 港鐵提醒懷疑受騙盡快報警
【有線新聞】港鐵澄清,沒有對外寄出任何「免費全年車票」,或推出「免費乘車八達通」。 港鐵說留意到社交平台Facebook,有假冒港鐵的專頁,出售聲稱一年內可免費乘車的八達通,標價17.92元。另外網上再流傳,有人假冒港鐵寄出「免費年票」,要求收件人掃描二維碼啟動車票。港鐵強調沒有寄出及推出這些產品,提醒市民懷疑受騙,要盡快報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支聯會拒交資料案|鄒幸彤等三人上訴遭駁回
【有線新聞】支聯會拒交資料案,前副主席鄒幸彤與兩名前常委就定罪及刑期上訴,遭高等法院駁回。 鄒幸彤及前支聯會常委徐漢光、鄧岳君在原審被裁定違反國安法實施細則,判監四個半月,三人不服上訴,指警方沒證據證明支聯會與外國組織有聯絡。高等法院法官黎婉姫頒下判詞,指重點在於警務處處長有否足夠理由相信有必要防止或調查危害國安的犯罪行為,毋須證明組織實際上是外國代理人,她又說上訴人在期限屆滿前召開記者會宣布不遵守規定,並發公開信表明堅定決心,不同意判刑過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新蒲崗工人維修光纖 疑沼氣積聚爆火花 女途人頭髮燒焦
【有線新聞】新蒲崗懷疑有沙井輕微爆炸,一名女途人部分頭髮,被火花燒焦、擦傷送院。 警方圍封附近路面,煤氣公司職員檢查涉事沙井,消防員在旁戒備。事發在下午三時許,據了解有電訊商工人,當時在康強街與崇齡街交界維修光纖、懷疑產生火花,引爆了積聚在沙井的沼氣,一條煤氣管懷疑受波及,出現輕微滲漏。煤氣公司指已即時完成止漏工程,服務不受影響。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華富邨重建|夫婦經營士多四十載 多年情只講「信」字 熟客預先放錢再扣數
【有線新聞】華富邨有不少居民是長者戶,家庭幾代人在邨內成長,在華安樓經營士多四十多年的一對夫婦見證邨內變遷,他們說最捨不得與街坊的感情。 老闆陳生:「華昌士多這個名字是我叔叔給我選的,上面的牌是我叔叔親自寫的,人都離世了。」華安樓樓下的這間士多開業四十多年,每日朝七晚九服務街坊,風雨不改。六十年前,這裏一片荒蕪,到後來社區興旺,居民開枝散葉,老闆陳生、陳太說,全盛時期這條街有四間士多,現在只剩下他們。 重建計劃終於要啟動,他們最不捨得的是一班守望相助的街坊。陳生:「我太太生小孩的時候是年初一,(街坊)特意炒薑飯給他吃。」陳太:「那時沒有人能夠來探我,我是廣州人,那時來港不是那麼容易,我一個人在醫院,他還要打理這裡,那時是初一。」 這張紙記下了熟客的消費紀錄,老闆指熟客有時會預先放下錢,每次購物後扣數,多年來街坊街里都是講一個「信」字。有些熟客還會將門匙放在士多,有需要時找陳生、陳太幫忙開門,士多會否搬走,搬到哪兒去?陳生、陳太說還未有決定,但搬不動、拆不走的,是扎根在這裏的感情。陳生:「我跟街坊說如果將來結業,我致電給你出來飲茶、吃點東西、去沙灘游泳,對面的大哥、叔伯兄弟都說好,街坊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去年逾千宗嚴重交通意外釀98死 三成二涉不專注駕駛
【有線新聞】警方去年錄得過千宗嚴重交通意外,造成98人死亡,當中三成二涉及不專注駕駛。 警方指不專注駕駛是最大的事故原因,包括駕駛時使用電話、衝燈,另外六成意外涉及貨車、的士及小巴,不過死者超過六成是行人。警方今個月起將加強宣傳執法,在人車繁忙的地點採取行動,包括沒收在駕駛中使用的手機,並加強票控亂過馬路的行人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元朗721|法官問及多人看直播感受 林卓廷:被打怎值得開心
【有線新聞】元朗721暴動案,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繼續接受控方盤問。 控方問林卓廷到達現場後為何沒有再報警,林卓廷說當時分身不暇,同事告知有幾十人萬收看其社交平台直播,他形容「通晒天」,相信很多人已經報警。法官陳廣池問林卓廷是否開心,林卓廷說有人被打至嘴角流血,反問有甚麼值得開心。 陳廣池澄清,是問有幾十萬人看直播是否開心,林卓廷說不開心,發生這樣的事怎會開心。陳廣池再問為何不向鏡頭呼籲報警,林卓廷說毋須他說、都看到很危急,又說當時專注留意白衣人,擔心他們衝入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23條|陳國基指進度按正常立法程序 形容法例保護香港、外來投資者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希望所有立法會議員,支持盡快完成23條立法,為保障國家安全提供基礎,集中力量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這個是憲制上責任、一定要做,亦對香港非常有用、保護香港、保護外來投資者,對每個市民都是好事,因為如果香港不安全,對每人都不好。現在進度按正常立法程序處理,所有必須經過的法定程序都必須經過,當然特首和立法會議員均有共同想法,就是希望一日通過早一日好,因為早一日通過,香港便早一日得到保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23條|湯家驊指賦權訂立附屬法例非擴權 冀政府多解說釋疑
【有線新聞】行會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說,賦權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為維護國安訂立附屬法例,並非擴大執法機關權力,又希望政府多解說釋疑。 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附屬法例一般來說,賦權去做行政措施,這些措施不受遵守才會有罰則,但罰則是附屬罰則,不是新罪行的罰則。我留意到很多傳媒都留意,附屬法例可能涵蓋管理外國傳媒層面,這會直接影響香港新聞自由形象,既然如此特區政府應該小心處理,多加解說。」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14日
23條|委員會連開7日會完成審議 廖長江明到內會口頭報告 爭取盡快二讀
【有線新聞】《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委員會,經過連續7日開會,終於完成審議工作。委員會主席廖長江明日會到內務委員會口頭報告,爭取盡快恢復二讀。 條例草案在上星期五早上刊憲,立法會加開大會首、二讀草案,同一日下午法案委員會,馬上開始逐條審議。經過連續7日、22次會議,討論超過43小時後,完成審議條例及政府提出的修正案。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形容,立法工作更接近終點。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我希望強調,我們不單止要盡快提交遲交了27年的「功課」,所交的「功課」亦必須,一份嚴格按照立法程序的高質量,可以得到高分數的作品。盡早三讀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立法後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缺口,可以得到修補。」 法案委員會主席廖長江指,過去七日審議中,各委員提出過千條提問,讚揚大家發問到題。廖長江:「我並沒有就任何條文的審議時間劃線,應問得問,應答得答,應講得講,從未有委員或法律顧問想問而不得問,想講而不得講,而官員而答而不得答。面對連日馬拉松式審,大家每日一起『捱麵包、食飯盒』,滿腦子都是條例草案,共同向目標進發,正正體驗了本屆立法會,行政立法良性互動,高效議政。」廖長江預告,星期五會到內務委員會,作出口頭報告,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