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首次有香港科學家獲選加入中國南極考察隊
【有線新聞】中國南極考察隊首次有香港科學家獲選加入,幾名代表接受訪問,指去南極採樣難度大,今次是難得的經驗。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及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副教授徐子祺:「代表香港第一批科學家去南極,當時自己就想了好幾天的時間,因為不僅是一個很大的決定,另外也可以貢獻國家、貢獻全世界的環境科學。去南極不是很難,但是要去南極做研究、去採樣是非常難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拿到的樣品怎麼運回來,因為我們還是保持在零下負二十度,雪龍號可以把那些樣品在冰封的狀況下運回來,這是非常重要,如果自己去可能性就不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盤踞緬北涉電詐、故意殺人 「四大家族」白家21人被提起公訴
【有線新聞】長期盤踞緬北果敢的白家犯罪集團,涉嫌詐騙、故意殺人、製造毒品等多項罪名,包括首要分子白所成在內21人,近日被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在緬北「四大家族」中,白家勢力最大,家主白所成1949年出生於緬甸果敢,曾擔任果敢自治區主席,其親屬和門生把持區內各個重要職務,兒子白應蒼更掌控警察營、民兵隊等武裝力量,人數多達2,000人,在當地可謂呼風喚雨。白應蒼:「不管說劉家多有錢、魏家多有權,大家都不認,都認我們白家,我們白家當時在政軍這兩界裏面都是屬於最大的。」 自2018年起,原來依靠黃、賭、毒起家的白家,開始涉足電信詐騙,以「招商引資」等名義吸納金主建立電詐園區,由白家提供武裝庇護,金主則要繳交「保護費」。短短數年間,白家便掌控當地41個電詐園區,為了擴大規模,各園區更會組建「拉人組」,以同鄉、好友等關係為媒介,誘騙內地人到緬北,再用恐嚇、虐待等手段逼使他們進行詐騙。電詐回流人員廖先生:「四個手指的指甲都給我拔了,拿那個鉗子拔,後面就拿菜刀剁了我兩個手指頭。」在封閉的園區內,更建立各種娛樂場所,誘拐內地婦女到當地賣淫。 至2023年7月,公安部對緬北四大家族開展打擊白所成、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內地出現「桑拿天氣」 濕度高體感溫度更高
【有線新聞】內地今年提早迎來高溫天氣,氣象部門指部分地方出現「桑拿天氣」,濕度高的情況下體感溫度會更高。 受副熱帶高壓系統影響,內地高溫天氣持續,江淮、江漢、江南西部多地最高氣溫超過同期極值。氣象部門估計黃淮等地持續高溫,提醒在高溫、高濕地方體感溫度可比實際溫度高6至7度,加劇悶熱感,其中山東、河南、新疆、陝西、四川及重慶部分地區,體感溫度可達到或超過40度,出現高溫桑拿天氣。 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室高級工程師劉遠:「今年的高溫天氣特徵較為突出,截至目前全國平均高溫日數接近6天,是常年同期的兩倍多,為歷史同期最多,其中山東、新疆、陝西、江蘇、四川等5省高溫日數均為歷史同期第一位;第二個方面是高溫出現時間提前,今年首發高溫過程,出現在5月19到21日,較常年提前了半個多月,統計數據顯示高溫過程首次出現時間以每10年2.2天的速率不斷提前;第三個特徵是影響範圍廣,1961年以來高溫影響範圍明顯呈上升趨勢,本世紀以來我國每年約有四分之三的地區受到高溫影響,影響範圍持續處於高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緬北白家犯罪集團21人被提起公訴
【有線新聞】緬北白家犯罪集團,包括首要分子白所成在內等21人因涉嫌詐騙、故意殺人等罪被提起公訴。 廣東省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對緬北白家犯罪集團首要分子白所成、白應蒼等21人提起公訴,罪名包括涉嫌詐騙、故意殺人、綁架及販賣、製造毒品等。白家犯罪集團被指長年盤踞緬北果敢地區,依靠武裝力量實施主要針對中國境內公民的電信網絡詐騙案,涉及案件數目逾3萬宗,涉詐金額逾106億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內地中科院聯同多國科學家發表腦圖譜研究成果
【有線新聞】大腦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由中國科研人員牽頭聯同多國科學家發表腦圖譜研究成果,將有助推動腦疾病治療以及人工智能發展。 腦圖譜的意思是繪製出大腦的各項結構和功能,好像地圖一樣,有助理解大腦的運作原理。今次研究團隊發表的十項系列成果,跨越多個物種,包括爬行類、鳥類、靈長類、人類等,當中更首次繪製出獼猴的前額葉神經元連接圖譜,將有助分析了解牠們的高級認知功能,日後有望進一步研究出推遲阿兹海默症發病年齡的方法。中科院院士蒲慕明:「我們是希望在十年之內完全把獼猴的全腦聯接圖譜搞清楚,完全把獼猴的各個腦區,它所有種類的神經元全腦的聯接做出來,更進一步理解人腦的功能,包括解決疾病的問題,希望這個計劃完成之後,我們能夠把老年癡呆和阿兹海默症的發病年齡往後延,能把它往後再推5到10年,這是我們的目標。」 另一方面,研究成果亦將有助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包括腦機接口等技術。研究由內地科研機構牽頭,聯合了國內外30多個科研組織,逾300人組成的專家團隊,相關成果已在《細胞》等學術期刊發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內地茶飲店推出含蔬果成分產品 銷情理想 帶動相關產業鏈發展
【有線新聞】受健康飲食風氣帶動,內地茶飲店紛紛推出含蔬果成分的產品,銷情理想,同時帶動種植業以至製作裝備等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各地近年興起利用地區特色蔬果製作新式茶飲,例如在普洱茶中加入貴州特產,或者利用潮汕黃皮製作手打檸檬茶等,掀起茶飲市場另類「健康熱潮」。當中含有「沙棘」和「羽衣甘藍」等,被認為屬「超級食物」的茶飲特別受歡迎,外賣量的增長亦較多。「蔬果茶飲」熱度高漲,搜索、評論和訂單量增幅顯著,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銷情特別暢旺。 愈來愈多知名茶飲企業選擇與農場合作,直接取貨生產。在山東高密的羽衣甘藍種植基地,年產量已突破8千噸,有茶飲企業在採收前個多月已搶先預訂收成。高密市農場生產經理徐鵬:「最近客戶要的數量比較大,時間也比較急,每天要完成40噸的採收量,為滿足市場需求,種植業引入新技術,統一規範無土栽培,日光溫室等標準,以進一步提高品質和效益。」 受茶飲熱潮帶動,產業鏈急速發展,在河南溫縣的茶飲產業園,一季度整體銷量提升了三至五成。連帶亦帶動茶飲店用到的果糖機、淨水器、智能奶茶機等設備銷量,當地官員表示目前已引進20多間產業鏈企業,涵蓋裝備製造、原料供應、包裝印刷等各方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1日
網上流傳截圖 涉及預測廣東將發生大地震 當局指屬謠言 多人被罰
【有線新聞】近日內地網上流傳一張截圖,內容涉及預測廣東將發生大地震,當局指屬謠言,已對多人作出處罰。 網上流傳的截圖聲稱,「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經調查證實,是一名男子發布的聊天截圖,被指造成當地居民恐慌、擾亂公共秩序,公安機關已對他作出行政處罰。另有3人在未核實情況下轉發相關內容,造成謠言信息繼續擴散,亦被作出行政處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台灣基隆70歲女子遭蜜蜂攻擊 與朋友走散一度失蹤
【有線新聞】在台灣,基隆一名70歲女子在山上遭蜜蜂攻擊,與朋友走散,一度下落不明,她的家人其後聲稱女子已自行回家。 大批穿上保護衣物的救援人員到壯觀台北社區後山搜索,該名女子早上和朋友上山採摘竹筍期間,遭蜜蜂攻擊,兩人走散,她的家人其後報稱女子已自行下山回家,目前並無大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內地今年快遞破千億件 智能化設備提升效率
【有線新聞】今年内地的快遞業務量突破1,000億件,比去年提前35日達到,為了提升效率,多地物流中心推動智能化,安徽合肥有郵區在升級後效率提升50%以上。 內地今年快遞量突破1,000億件,據了解第1,000億件是一台從中山發往江蘇常州的「以舊換新」冷氣機,國家郵政局負責人說今年比去年提早35日誕生「千億件」,凸顯了電商滲透率持續上升。目前全國有逾400個物流園區、近3,000個分撥中心,營業網點超過41萬個,物流網絡已基本覆蓋全國,鄉村物流系統亦不斷擴展。 為應對不斷增長的寄遞需求,不少物流中心積極推動智能化,安徽合肥的郵區中心在升級後,效率提升50%以上,機械臂會運用3D技術,智能識別郵件的大小和擺放位置,自動完成分揀,每小時可處理2,200件。場内引入無人牽引車,負責運載裝滿郵件的籠車,最大突破是可以跟籠車自動脫鈎和上鈎,每日平均可搬運1.3萬件速遞,取代兩名駕駛員的工作量。合肥郵區中心進口車間負責人陳浩:「技術上的難點,是在自動的挂接和脫鈎方面,大概定位精度可能在3厘米左右。」 當局表示,快遞業務由倉儲到派送,整條產業鏈正加速智能化轉型,有助提升效率,同時減輕營運成本。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商務部:持續擴大內地對香港制度型開放 推進商務領域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有線新聞】在北京,商務部指香港回歸祖國28年來,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了重要橋樑作用。 商務部發言人何咏前:「28年來,商務部與香港特區政府在經貿領域建立並不斷完善合作機制,簽署《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及系列協議。內地對香港已全面實現貨物貿易自由化,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並在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開展了豐富務實的合作。」 商務部強調將充分發揮內地與香港經貿合作委員會作用,持續擴大內地對香港制度型開放,扎實推進商務領域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台,為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貢獻商務力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中國與馬來西亞互免簽證協定下周四生效
【有線新聞】中國和馬來西亞互免簽證協定下周四生效。 根據協定,中國和馬來西亞持普通護照人士和持有中國公務普通護照的人士,以旅遊、探親等為目的,可以免簽入境對方國家,但每次停留不能超過30日,且每180日內累計停留不能超過90日。如果旅客單次停留逾30日,或出於工作、學習、新聞報道等目的,則須在入境前申請相應簽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0日
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一連兩日在北京舉行
【有線新聞】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一連兩日在北京舉行。 開幕儀式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來自約14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600位中外嘉賓參與。中宣部部長李書磊在儀式上宣讀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賀信,指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迫切需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中國願同各國秉持平等、互鑑、對話、包容的文明觀,踐行《全球文明倡議》。 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則在主旨演講上提到,中方將成立全球文明研究院,加強對文明交流互鑑和發展道路模式的研究,又會積極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事業發展。「未來五年,中方願在古籍修復、博物館和文化中心建設等領域,面向全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開展50個合作項目,同時將通過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等渠道,支持開展文化領域發展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