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內地首個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項目啟用
【有線新聞】內地首個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項目啟用,透過把二氧化碳注入海底油藏,把二氧化碳永久封存,同時亦能提升原油採收率。當局未來將收集大亞灣區企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送去封存。 油田開發時往往伴有大量二氧化碳,在廣東珠江口盆地一個海上油田開採平台,利用「捕集、提純、加壓、注入」的方式,將二氧化碳注入地下1,200至1,600米的油藏,以降低原油黏度,從而增加原油採收率同時亦可把二氧化碳永久封存。預計這個項目可以在未來10年規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過100萬噸,減碳規模相當於種植1,200萬棵樹,並驅動原油增產量達20萬噸。 項目成功突破了海上碳封存利用技術,將老油氣井改造為二氧化碳專屬通道,並在管道外鋪設幾千米光纖,能夠實時掌握溫度變化、流量波動等信息。恩平區域鑽完井項目經理宋玲安:「我們在狹窄井筒內集成了自主研發的測控一體化系統,可實時監測各層位注氣量和氣密性,確保二氧化碳『聽從指揮』,既不逃逸也不串層。」 海洋遠離人口密集區,封存容量大,估計全國海域封存潛力接近2.6萬億噸。當局未來將會收集大亞灣區企業排放的二氧化碳,再輸送至珠江口盆地海域封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貴州大方縣接連發生山泥傾瀉多人被困
【有線新聞】貴州省早上發生山泥傾瀉,十多人被困,應急管理部啟動國家地質災害四級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指導救災。 事發地點位於大方縣果瓦鄉,據相關部門初部判斷,有6楝8戶10多人被困。現場山勢較高、坡度較大,增加救援難度。貴州省消防派出210人,連同多頭搜救犬和生命探測儀,趕赴現場救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智能體」驗證衛星「探驪號」成功發射並進入軌道 技術驗證任務將推動衛星智能控制
【有線新聞】內地自主研發的「智能體」驗證衛星「探驪號」成功發射並進入軌道,將展開星上智能處理等技術驗證,推動衛星智能控制和更有效率的數據處理。 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搭載6顆衛星的力箭一號遙七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其中由中科西光航天自主研製的西光壹號系列衛星「探驪號」,衛星帆板已經展開,遙測信號正常。 「探驪號」將承擔星上雙系統驗證任務,包括全自動任務規劃系統和高精度軌道外推技術,可望提升衛星智能化自適應處理能力,讓衛星變得更加「靈巧」,所以被稱為「智能體」技術驗證衛星。它具備智能化的星上處理能力,可自動過濾無效重複信息,確保衛星在「有限」傳輸時間內提供更多「有用」數據,效率比之前節省了約九成 。西安中科西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師劉斷塵:「我們這個星驗證了一個星上智能處理技術,它可以自動識別出來或者是可以關注的一些關鍵部位,從而切掉我們不關心的一些信息區域,數據量有大幅度壓縮。」 「探驪號」連同之前已發射的九顆衛星共同組網,將為山西省推動礦產勘查、監測和農林治理等。工作研發團隊今年還將發射兩顆探礦衛星,為礦產勘測物質識別提供數據支撐和信息處理能力。另外計劃2030年前完成158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內地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恢復 江蘇南京發現新物種
【有線新聞】今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內地多個地方透過立法,有系統地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成效。在江蘇,南京鏡山湖及周邊濕地發現了兩種新物種。 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周艷文:「串珠藻它屬於紅藻門,它的絕大部分目前都是海洋裏的。我們這次發現的屬於淡水紅藻,它的分布區非常狹窄,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非常少有的,說明我們這個水環境非常好。」 除了新物種,內地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亦有恢復當中藏羚羊的數目,恢復至7萬多隻。國家公園範圍內的野生大熊貓東北虎、東北豹等,數量亦有明顯上升。 今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萬物共生和美永續」,呼籲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創和美永續之路,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新進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機械化清漂船清理長江浮物 當局引入AI系統監測盼提升水質
【有線新聞】長江生態經過保育修復,水質已達到2類標準,除了採用機械化清漂船清理漂浮物,當局近年又引入AI系統監測,期望持續提升水質。 在重慶巫山縣,每天都可見有機械化清漂船在長江上清理漂浮物。過去受三峽大壩、船舶交通和過度捕魚等因素影響,長江一度有六成水源受不同程度的污染。不過有20年清漂經驗的工人說,現時長江的漂浮物數量已較以往大幅減少,水質亦明顯提升。巫山縣住建委水域清漂隊隊長葛亮:「近期就是洪峰過境,還有那個蓄水過後漂浮物比較多一點。現在的話,漂浮物比以前的要少得多了,因為隨著國家的重視,還有那個鄉村的振興,上面的漂浮物入江的就很少了。 巫山縣水域現時一共有7艘清漂船協助清漂工作,當局會根據前一日的漂浮物預測量和實際情況靈活使用船隻,每年可清理約2萬噸漂浮物。除了利用清漂船清理,每月亦會進行一次例行水質檢測工程,近年又引入AI監控系統,以高科技監測水質。 巫山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鵬:「實際上我們對我們重要的一些河流、河段一些水域都有我們的在線監測,也就是實時的水質監測。如果說水質出現異常,也是通過我們巴渝治水系統自動循環,那麼哪一個區線、哪一個河流出現問題,直接反饋到區線,區線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國家煙草專賣局原局長淩成興 一審判囚十六年
【有線新聞】國家煙草專賣局原局長淩成興受賄、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成,一審判囚十六年。 淩成興被指在2006年至2023年間,利用擔任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長、國家煙草專賣局黨組書記、局長等職務上的便利,為相關單位和個人在項目承攬企業經營等事項上提供幫助,非法收受財物逾四千萬元人民幣。 而自2015年以來,在促成、審議投資並收購股權過程中,他徇私舞弊、濫用職權,造成國有資產損失超過兩億元。法院指,鑑於凌成興到案後如實供述罪行,認罪悔罪、積極退贓,依法可從輕處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6年,處罰金人民幣400萬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將擇機實施第一次出艙活動
【有線新聞】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在軌生活接近一個月,近日將擇機實施第一次出艙活動。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指,「神二十」航天員進駐太空站以來先後完成了站內環境監測與設備檢查維護、艙外航天服巡檢測試等工作,開展了醫療救護演練等,在軌訓練項目承擔的各項太空科學實驗任務正穩步推進。目前太空站組合體運行穩定,航天員狀態良好,將於近日擇機實施第一次出艙活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海軍「吉祥方舟」號醫院船展開海上衛勤演練
【有線新聞】海軍「吉祥方舟」號醫院船在黃海展開海上衛勤演練,模擬接到求救訊號後到事發海域救援,今次演練的醫護人員包括內科、外科、急診重症等多科室專家。 「吉祥方舟」號醫院船船員戴振鋒:「『吉祥方舟』號醫院船設備先進、功能齊全全軍醫院可依托我船天然的平台優勢,開展專業的醫療服務。醫院船開到哪裏,就把優質的醫療服務送到哪裏。」 「吉祥方舟」號醫院船船員劉海燕:「我們醫院船一共配備了8間手術間,功能布局合理,儀器設備先進,能夠滿足各類外科急診手術的需求。」 「吉祥方舟」的救護小組模擬將傷者轉運至分類區,對傷勢進行快速評估、包紮和急救。醫護人員可以按情況啟動各類救治方案,快速完成手術準備。 「吉祥方舟」號是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第三艘萬噸級遠洋醫院船,是海軍最新的大型醫院船,在多方面都進行了提升,包括加裝了基因擴增實驗室,亦擴建了隔離病房,更加適合備戰打仗需求,戰時可為受傷人員提供海上早期治療和部分專科治療,平日亦可執行海上醫療救護以及人道主義救援任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彭博:中國對金屬企業負責人問詢 擴大走私調查
【有線新聞】據報中國有關部門為了加強打擊關鍵礦產走私活動,已向內地一些主要金屬生產和貿易商負責人展開問詢。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道,涉及的公司從事生產或買賣,可用於軍事和高科技用途的小眾金屬和戰略金屬,有關部門可以在需要時要求企業高層協助調查。目前無跡象顯示他們有不當行為,但反映了中國正擴大調查範圍。中國最近加強打擊稀土和關鍵金屬的走私活動。有分析認為是要作為中美關稅談判的籌碼。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廣州推出「明廚亮灶」計劃 直播後廚增消費者信心
【有線新聞】廣州近日推出「明廚亮灶」計劃,有份參與的食肆可以透過外賣平台直播後廚製作加工情況,以增強消費者信心。有參與的成員說,茶飲店的流量提升了三至五成。 現時愈來愈多人關注外賣的衛生,為提升監管力度,廣州在近日推出「明廚亮灶」功能,直播食店後廚加工製作情況,消費者可通過外賣平台以「雲監工」方式實時查看。 有首批參與實施的商家指,品牌曝光度和客流明顯提升三至五成。廣州養生茶品牌負責人黃先生:「因為很多時候,外賣給大家帶來的一個印象,就是怕點到不衛生的外賣,通過明廚亮灶項目,就能讓顧客很直觀地感受,到底這份餐食怎麼樣到我手上,是從一個甚麼樣的店到我手上的。」 凡成為「明廚亮灶」的餐廳,需要在後廚指定位置安裝鏡頭,監控畫面清晰度與在線直播時長,均須符合要求。目前外賣平台對中小微商戶,包括設備購置、安裝等費用有提供全額補貼,相當於可以「零成本」接入,不少商戶為提升品牌形象都有參與。 業界指從長遠來看,有助規範食品安全和保障消費者權益。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對於品牌方來說,降低了監管的難度,提升了食品安全的保障度,就是你要開店可以,但必須符合明廚亮灶的硬性條件,把進入的門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第四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下月12日在湖南長沙舉辦
【有線新聞】第四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下月12日在湖南長沙舉辦,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 湖南省副省長王俊壽:「截至目前已經有包括44個非洲國家、6個國際組織、23個國內省區市和2,800多家中非企業、商貿會協會、金融機構等超1.2萬人報名參會,圍繞如何將展會流量轉化成經貿增量釋放出綜合效應。 今屆博覽會主題是「中非共行動,逐夢現代化」,主展館設於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設置了智慧礦山技術與設備清潔能源等展區。並首次規劃了中非合作知名品牌展、非洲好物展等特色展示內容。博覽會同時圍繞落實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十大夥伴行動,組織20多場各類經貿活動,安哥拉、盧旺達等國駐華使館亦將舉辦專場經貿交流活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1日
重慶提倡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轉型 年輕企業創新、舊企業轉型
【有線新聞】重慶近年提倡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轉型,有年輕科企把握機遇積極發展自主技術,亦有老牌汽車公司順應趨勢向智能低碳出行企業轉型。 這間位於重慶的科技公司是兩江新區與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院地孵化」的第一間硬科技人工智能企業,成立短短4年自主研發的「光+AI」技術已覆蓋150多項專利體系。目前公司主要為製造業提供智能視覺核心部件及工業機器人等,負責人鄭道勤認為他們的技術應用場景廣泛,在國際市場上會有優勢。中科搖櫓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鄭道勤:「我們的優勢在高精密的光電成像,比如像3D的單目結構光、3D的雙目結構光和3D的線激光以及4D的光場成像,以及可視化的激光雷達成像,這是我們一些變革性的技術。在製造業、在民生安全、在生命健康實現了一些應用。」 重慶近年積極提倡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轉型,促進產業集聚和融合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除了年輕企業要創新,舊企業亦要適時轉型。 紮根重慶40年的長安汽車是中國汽車四大集團之一,在全球擁有14個製造基地和34間工廠,為了配合當地發展,公司近年積極推進新能源、智能化和全球化三大戰略,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企業轉型,至今已是重慶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