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阿里山遊客闖路軌被撞 當局調查旅行社有無違規
【有線新聞】台灣阿里山有遊客擅自闖入路軌拍照,被火車撞致左腳骨折。當局正調查涉事旅行社有無違規,最高可罰款5萬元新台幣。 網上片段見到,55歲的女遊客上周六在阿里山拍照期間被後面的小火車撞倒,她左腳骨折送院治理。阿里山林業管理處指,該女子違規闖入路軌,將按照鐵路法重罰。 至於負責帶團的夢想國際旅行社,當局說它們有前科,這次亦放任團員拍照,置他們的安危不顧,給予強烈譴責。案件已交給交通部觀光署調查,如判定旅行社無注意旅客安全,將罰款最高5萬元新台幣。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雙城輪壇」明日台北舉行 料簽署多份合作備忘錄
【有線新聞】上海副市長華源率團抵達台北,準備出席明日舉行的「雙城論壇」,預計雙方將簽署推動醫療合作等備忘錄。 上海副市長華源下午抵達台北松山機場,展開兩日訪問行程,台北副市長林奕華到場迎接。他們無回應在場記者提問就離開,隨即到訪廣慈博愛園區,晚上出席台北市長蔣萬安,為上海訪問團舉辦的歡迎晚宴。 上海台北城市論壇又稱「雙城論壇」,自2010年起由兩大城市輪流舉行,今年輪到台北主辦,雙方周二將出席主題是「智慧治理、永續未來」的論壇,預計簽署推動智慧醫療、小熊貓物種保育合作等備忘錄,到傍晚離開台灣。 國台辦早前說希望論壇能夠順利圓滿,不過原本會隨團的上海台辦主任金梅以及9名大陸傳媒,最終未獲批到台灣。台灣陸委會發聲明指針對國台辦推出「懲獨」條例,當局將嚴格審查大陸涉台系統重要官員,政府近期亦無批准任何大陸傳媒團到台灣,強調雙方已同意全程保持低調,不接受專訪。 在論壇舉辦前,有台灣傳媒民調顯示超過七成台北市民,支持繼續舉辦「雙城論壇」,六成以上受訪者相信舉辦論壇有助緩和兩岸緊張局勢。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走過2024|新質生產力成年度關鍵詞 發展低空經濟 大增免簽入境國家
【有線新聞】二十屆三中全會今年7月召開,提出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300多項改革任務設定一個完成時間表,在202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80周年達陣。 全會確定由明年1月1日起,推動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 在經濟上,當局以補貼形式,加快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由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經濟術語「新質生產力」變成2024年最火爆的關鍵詞,當中的代表性產業「低空經濟」在各地得到大力支持發展。 被視為中國近年最大規模的主場外交,中非合作論壇峰會9月在北京登場,50多位非洲國家元首出席。中國承諾將提升跟所有非洲建交國家的關係至「戰略關係」級別,透過零關稅和技能培訓等「小而美」項目,協助非洲邁向現代化。國家主席習近平:「現代化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國都不能掉隊,讓我們凝聚起28億多中非人民的磅礡力量,在現代化征程上攜手同行。」 在推動中南半島各國協商、實現中東和平等問題上,中方一樣不遺餘力。在昆明召開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領導人會議等峰會,促成14個巴勒斯坦政治派別簽署結束分裂達成和解的《北京宣言》。 為進一步打通外國人來華經商、旅遊,國家在今年先後推出一系列措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安徽有機構提供非法代孕服務5人被扣押
【有線新聞】安徽有醫療機構被揭發提供非法代孕和生育「一條龍」服務,目前有5人被扣押,當局以公職人員違紀違法線索展開調查。 涉事機構佑銘醫療科技,據報在合肥、亳州以醫療咨詢、生殖健康等名義展開地下取卵、胚胎培育及販賣出生證明等勾當。代孕一個小孩索價70萬元人民幣,客戶亦可按學歷、顏值等提出要求。事件曝光後。合肥和亳州市成立公安、衛健、紀檢監察等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嚴肅查處。內地禁止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但非法代孕仍然屢禁不止。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6日
家國天下|「內卷」蔓延內地高校 清華碩士生:更需認清興趣、規劃
【有線新聞】近年內地的大學本科生即使於重點院校畢業,不論選擇繼續升學或就業,仍然要面對激烈的競爭。有清華大學的碩士生認為「內卷」現象在高校蔓延,學生要清晰掌握自己的興趣和規劃。 內地很多年輕人都想到北京求學,考上首都知名學府,袁澤豪在武漢一間重點院校畢業,今年參加研究生招生考試成功突圍,考上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他說學系競爭激烈,300多人報考,最終只取錄17人。 北京大學碩士生袁澤豪:「我選擇了『卷』學習,『卷』報考研究生,如果我不『卷』的話,我可能去就業,我並不知道我會獲得一個怎樣的就業崗位。或者說還有就是對學術還有一些熱情吧,所以說是更想作為一個研究生,或者乃至以後可能去讀博士。」 根據上年度北京教育事業發展統計的數字,2023年北京的碩士、博士畢業生人數首次超越本科生,不過有從事留學輔導多年的培訓師指,不少學生即使拿取高學歷仍然感到前路茫茫。留學機構培訓團隊負責人劉碩:「因為確實是從小大部分的同學都知道要考一個好的分數,而不知道說自己的興趣到底在哪裏,你問他『你喜歡甚麼』,其實他是支支吾吾回答不出來的。」 目前內地不少院校都有為學生提供職業發展指導服務,亦有大學早在10年前開始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5日
家國天下|內地大學「內卷」現象傳入香港 博士生:面對激烈競爭
【有線新聞】近年本地大學的開放日吸引不少來自內地的學生,入學講座連場爆滿,就連初中生和家長也來參觀,希望提前準備到香港升學,有在港大讀博士的內地生認為內地大學「內卷」的現象,可能會傳來香港。 10月下旬港大開放日,內地高考生入學講座今年在更大的演講廳舉行,依然幾乎坐滿學生和家長,不少人也認為香港的學歷在內地就業市場較具競爭力。高中生艾同學:「應該會淘汰掉一部分同齡人吧,學歷擺在這裏,應該更自信一點。」應屆高考生胡同學:「這麽優秀、這麽厲害的大學,畢業以後的就業狀況肯定是很好。」 香港大學博士生陳家鏖:「香港跟內地本來就是文化同源,然後經濟上也聯繫比較緊密,內地很容易把『卷』的氛圍帶到香港,我覺得這是很難避免的。」現時在港大攻讀博士的陳家鏖,本科在北京大學主修機械人工程學,他說兩地的學習氣氛不一樣,近年內地畢業生在求職和升學也面對激烈的「內卷」競爭,不少北大的同學大學一年級就埋頭苦讀,爭取學系保送直接升讀研究院。陳家鏖:「就是成績至上,我考90分,然後就是比你高就行,就是成績在前百分之70至80,有保送升讀研究院的資格,因為找工作的話本科畢業之後找工作不太好找,學歷愈高,開出的工資會愈高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讓公眾預約參觀
【有線新聞】北京昌平區明十三陵首次向公眾開放思陵和永陵,可預約參觀,目前共有6座陵寢對外開放。 明思陵是十三陵中規模最小的帝陵,佔地6,500平方米,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崇禎帝和皇后皇貴妃的合葬陵寢。至於明永陵則規模宏大,是十三陵中第二大陵寢,佔地25萬平方米,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和皇后的合葬陵寢,現時每日預約參觀人數上限為20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回應是否對台軍演 國防部:兵無常勢 強調「打獨促統」不會手軟
【有線新聞】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回答記者提問,對於外界關注解放軍今年內會否再舉行軍演,國防部說會根據自身需要決定,強調在「打獨促統」方面不會手軟。 解放軍早前被指在浙江、福建以東設立了7處空域保留區,並派出多架軍機艦艇在台海周邊活動。台防務部門稱會嚴密監察解放軍動態並保持高度警惕,令外界關注解放軍是否會舉行軍演,國防部指會根據自身需要與鬥爭形勢決定。 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是否舉行演習、何時舉行演習,由我們根據自身需要和鬥爭形勢自主決定。無論是否舉行演習,解放軍在打獨促統方面不會缺席、不會手軟,任何倚外謀獨、以武謀獨行徑都必遭嚴懲、注定失敗。」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早前指控中方對菲律賓漁船展開攻擊性行動,多艘往黃岩島的公務船亦被阻撓。國防部批評菲律賓在美國慫恿支持下,連續在南海地區多處挑釁滋事,重申如果菲方挑釁加一分,當局反制措施便會強一步。 對於有傳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完成第五次海試,國防部說下一步會根據航母建造進展,逐步展開後續試驗項目。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檢察機關對樓文龍作出逮捕決定
【有線新聞】檢察機關對樓文龍作出逮捕決定。 中國農業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樓文龍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福建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樓文龍作出逮捕決定,案件目前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珠海發生2.1級地震 有民眾表示有震感
【有線新聞】珠海下午發生2.1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有民眾表示有震感。 廣東省地震局指,下午1時25分廣東珠海市金灣區錄得2.1級地震,在內地社交平台不少民眾表示有震感,維時大約幾秒。當局表示震級未達到啟動應急響應標準,而粵港澳大灣區近期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籲市民毋須擔心。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杜兆才受賄案一審被判有期徒刑14年
【有線新聞】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杜兆才受賄案一審宣判,杜兆才被判有期徒刑14年。 案件在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杜兆才被判有期徒刑14年,罰款人民幣400萬元。杜兆才曾任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中國足球協會黨委書記、副主席等職務,被指利用職務便利,直接或通過親屬等人非法收受財物逾4千萬元,去年被中紀委開除黨職及公職。
- 有線新聞
- 2024年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紀念館集會廣場下半旗
【有線新聞】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下半旗儀式。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上午8時舉行升旗,下半旗儀式。而在上午10時舉行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有八千名社會各界代表參加,在中山碼頭遇難同胞叢葬地亦有悼念活動,不少市民自發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