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0日
一線搜查|的士牌跌到負資產? 高息重創兼保費猛漲 司機控訴:棺材本都無
的士行業近年持續不景,連帶的士牌價亦都大插六成,有司機就向《一線搜查》表示受高息環境、保費持續增加、網約車爭客等多重打擊下,同行負資產個案越來越多,不少人都對前景失望,甚至黯然離場。 政府為改善交通及空氣污染情況,自1998年起停發新的士牌,從此只能夠在市場買賣牌照,目前全港的士牌照共有18,163個。據了解,2015年市區的士牌價創下723萬的歷士高位,但截至今年4月中,市區的士牌價跌至約252萬,相忽高位累跌超過九成,同期新界的士牌價亦跌穿200萬元大關,不用180萬元就有交易。業界人士表示,的士牌價持續下跌有多個原因,當中包括高息環境、人手短缺及規管網約車的政策仍然未落實。 據駕駛的士已有廿多年的林先生指出,他高峰曾擁有5個的士牌,但現時已淪為負資產一族,「最高峰時,每更車也有二三千元。我每更車可以做到50至55支旗,現在最多做到23至25支旗,跌幅很厲害。」林先生在牌價約600萬至700萬時賣了幾個,但餘下的錢近年都在其他方面花費了,變成了負資產階級。 他認為「衣食住行」始終有需求,行業前景應該是好的,「現在最主要是被非法車侵蝕了我們營業額等各方面,變成很多人看淡我們行業的前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0日
兩中國男生封山期擅闖 求救稱失溫困富士山 救援隊出動發現「已自行下山」
【有線新聞】富士山登山路線每年僅在7月至9月初開放,封山期間已有多宗海外旅山擅闖求救事件,近日再有2名來自中國的男大學生在富士山受困,網上發文求救,引起日本網民猛烈批評。 報稱失溫無法動彈 後自行下山未受傷 據報事發在本月17日,靜岡縣警方當天上午接獲熱心民眾報案,稱在網上看到求救消息,兩名自稱大學生的22歲及23歲男子似乎在富士山上遭遇山難。警方調查得知二人從富士宮路線攀爬,抵達富士山口「元祖七合目」附近,據報其中1人出現失溫症狀而無法動彈。 由於當日富士山天氣不穩,有暴風雨、暖濕氣流湧入,由靜岡縣警派出山岳遇難救援隊在下午2時出發,在下午4點半左右於在「富士宮口5合目」附近發現二人。他們已經自行下山,身上並未有受傷,因此決定不前往就醫。根據警方調查,二人是持觀光簽證,事後向搜救人員辯稱「以為一整年都能爬富士山」。 日人促終身禁入境 兩市長:自付救援費 據報今年4月就有旅日中國籍男大生,接連兩次擅闖富士山,因身體不適求助搜救人員。針對接連有外國遊客不守規定,大批日本網民要求違者終身禁入日本,以免浪費納稅人金錢。富士宮市和山梨縣富士吉田市的市長早前亦有表態,指出應讓封山期間無視規定的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0日
一線搜查|大埔鷺鳥林繁殖季遍地雀屎傳惡臭 行人、駕駛者頻「中招」 區議員倡三招解決
大埔鷺鳥林作為全港第二大鷺鳥棲息地,每年3月至9月的繁殖季都會吸引大量夜鷺、小白鷺及大白鷺聚集,與毗鄰交通繁忙的廣福道形成獨特鬧市景觀。然而,鷺鳥聚集帶來的滿地鳥糞問題,不僅令路過的居民苦不堪言,亦對駕駛者構成安全隱患。 鳥糞滿地 引衛生隱憂 「特別係傍晚時候,佢哋(鷺鳥)好似返屋企咁樣,嗰個情況會更加勁,你望埋棵樹全部都係白點,就係啲雀仔。」居民葉先生向《一線搜查》表示,鷺鳥聚集,鳥糞四處散落,嚴重影響衛生。他坦言,「雀屎始終唔乾淨」,若不慎「中招」而身上未有攜帶濕紙巾,更要特意回家清洗,再出門上班,對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問題由來已久,居民投訴不斷。「你睇下呢段路,全部地下都係白色就係雀屎,事實上喺呢度嘅白鷺對我哋造成嘅滋擾就係雀屎。」大埔區議員黃碧嬌表示,早於2000年已接獲有關鳥糞滋擾的投訴,當時問題尚未如現時般嚴重。如今,廣福道、運頭角里及附近馬路、斜坡,甚至護老院均受鳥糞影響,地上白點處處,令人頭痛。 早在2020年就有區議員提議在廣福道近運頭角里加建行人路上蓋,以減少行人「中招」機會,但因路面空間不足及工程耗資過千萬,計劃最終被政府部門擱置。而相關部門早前亦聯同大埔區議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0日
大鼠爬入搖籃咬傷龍鳳胎 新手父母「只懂報警」 警員到場感崩潰:還在咬!
【有線新聞】家長切勿獨留子女在家,尤其是還未足歲、未能自理的年幼嬰兒。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就有一對年輕父母,放任家中鼠患肆虐,卻獨留6個月大龍鳳三胞胎在家中,慘遭大田鼠啃咬到全身是血,如今面臨2項罪名指控。 認鼠患持續幾個月 孩子轉交監護禁接觸 綜合媒體報導,這對名為Akayla、Justin Bearden的父母本月9日打電話報警,稱家中6個月大女嬰渾身是血。警員到達現場後卻直擊駭人畫面,發現一隻大田鼠正在啃咬孩子,女嬰和搖籃都沾滿鮮血,女嬰手臂、後腦勺、耳朵和臉上都有咬痕。女嬰隨即被送往當地醫院救治。三胞胎中的一名男嬰腳上也有多處咬痕。 警員表示這對父母承認過去幾個月來,家中持續存在鼠患的問題,但他們仍然獨留子女在家,因此被指控兩項對兒童實施非法行為的罪名,三名孩子均轉交社會保障部 (DSS)監護。並禁止他們與孩子接觸,案件將於7月31日再次接受審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0日
新北暴衝車禍奪三命 同窗悲痛受訪「我們班兩個」 校方:品學兼優受喜愛
【有線新聞】台灣新北市私家車暴衝奪命車禍,肇事78歲男司機昏迷送院,釀禍原因未明,但有閉路電視拍下私家車在出事前一路口,就曾意外撞壆,再倒車誤撞後方車輛,居然未下車處理就直接加速駛離,令人猜疑他當時的精神狀況。警方證實他5年前曾駕車剷上行人路,撞倒一對母子,所幸未造成嚴重傷亡,但亦令外界關注高齡駕駛。 三同窗放學過馬路捱撞 兩死一命危 事故至少造成3人死亡、12人輕重傷,其中9人都是三峽國中學生。畫面拍下過馬路的三名學生都是同班同學,當中2人死亡,另1人命危被救回。台媒引述校方指出,罹難的12歲吳同學成績優異,並擔任班級幹部,同為12歲劉姓死者也是品學兼優,二人皆深受師長與同學喜愛。兩人突然離世,令師生們都非常難過。 有傳媒現場採訪到傷者友人,當問及傷者中有沒有同學,對方悲痛地回答:「很像是我們班,我們班很像死兩個吧。(記者:老師和同學有沒有說什麼?)應該會難過吧。(記者:你自己呢?)我自己滿難過的」。該班12歲張姓女學生到院前無呼吸心跳,經過搶救後仍然昏迷,但是有腦水腫、胰臟破裂、血壓不穩等狀況,仍是危急狀態。 被救時曾說不記得 內出血昏迷需手術 台灣傳媒引述亞東醫院創傷科主任林恆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一線搜查|葵芳公廁三個月冇鹹水 揭權責糾紛未解 街坊怨聲載道:嘥納稅人錢
《一線搜查》兩年前曾探討葵青區不時爆水管的問題,據了解,區內老化的水管已經陸續更換。不過,近日有街坊再向《一線搜查》投訴,指葵芳港鐵站旁的公廁已經連續三個月無鹹水供應,導致衛生環境惡化、地面濕滑,市民使用不便,甚至有長者險些摔倒。 「你係一個政府,冇理由連維修一樣咁簡單都做唔到,可以拖足幾個月嘅。」投訴人李小姐向《一線搜查》表示,位於葵芳巴士總站和新葵芳花園B座附近的公廁,自三個月前停止鹹水供應,問題至今未解決。 公廁無水衛生堪憂 居民怒斥:嘥納稅人錢! 根據食環署圖片,公廁位於葵芳港鐵站附近,對面有食肆及商店。除附近居民外,的士、小巴、巴士司機及商戶亦頻繁使用,使用率非常高。但無鹹水供應導致衛生問題嚴重,地面長期積水,濕滑不堪。李小姐:「非常唔方便,製造衛生問題,而且容易跣到人,真係濕得好犀利,成地水。」 現場觀察顯示,公廁內貼有「沖廁鹹水供應故障」的告示,清潔工人放置一個裝滿水的大桶,供市民自行用膠勺沖廁。然而,水喉長開導致水桶滿溢,地面更顯濕滑。街坊甘先生:「廁所壞晒嘅,要自己沖嘅,你話政府做咩呢!嘥晒納稅人啲錢!(係咪覺得好麻煩呀?)麻煩呀,第日可能要帶埋廁紙添呀。」鍾小姐抱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日本駕照|「外免切替」門檻低 揭筆試小學程度、酒店住址可報考 在日華人:很簡單
【有線新聞】自駕旅遊日漸盛行,但變相涉及外國司機的車禍數量也會增加,其中為中港台旅客自駕熱選的日本正掀起社會關注,有傳媒揭示「外免切替」(意即外國駕駛執照轉換)駕照換領制度門檻太低,酒店住址也可報考,筆試難度更連小學生也可能答對,甚至掀起「換牌旅行團」亂象,呼籲當局趕急封堵漏洞。 中國換照者顯著增加 涉及車禍每年破千 據日本警察廳統計,2023年通過「外免切替」方式取得日本駕照的外國人高達5.6萬人,是十年前的兩倍多,而來自中國的換照者數量佔據顯著比例。不過,隨之而來的則是交通事故同樣增加,2023年涉及中國籍司機就有1,571宗,去年在富士山河口湖就中國男女遊客被撞,1死1命危,衝紅燈肇事司機也是來自中國。 日本傳媒指出,國際駕照是根據《日內瓦公約》在日本有效,但中國等非該條約成員國,中國遊客是不能在日本直接駕駛。由於外國勞工持續增加,日本政府就允許「外免切替」,申請人要擁有母國駕照,視同「具備基本駕駛能力」,申請過程仍需經過必要的筆試與路考,強調並無放寬標準。 是非題10中7即過關 臨時居留證明可報考 不過,該制度要求的筆試只布10道是非題,而且只需答對7題即可過關,考題更提供20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經痛請假要脫褲檢查 京校被轟越界「學生當犯人」 網民:一刀切總有原因?
【有線新聞】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據報要求女生因生理期請病假時,要脫褲子以證明其身體狀況。女生將偷拍短片放在微博後衝上熱搜,大批網民怒批學校不尊重學生、侵犯學生隱私,但亦有支持網民表示「理解」。校方則辯指徵得學生同意後才會進一步診療,且不使用器械及手診,正考慮其他處理方式。 職員稱是校規 女生:拿證明給我 據「讀特新聞」報道,影片在5月15日發布,一名女生因生理期不舒服時前往學校醫務室請病假,卻被醫務人員要求當場脫褲子,證明她真的處於生理期才願開假條。片中女生向職員詢問:「是不是每一個生理期的女生都要脫褲子給你們看才能開假條?」該工作人員回答說:「基本上是這樣,這是學校規定的」;女生提出「拿證明給我看」的要求,該工作人員則沉默應對,未提供相關證明。 影片隨即衝上微博熱搜,網民批評做法「太不尊重學生了」,是「侵犯學生隱私」,「這和腹瀉要求在現場拉出來有什麼區別?」、「太震撼了,這大學是人類在管理嗎?」、「脫下來血流成河誰負責?」認為「是把學生當犯人」。 校方指影片失真 網民:互信已失 校方通報強調符合相關流程,有主動詢問學生身體狀況,徵得學生同意後進一步診療,並指網傳影片經處理後存在失真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9日
愛心專座之爭掀熱議 上海地鐵反成眾矢之的? 網民:乾脆規定死了,別再煩
【有線新聞】公共交通屢爆讓座衝突,上海地鐵日前再出現讓座之爭,有扶傘老翁向戴耳機玩手機的年輕人示意希望讓座,見對方沒反應便出手喊叫「我83歲了,年輕人,讓一下,謝謝!」,豈料年輕人不滿被拉,反駁:「本來是想給老年人讓的,但這種態度,我怎麽讓」。事件引發廣泛議論,深入探討「專座」定義。 青年叫乘客們拍片 老翁:我是給他上課 有上海網民本月15日在網上發影片,提問「愛心專座是強制性的嗎?」。這段58秒影片顯示,在一節車廂內,一名穿T恤短褲的年輕男子戴耳機看手機,坐在車廂靠門處綠色標識「愛心專座」上。身旁老翁示意,但見對方毫無反應便開始有些激動,「哎,怎麽回事啊?」,其後忍不住出手拉扯,「我83歲了,年輕人,給我讓一下。」 有更完整片段則可見,老翁起初曾靠近試圖與年輕人對話,拍膊不斷地說:「謝謝謝謝謝謝」,而年輕人一眼都沒有望向對方,令老翁更為不滿,開始連續大聲地說:「年輕人,讓一下,謝謝!你家有老人嗎?」。年輕人聽到後更堅決表示不想讓,還讓其他乘客幫忙拍片:「我不想讓,我報警了,你幫我錄一下。我本來是想給老年人讓的,但這種態度,我怎麽讓,他的嗓門比我都大。」老翁生氣地表示:「我不是跟他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7日
25歲宅男長期低頭玩手遊 患罕見怪病「垂頭」彎曲90度 後頸「長角」痛足半年
【有線新聞】長期玩手機可致頸部畸形「彎曲90度」?日本一名25歲男子就因長時間低頭打手機遊戲,罹患上罕見「垂頭症」,頸部嚴重向前詭異彎曲90度,更出現三角形狀突起硬塊,疼痛長達半年,甚至出現無力抬頭、吞嚥困難等症狀,甚至影響體重和健康。 自閉拒接觸社會 終日低頭玩手遊 男事主據報自小就非常活潑,但在初中時受到嚴重欺凌而患上自閉症,變得不願接觸社會,更選擇輟學,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幾年來他長時間玩手機遊戲,一直以脖子彎曲、低頭的狀態玩遊,隨着不良姿勢的累積,男子的頸部嚴重疼痛,並發現自己無法抬起頭。由於吞嚥困難、每日僅能進食一餐,體重亦逐漸下降,同時出現上肢麻木、左手無力等問題,男子依然堅持獨自忍痛半年,才願意求醫。 頸椎變形彎曲90度 後頸長突物 醫生發現男子患有晚期頸椎後凸,頸椎已完全變形、呈90度彎曲,下巴幾乎貼近胸口,頸部更因疤痕組織增生而長出突起物,脊椎站立側位亦明顯後傾。醫生認為男子是由於玩手機時習慣性屈曲頸椎,長期累積的不良姿勢,以及潛在發展性疾病,繼而引發「垂頭症」(頭部下垂症候群,俗稱垂頭症)。 頸圈矯正無果 轉嘗手術治療 醫生最初嘗試使用頸圈來矯正脖子,但由於男子指感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6日
一線搜查|提早上樓變住孤島 富蝶邨二期商場僅得四店 經濟唔好租戶「拖字訣」?
【有線新聞】被譽為大埔最大型公屋邨的富蝶邨,自第一期2021年入伙後,就因為交通配套未完善,而至去年初第二期也正式入伙後,《一線搜查》再次收到居民的投訴,說樓下欠缺商店購物,要山長水遠外出第二條邨購買,猶如住進孤島。 日常用品全靠士多 18分鐘才到鄰邨街市 鄰近富亨邨及大埔醫院的富蝶邨共分三期興建,第二期就在去年4月開始陸續入伙,但不少第二期居民都發現搬進來這麼久,屋邨商場還是很冷清,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一線搜查》發現邨內只有零星單位正在裝修,而餐廳及銀行舖位都是圍上木板,不知道何時開業,營業中的只得4間店舖,分別是診所、教育中心、士多及理髮店。 由於富蝶邨現時未有街市,街坊要到附近的富亨街市,但手機顯示步程需要大約18分鐘,對長者來說相當不方便。 商場年初始交房署 商戶觀望態度推搪簽約 區議員說表示商戶進駐緩慢,與市道有一定關係。胡綽謙:「因為富蝶邨二期是屬於提早上樓的一個地方,因此配套還未完成興建,直至今年1月,承建商才把商場交給房屋署管理。差不多過新年時,有很多商舖因為現在經濟環境不太好所以持觀望態度,用了很多理由推搪暫時不簽約,例如是尚未執修好。」 胡綽謙指近月多了租戶簽約,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16日
2026公眾假期|請假攻略 炮製11天跨年長假 清明「撞正」復活節最啱拎大假?
【有線新聞】日本大地震傳言鬧得熱哄哄,不少市民都有意今年暫緩赴日旅遊,目標改為今年年尾至明年,而政府今日就公布2026年公眾假期,明年農曆新年假期就在周中的二、三、四,繼續可以「請2放9」,而清明、復活節更是「完美重疊」,出現罕有「五連紅日」,最適合放大假。 明年自元旦日就有個「好開始」,由於1月1日是星期四,只要1月2日星期五申請放假,就可以新一年即「四連休」開局;加上今年聖誕節(星期五、六),再多請三天,即合共請4天(12月29至31日、1月2日)炮製11天跨年長假(12月25至1月4)。 至於農曆新年假,初一至初三(2月17至19日)就在周二、三、四,亦即再取周一、周五(2月16、20日)兩日假,即可達成「請2放9」(2月14至22日)。 明年清明、復活節剛巧「撞正」同一周末,先是耶穌受難節(4月3日)星期五、耶穌受難節翌日(4月4日)星期六,加上清明節(4月5日)剛巧是星期日,因此紅日改放清明節翌日(4月6日)星期一,同時「撞正」復活節星期一紅日,再多一日復活節星期一翌日(4月7日)星期二,很適合前後多拿年假,去場較遠途旅行。 中秋節翌日(9月26日)為星期六,之後的周一至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