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一線搜查|疑遭棄養「徘徊」愛民邨 狗狗獲救尾巴壞死 毛守救援:牠還在等主人
愛民邨信民樓一個月前突然出現一隻骨瘦如柴的狗隻,在樓層走廊不斷徘徊,由於牠前腳有包紮,不像是流流野狗,因而引起網民及街坊高度關注,懷疑遭人虐待再棄養。狗狗雖然獲愛護動物團體救助,但證實尾巴完全壞死而要截除,身體雖然好轉,但仍無法找到主人,終日活在哀傷之中。 據了據,上月17日有網民在社交平台上發文,指愛民邨信民樓有隻「皮包骨」狗狗在樓層徘徊,前腳亦有包紮,懷疑狗狗走失,希望透過網絡尋得主人。目擊街坊阿軒向《一線搜查》表示,他當日六時半回到信民樓,在六樓看到狗狗徘徊,半小時後見到牠在五樓徘徊,「當時就很瘦了,樣子也不太精神」 幸好貼文發出後傳遍社交平台,「毛孩守護」創辦人Kent趕到現場救助,「街坊以為是邨民自己養的,但後來發現不是,不知道為甚麼會出現在上址,坐在那裡,不見牠走來走去,不是一隻正常狗狗的行為」,當時有熱心街坊即時提供食水及狗糧,但狗狗吃完之後,馬上就吐了出來,然後又喝了很多水。 Kent隨後將狗狗帶到診所檢查,發現包紮起的前腳有個小傷口,而尾巴就有壞死跡象,「中間是差不多見骨的,斷開了,尾巴要切除」。雖然狗狗其餘身體狀況不算差,但照X光卻發現胃中有條鐵線,可能是流浪期間誤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3日
天文台:熱帶氣旋或未來一兩日形成 闖港800公里範圍 評估明日稍後至周六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有線新聞】天文台在今日中午12時發出特別天氣提示,指現時位於呂宋以北的低壓區會在未來一兩日逐漸發展為熱帶氣旋,並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按照現時預測,該低壓區會在南海東北部一帶徘徊及有所增強,天文台會視乎該低壓區的發展情況及對本港的影響,評估是否需要在明日稍後(7月4日)至星期六(7月5日)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天文台表示,該低壓區隨後的路徑存在變數,預料較大機會轉往偏北方向,大致移向台灣至廣東東部沿岸一帶,預料未來兩三日本港會有湧浪,呼籲市民遠離岸邊及停止水上活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2日
六樓「飛線充電動車」淋雨短路 火燒鄰居釀一死兩傷 15歲女命危恐成植物人
【有線新聞】內地電動單車(電瓶車)盛行,雖然不少用戶為免在家充電起火而放在樓下,卻貪方便拉拖板「飛線充電」,隨時可能因為下雨淋濕導致短路起火。四川成都日前就有電瓶車主「飛線充電」,連累鄰居一家四口遇險,造成一死兩傷,其中15歲中三女生仍然命危。 一家四口逃生遇險 母親搶救無效不治 據上游新聞報道,本月25日凌晨金牛區有電瓶車「飛線充電」短路引起火災,據傷者家屬余先生表示,當時一樓電瓶車起火,他們一家四口在逃生時,妻子和15歲女兒被燒成重傷、兒子輕傷,妻子其後搶救無效已去世,女兒小蘭還在加護病房救治,身體表面有50%至59%燒傷(特重燒傷),病情危重。 涉事社區起火樓梯口仍停留被燒毀的電瓶車,牆壁和台階被燻黑,電錶和電線也被燒毀,六樓也有濃煙燻黑的跡象。居民劉女士表示:「是六樓的租戶把電線牽下來充電,有兩輛電瓶車,結果發生火災,四樓住戶跑下來逃生,結果一家人都被燒著了。」居民王女士則指當晚在下雨,她兒子跑出去救火也劃破了腳。 女兒恐腦缺氧 或多重器官嚴重感染 據病情證明書顯示,小蘭多處三度燒傷(雙手、雙足)、多處二度燒傷(面頸、雙上肢、下肢)、中度吸入性損傷、低鉀血症、應激性潰瘍伴出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2日
接生「太用力」扯斷男嬰頭 父母求助名醫遭二度傷害 「向全世界公開驗屍」
【有線新聞】美國兩年前發生一宗駭人分娩事故,由於胎兒卡在骨盆無法順利分娩,醫護過程中「過分用力」扯斷胎兒頭部,父母事後卻未獲告知真相,經殯儀館職員通知才得悉兒子死狀。二人其後向一名病理學家求助,卻換來血腥又恐怖的「二度傷害」,對方居然將驗屍全程放上IG公開。 毛氈緊緊包裹嬰屍 「支撐頭部」連在身上 這對年輕父母的噩夢始於2023年7月9日,他們的首胎兒子於喬治亞州的南部地區醫療中心分娩。根據訴訟文件顯示,當時嬰兒在分娩過程中肩膀被卡住,接生醫生未有及時轉為剖腹產,而是施加「過大力量」試圖接生,終於花了三個半小時,才在凌晨12點11分透過剖腹產娩出,不久卻宣告死亡。 他們當時曾要求看看孩子,而嬰兒被緊緊地裹在毛氈,「頭部支撐在身體上方」,看起來仍然連在身上,最後從殯儀館才得知了嬰兒「被斬首」的死狀。他們聘請病理學家Jackson Gates博士進行屍檢,揭發嬰兒「上頸椎和脊髓完全橫斷」,死亡原因是肩難產、分娩停滯,以及妊娠糖尿病和胎膜早破。 指控醫院阻止屍檢 官方最終裁定屬他殺 父母向醫院提起訴訟,指控他們試圖掩蓋真相,阻止他們進行屍檢,並鼓勵他們將兒子火化。法醫辦公室雖然去年二月裁定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2日
又打風?天文台:熱帶氣旋或本周形成 未來九日有雨 下周有雷暴
【有線新聞】天文台表示,現時位於呂宋鄰近海域的低壓區正為該區帶來不穩定天氣,並有可能會在今明兩日(2日、3日)逐漸發展為熱帶氣旋,但其隨後的移動路徑存在變數。 高空反氣旋正覆蓋中國東南部,同時廣闊低壓槽為廣東沿岸帶來驟雨及雷暴。天文台表示,今日(2日)正午時分,本港部分地區的氣溫上升至32度左右,本港今日大致多雲,有幾陣驟雨,初時局部地區有雷暴,下午部分時間有陽光及酷熱,吹和緩東至東南風。 此外,位於呂宋鄰近海域的低壓區正為該區帶來不穩定天氣,天文台昨日(1日)發表天氣隨筆,指部分電腦預報模式預料該低壓區會在本周後期發展為熱帶氣旋,同時高空反氣旋會分裂為東西兩部分,這個潛在熱帶氣旋有機會在兩個高空反氣旋之間向偏北方向移動,靠近台灣以東海域。而部分人工智能電腦模式則預測該潛在熱帶氣旋會進入南海並移向廣東沿岸至海南島。 天文台說,根據現時評估,兩種情況的機會不分軒輊。而低壓區會否發展為熱帶氣旋要視乎大氣環境的配合,而低壓中心的位置亦影響其隨後移動路徑,現時電腦模式對此仍未達成共識。無論如何,廣闊低壓槽會在本周中後期持續影響南海北部,為廣東沿岸帶來幾陣驟雨。 根據天文台最新的九天天氣預報,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2日
一線搜查|紅磡、何文田升降機工程進度緩慢 便利設施反成障礙 居民兜大圈過馬路
政府於2012年推行「人人暢道通行」計劃項目,在各區加裝無障礙設施,便利市民出行。然而,紅磡戴亞街及何文田愛民邨的工程進度緩慢,多次延期,引發當地居民不滿。有區議員認為政府部門需要加強監督工作並設立罰則。 戴亞街升降機工程七年仍未完 進度堪憂 《一線搜查》早前報道,紅磡戴亞街的升降機工程自2018年規劃,原定於2026年第一季完工,但因原承建商財困導致爛尾,路政署其後收回工程並重新招標,於2024年8月與新承建商簽約後重啟工程,但至今進度緩慢。 九龍城區議員林博表示,該工程是居民日後出行的關鍵,它貫穿不同屋苑,包括紅磡邨、黃埔新邨、海逸豪園、黃埔花園等,及附近街市等重要設施。若無此設施,居民需攀爬70多級樓梯,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者及居民尤為重要。 林博在議會上追問相關部門,部門回覆稱工序時間表理想,但林博對此表示質疑,指工程有多次延誤的前科,居民對能否按時完工缺乏信心。加上由於地形複雜、靠近山坡,以及風季、雨季等因素,可能進一步影響施工進度。他不滿指,項目由2018年規劃,原定2026年第一季預期完工,足足要用8年時間,又質疑新承建商的時間表是否可行,擔心工程會再次延期,「因為佢哋由流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1日
港女KOL借「非禮」經歷賣相機廣告 網民狠批博流量 品牌代理急割席
【有線新聞】不少KOL憑獨特的個人魅力與創意,近年成為廣告界的新星,但過分追求流量或會引致公關災難。近日,一名港女KOL在社交平台上載影片,聲稱在歐洲旅行時遭「非禮」,並以此為噱頭推廣Insta360相機。惟影片引起網民強烈反彈,怒斥她借非禮事件作行銷手段,行為離譜。事件不僅令該名KOL深陷爭議,其品牌代理商更迅速割席,強調對事件不知情。 教路「防狼貼士」 突變相機廣告 該港女KOL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以「我在歐洲hostel被非禮了」為題發布影片,聲稱自己在德國旅遊期間遭一名新加坡男子搭訕並非禮,「由摸我背脊,到掃埋落pat pat,最後仲瞓埋喺我隔離」,又稱幸好自己當時使用Insta360相機拍攝到「非禮」過程,得以向旅舍投訴並成功調房。她隨後以「分享經驗」為由,提出四個女性獨遊的防狼貼士,其中一個是鼓勵使用相機拍攝睡覺空間。 然而,影片畫風急轉直下,從分享安全貼士轉為推廣Insta360相機,更在文案附上購買連結及優惠碼,鼓勵網民購買。這種突兀的廣告植入令網民震驚,質疑她利用「非禮」事件作為行銷噱頭,引發廣泛爭議。 網民質疑真實性 斥為流量不擇手段 事件迅速在網絡發酵,網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1日
七一優惠|3,800食肆參與 電車渡輪任搭 科學館、M+等免費開放 海洋公園門票七折(附優惠詳情)
【有線新聞】為慶祝回歸28周年,政府與社會各界將推出一系列特別優惠及活動,涵蓋公共交通、飲食、消費及文化藝術等方面。另外,各區亦會舉行升旗禮、嘉年華、步操演練、綜藝晚會及球類比賽等。 七一優惠|公共交通 七一優惠|飲食 七一優惠|獎賞活動 七一優惠|文化藝術消閒 七一優惠|商場消費 七一優惠|各區活動 七一優惠|公共交通 港鐵 以抽獎形式送出7.1萬張電子車票,得獎者可在半年內免費乘搭一程本地指定路線車程 3至11歲小童可免費乘搭機場快綫,60歲及以上長者則可半價乘搭機場快綫 渡輪 天星小輪 7月1日可免費乘搭「尖沙咀-灣仔」航線 富裕小輪 派發1,000張「中環-紅磡」航線乘船券、1,000張「北角-觀塘-啟德」航線乘船券,可於7月1日免費乘搭。 7月1日生日的乘客可免費乘搭「屯門-東涌-沙螺灣-大澳」、「中環-紅磡」及「北角-觀塘-啟德」航線。 新渡輪 派發200張「中環-長洲」航線乘船券(普通渡輪普通等級)、100張「中環-梅窩」航線乘船券(普通渡輪)、100張「北角-紅磡/九龍城」航線乘船券(普通渡輪),於7月1日免費乘搭。 電車 7月1日至7月3日全線免費乘搭 七一優惠|飲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30日
一線搜查|葵涌大隴街商場、大廈疑沉降 牆身現巨大裂縫 區議員憂影響樓宇安全
葵涌大隴街附近商場、大廈自去年起相繼發現裂縫,懷疑有沉降情況出現。初時市民懷疑是附近的升降機工程引起,不過路政署就表示,圍繞地盤的監測點記錄無出現異常情況。有區議員擔心如果情況持續,可能會影響樓宇結構安全,目前區議已經成立跨部門小組跟進,務求盡快找出裂縫成因,釋除公眾疑慮。 裂縫問題浮現 商場、大廈受影響 《一線搜查》報道,2024年11月路政署首次接報,指葵涌大隴街石籬商場附近有疑似沉降個案,裂縫最初出現在商場牆身,以中間位置最為嚴重。而隨著時間推移,裂縫範圍擴大,不僅牆身,連地面及其他周邊牆面也陸續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紋,部分裂縫闊度甚至超過5元硬幣,觸目驚心。 與此同時,位於大隴街附近的友明大廈亦發現類似裂縫問題,甚至大廈旁的書報攤老闆娘亦向《一線搜查》表示,其攤檔同樣出現裂縫,懷疑與附近正在進行的升降機及行人通道系統工程有關。 路政署指未見異常 惟問題未解 葵青區議會議員吳任豐表示,路政署首次接獲報告後,曾表示圍繞工程地盤的監測點數據未見異常。至今年2025年3月,署方再次接報友明大廈附近疑似沉降個案,4月底派員實地巡視後,確認公共道路路面沒有不尋常裂縫。然而,商場及大廈裂縫問題持
- News Editor
- 2025年06月30日
招聘啟事|有線新聞誠聘人才 記者/翻譯/剪片
有線新聞現提供以下職位空缺,歡迎優秀及有豐富經驗的你加入: 記者/高級記者(港聞) 工作範疇 採訪、撰寫本地新聞 發掘新聞題材、邀請訪問 職位要求 持有新聞、傳理或相關大學學歷 一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具電視台工作經驗者優先 主動、善於溝通、具團隊精神中、英文良好 需輪班工作 立即電郵履歷應徵! 記者/高級記者(財經) 工作範疇 採訪、撰寫及翻譯財經新聞 搜集及整合財經數據 發掘新聞題材、邀請訪問 報道新聞及主持節目 職位要求 持有新聞、傳理、金融、經濟或相關大學學歷 一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主動、善於溝通、具團隊精神 中、英文良好 需輪班工作 立即電郵履歷應徵! 國際新聞翻譯 工作範疇 撰寫、翻譯國際新聞 發掘新聞題材 職位要求 持有新聞、傳理、翻譯或相關大學學歷 一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主動、善於溝通、具團隊精神 中、英文良好 需輪班工作 立即電郵履歷應徵! 記者/高級記者(時事專題) 工作範疇 採訪、撰寫專題新聞 蒐集資料,發掘新聞題材 職位要求 持有新聞、傳理或相關大學學歷 主動、善於溝通、具團隊精神 中、英文良好 需輪班工作 立即電郵履歷應徵! 記者/高級記者(一線搜查) 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老翁深圳花3.5萬「全口植牙」 遇老闆捲款、人去樓空 苦主慘變「全口剝牙」
【有線新聞】深圳「美澳口腔」牙科診所傳出老闆捲款走路,許多已經預繳全款的病人療程進行一半,現時求助無門。當中有苦主付了35,000元人民幣「全口植牙」,不料牙齒拔光後診所就倒閉,害他每日只能吃粥。據報受害者超過900人,每位損失費用上萬元。 苦主超過900人 員工事前渾然不知 據內地傳媒報道,美澳在深圳南山區診所日前突然關門,許多患者只能在空蕩蕩的診所門前抗議。苦主徐先生向傳媒透露,自己付了35,000元準備植牙,當日即將滿口牙齒拔光,按診所吩咐三周後去取牙模,卻發現診所竟已人去樓空,現在牙全沒了只能喝粥。 另有患者指診所一直以「牙齒還沒做好為由」推遲治療,一直要求他等待,結果等到最後「老闆跑路了」。有患者則在美澳口腔付了全款,其後被要求轉診至其他牙科診所,但轉診後卻還要再另行付費。至於診所員工則被拖欠薪金,渾然不知診所倒閉,也無法聯繫上負責人。 不少病人尚待處理 當局建議民事訴訟 有報道指涉事門診倒閉時,已拖欠員工工資4至6個月,職工社保也「斷繳許久」,在維續了一段時間的運營後最終停業失聯,留下了不少待處理的繳費患者。據深圳市南山區衛健局表示,執法人員已約談美澳口腔負責人,但對於退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6月26日
一線搜查|扶手電梯意外頻發 今年首季逾700宗 專家教保命三招
扶手電梯作為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隨處可見,但與其相關的意外事故屢見不鮮。有專家指出,意外涉及不同原因,包括乘客未有緊握扶手、機件故障及異物卡入梯級等,呼籲市民提高警惕,掌握安全乘梯知識。 700宗事故敲響警鐘 鞋子、手推車成「攝物」元兇 翻查資料,2025年首3個月,全港已錄得超過700宗扶手電梯意外,當中大部分涉及乘客不當使用,部分事故更導致乘客受傷。卓越培訓發展中心(電機業)首席教導員(電梯)黎家駒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指出,最常見的意外類型是乘客未有緊握扶手而失平衡摔倒、機件故障,以及異物卡入梯級導致「炒梯」。 他指出,鞋子是「攝物」的主要元兇之一,尤其軟身物料的鞋子更容易發生意外,包括膠鞋、尖頭高跟鞋及人字拖。其次手推車、BB車等亦是常見的「攝物」元兇,「一啲膠轆貼住梯級背板,用力推嘅話,梯級上升到頂部時就會夾住個轆,行到梯梳齒嗰度就會有『炒梯』現象發生。」 黎家駒解釋,扶手電梯的運作原理是梯級緩慢上升,當鞋子或物件卡入梯級間的縫隙時,若未能及時拔出,物件可能被帶到梯頂的梯梳位置,導致「炒梯」。 專家教三招緊急應對 提醒勿電梯上走動 若不幸被梯級夾住,應如何應對?黎家駒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