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1日
JN.1新冠疫苗已運抵本港 下周二起供幼兒及兒童接種
【有線新聞】JN.1新冠疫苗下周二起會代替現時使用的XBB疫苗,提供予6個月大至11歲的幼兒及兒童接種。 鑑於本地主流病毒株為JN.1及其後代譜系,世衛和衞生防護中心建議選用JN.1譜系的新冠疫苗。6,000劑相關幼兒和兒童配方疫苗已運抵本港,幼兒及兒童可到香港兒童醫院、指定衞生署母嬰健康院、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及指定私家診所接種疫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1日
立法會舉行新春午宴 行政長官、司長等人出席
【有線新聞】立法會舉行新春午宴,行政長官李家超應邀出席。 李家超由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陪同進入宴會廳,出席午宴的還有三名司長、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等多名政府官員、行會成員和立法會議員。梁君彥致辭時說,立法會全力支持政府盡快落實有利香港改革破局的發展大計。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蛇懂得找個安全的地方、安靜的地方脫皮,而脫去舊皮是自我更新的脫變才能持續健康地成長。香港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幕一幕不斷蛻變的成長,亦是開創、突破的歷程。過去是這樣,我深信將來亦會這樣。」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1日
醫管局擬合併港島東、西聯網 重申不涉「殺院」 稱合併助提升效率
【有線新聞】醫管局重整醫院聯網,包括合併港島東、西聯網,預料明年完成整合。醫衞局重申不涉及「殺院」,又說兩個聯網合共人口相等於其他單一聯網,合併有助提升效率。 未來港島東人口預料2031年跌至64萬,港島西人口則跌至49萬,醫衞局因應未來人口變化,提出將兩個聯網合併。 選委會界別陳凱欣:「你現在要由港島東的市民,我不管他有病、健康還是怎樣,如果有一些服務,是真的需要去到瑪麗醫院,這一個,有沒有想過他長途跋涉?」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科這些現有服務會維持,不存在這些病人要由東區走到西區,或由西區走到東區,但只是一些很專門的,一些手術或治療,我們要集中資源去提供服務,優化服務,才有可能調整。」 根據最新估計,九龍區2031年人口達390萬,加上人口老化,有議員則關注聯網重整能否縮短專科輪候時間。九龍中(民建聯)李慧琼:「九龍中其實是其中一個區,長者最多,再整個檢視裏面,會否能舒緩這些輪候時間?」 盧寵茂:「在處理輪候時間裏,我們要用的方法亦包括調整收費方面,在收費上有一個導向,能夠令大家善用醫療資源。不是純粹好像堆人堆那樣,不斷增加專科醫生。」 至於啟德兒童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1日
王沛詩續任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
【有線新聞】政府再度委任王沛詩為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下月生效,為期兩年。 王沛詩自2017年3月1日起,出任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至今近8年,今次是第四次獲續任。政府同時委任9名非官方委員,6人是新委任,包括鴻福堂行政總裁司徒永富、科大商學院副院長房育輝、工聯會林志挺,並再委任勞聯前主席吳慧儀等3人。勞福局期望新一屆委員會協助政府落實最低工資「一年一檢」新機制,又感謝離任委員貢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1日
民主黨擬解散|羅健熙認決定來得急、不透露背後原因 葉劉指是咎由自取
民主黨擬解散|羅健熙認決定來得急、不透露背後原因 民建聯:是咎由自取 【有線新聞】民主黨成立小組預備解散程序,黨主席羅健熙承認決定來得比較急,不便透露背後原因。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為民主黨是咎由自取。 民主黨中委會通過成立小組跟進解散及清盤程序。黨主席羅健熙說,去年12月中委會換屆,尚未有解散念頭,近數個星期才開始討論,同意決定來得較突然。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很明顯你有難言之隱,怎樣理解這個狀況?)我覺得大家可以各自理解,用你們的方式去理解。當然對所有人而言,那個時間上大家都很疑惑,剛剛選完中委,好像都雖然說難捱,雖然說沒有錢,但是一向都說沒有錢便節省些。現時突然有個這樣的決定,我知道大家都有些疑惑,我真的未必可以跟大家說太多我們不同的資訊,分享得太多。」 創黨成員李華明就說,對決定感到無可奈何。民主黨創黨成員李華明:「我對的是共產黨,我溝通的人,是直接一些,中間人始終中間會剪接些甚麼,從來我沒有中間人,從來都是與不同部門、機構溝通。我只是問12月立法會選舉,民主黨還有否提名。他很簡單回答,你們還捱得到12月嗎?」 前主席劉慧卿就說,不希望解散。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我不太想支持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1日
兩會|工聯會倡擴展「一簽多行」至大灣區更多城市 加強監督外勞中介
【有線新聞】全國兩會下月初召開,工聯會提交22項建議、提案和社情民意內容,再提出擴展「一簽多行」至大灣區更多城市。 身兼全國人大的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認為要加強監督外勞中介,建議建造業外勞要在勞務經營公司登記,香港公司只能在登記名冊招聘外勞,並由工會監督以解決剝削問題。工聯會又建議,大灣區九個城市聯合推出大灣區長者優惠通用卡,方便長者內地出行,並成立大灣區非緊急運轉服務平台,為有需要就醫的內地港人提供資訊。 全國政協委員馬光如:「港人懂得遇到問題的時候如何找這方面合規格公司得到優質服務,讓他們知道遇事的時候可以如何應變、如何揀選公司。期望中心加強業界方面、企業之間定期的溝通,加強服務質素和有保證,令港人在內地遇事已經很緊張、擔心的時候能夠有一個安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1日
電車加價|立會討論申請 有議員指加幅可更高 倡開拓旅遊項目增收入來源
【有線新聞】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電車加價申請,有議員認為加幅可以更高,亦有建議開拓旅遊項目增加收入來源。 選委會界別(自由黨)李鎮強:「用蔗渣價錢乘坐燒鵝味道的交通工具,特別疫情之後乘客量下跌。現在小童加價1毫、成人加3毫、長者加2毫我都覺得很克制,克制之餘,我會想問會否太克制。」 港島西(民建聯)陳學鋒:「電車廠如果能慢慢變成電車博物館讓人參觀,再結合附近批發市場去做成旅遊項目其實可以增加你們收入。」 香港電車董事總經理戴弘博:「此次加價旨在確保電車未來幾年的財務能力,我們必須在我們不同的業務領域更努力地應對挑戰,首要我們必須要留住乘客,甚至吸引更多乘客,產生更多票務收入,這就是我們加價目的 。」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1日
兒童醫院耳鼻喉科人手不足暫關 高拔陞:將加強統籌、避免受人手流失影響
【有線新聞】啟德兒童醫院耳鼻喉科因人手不足而暫停服務,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說,未來會加強中央統籌,避免再因人手流失影響服務。 高拔陞:「為了讓兒童醫院更好發揮兒童卓越醫療中心的功能,我們正在提升中央統籌的層次,這個包括服務和人手的協調,期望不會再出現較早前因為個別人手離職,而影響到兒童醫院耳鼻喉科服務等。我們也會同時整合各個聯網現有兒科服務,以及開拓更多先進服務,培訓人才,推動科研,以提高我們兒科部門的質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1日
啟德體育園|8,500張門票約半小時售罄 提早親身換領可獲零售館優惠券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下周六開幕,三萬多張門票中有8,500張公開發售,每張象徵式10元,早上開售約半小時已售罄。 換領券準時早上10時在城市售票網開售,一進入網站已經大排長龍,輪候時間超過兩小時,10分鐘後,仍有超過17,000人輪候,剩餘多少門票就沒有顯示。15分鐘後,有3,400多人輪候,隨後終於成功進入購票頁面,可以揀選門票數目最多2張,但多次點擊都顯示剩餘座位已有其他人選取。開售接近半小時,只餘下12張門票,之後只可以選擇一張,同樣無法付款。 每張象徵式收10元,採取實名制,每人限購兩張,屆時還要親身到體育園換領印刷門票才可入場,為鼓勵觀眾提早換票,下周四及周五,首1,000人可獲啟德零售館優惠券。除公開發售的8,500張門票,另有8,300張會派發予低收入家庭、行會成員、立法會議員等,16.800張就交啟德體育園公司分發。 開幕禮下周六傍晚六時半在主場館舉行,歷時超過90分鐘,有體育及歌舞表演,嘉賓包括運動員樊振東、林丹、江旻憓、羽毛球「鄧謝配」;藝人代表有甄子丹、林子祥、容祖兒、張天賦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1日
民主黨擬解散|劉慧卿:不希望民主黨解散 李華明對決定無可奈何
【有線新聞】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說,不希望民主黨解散。創黨成員李華明就說,對決定感到無可奈何,他早前曾了解過民主黨參選空間。 民主黨創黨成員李華明:「我不是對中間人,我對的是共產黨。我溝通的人是直接一些,中間人始終中間會剪接些甚麼,從來我沒有中間人,從來都是與不同部門、機構溝通。我只是問12月立法會選舉民主黨還有否提名,他很簡單回答:你們還捱得到12月嗎?」 劉慧卿:「我不太想支持的,不過你說到如果形勢,又講到可能因為其實我們都不少人正坐牢。如果有更多人,很大件事,所以很多事情要想。不過黨友和公眾想知道多些發生了甚麼事,這幾天發生了甚麼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1日
啟德體育園|羅淑佩否認錄播因央視有技術問題 四台聯播展重視
【有線新聞】對於啟德體育園開幕播映安排,文體旅局否認是內地製作單位的技術限制,認為四台聯播足以反映社會重視。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剪輯後播放精華更好。 啟德體育園開幕禮下周六傍晚六時半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主持,屆時不會直播,剪輯後晚上九時半才播出。對於有報章專欄稱這個安排是因為參與製作的中央電視台有技術限制,政府否認。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央視的參與會不會有技術的局限,央視怎會有?大家看央視製作多麽強,我們本地的製作單位,無論是否電視台,都有很好的製作經驗,完全不是技術局限。」 羅淑佩強調,四台聯播足以反映社會的重視。有立法會議員就接受轉播安排。九龍西(民建聯)鄭泳舜:「當然兩方面各有各好。直播可以現場實時看到表演情況,但大家都明白一個這麼長的演出,又有很多轉場,某些時候可能會悶一些。如果變成精華都可能是好事,又不是延遲很久,即晚做。」 當日會有大批市民入場,他希望當局屆時加派人手應付。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1日
馬鞍山七旬校巴司機疑駕駛期間暈倒 剷行人路撞欄、送院不治
【有線新聞】馬鞍山一輛無載客校巴失事,衝上行人路撞欄,78歲司機送院不治。 校巴撞毀行人路邊欄杆,車頭防撞桿損毀。早上6時許,校巴沿錦英路上斜途中失事,途人發現司機失去知覺報警,由救護車送威爾斯醫院,搶救後不治,事主身體無表面傷痕,懷疑駕車途中不適暈倒,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