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4日
世界動物日 周一鳴:警隊加強與各界協作 鞏固動物關愛共融氛圍
【有線新聞】適逢世界動物日一百周年,警務處處長周一鳴在一個保護動物權益活動上稱警隊會加強與各界協作,喚起市民對動物權益關注。 周一鳴:「社會上仍然會發生虐待動物及疏忽照顧等,令人心痛事件,提醒我們動物保護工作仍然任重道遠,每一份付出都是對生命珍視,以及對社會良知的守護。警隊會加強與各界合作,透過教育、宣傳、情報搜集及執法,致力鞏固對動物關愛共融的社會氛圍。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4日
西九翻新「寵物俱樂部」推中秋毛孩市集 碼頭年底落成 將提供寵物共乘
【有線新聞】西九文化區寵物區翻新成寵物俱樂部,又與九巴合作以寵物巴士接載寵物和主人。 翻新後的西九寵物俱樂部位於西九文化區近西閘入口,分為跑道區和草地區,有爬架和跳欄等障礙物讓寵物奔跑和玩耍。即日起至中秋當日又會舉辦中秋毛孩市集,在故宮文化博物館前更設「寵物巴士團」的巴士站,接載寵物和主人來往寵物俱樂部。市集舉行期間巴士會加密班次及延長服務時間。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在啟動禮宣佈西九碼頭預計年底落成,屆時會推出來回中環和西九的渡輪服務,「碼頭位於M+對出的海邊,航線是定期,一日有很多班,大家可以從中環搭船過來。更加重要是除了服務人以外,還有寵物共乘的服務,大家可以為寵物買船票,可以乘搭這個渡輪,大約8分鐘就可以從中環到西九這邊。」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4日
有理有得傾|鄧炳強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4日
屯門輕鐵急煞停 八乘客跌倒受傷
【有線新聞】屯門有輕鐵列車懷疑緊急停車,八名乘客失平衡跌倒受傷。 事發中午約十二時,一輛往田景方向的輕鐵離開蔡意橋站往銀圍站途中,車長留意到即將轉為紅燈便即時停車,車內七女一男乘客懷疑失平衡跌倒,分別手腳及身體感到痛楚,由多輛救護車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4日
海心公園兩男捱斬 一人中刀昏迷 警反恐特勤隊搜捕施襲者
【有線新聞】土瓜灣有兩名男子遭人用刀襲擊重傷,其中一人中刀昏迷,警方派出反恐特勤隊搜捕施襲者。 兩名傷者先後送院,一人頸部中刀失去知覺,要用氧氣罩協助呼吸,另一人半昏迷、背部中刀,全身染有血漬。現場紅磡旭日街海心公園,中午十二時半,據報兩名事主在網球場附近一個涼亭傾談期間,疑兇突然走向兩人,持刀襲擊他們後逃去。警方其後封鎖部份公園範圍,出動反恐特隊協助搜捕,暫時未有發現,案件列作傷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4日
麥德姆|三號風球生效 天文台:至少維持至今晚十時
【有線新聞】三號強風信號生效,「麥德姆」逐步增強,並逐步靠近雷州半島至海南島東部一帶,預料星期六早上會與本港保持約500公里或以上距離。 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江如秋:「麥德姆的移動方向大致穩定,它將移向雷州半島一帶並慢慢增強。星期日風力仍然較大,海有大浪和湧浪,有幾陣狂風驟雨,初時較多。中秋節及隨後一、兩日,天氣會變化部分時間有陽光,雲量大致多雲,應該雲罅都可看到月光。」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4日
團體推智慧門磁 偵測獨居長者出入、減失救風險 89歲娣姐:不再怕按不到平安鐘
【有線新聞】有團體為獨居長者安裝智慧門磁,一旦偵測到長期未開門的住戶便通知緊急聯絡人,減低長者在家失救風險,計劃推展至其他舊區,有長者認為可以在平安鐘外增加一層保障。 獨居長者娣姐:「不用想那些,病了起不了床,按平安鐘又按不到。現在安裝感應器以後,兩天如果動不了那邊也有反應。」89歲獨居的娣姐,子女大多已移居內地,唯一居港的女兒每天也會打電話問候她,今年9月她安裝了這個智慧門磁,「少了關心我是因為她放心,如果沒有安裝,她經常打電話來問三問四,安裝了她又放心,我又放心,大家都放心就少些。」 感應器安裝在大門內側,若偵測到長者48小時未曾開關門,系統會自動發送短訊,提醒指定聯絡人或關愛隊。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為長者配對義工,可發揮計劃最大效益,「長者不是每個有親人,有的獨居長者真的一個人,訊號發出了,誰去接收訊號?是否有人為他了解,或即時打電話給他?」 計劃今年9月啟動,陸續於觀塘樂華南邨120戶試行,已籌得超過140萬元。項目獲房屋局和房委會支持,預計擴展至大埔、沙田、荃灣,900戶獨居或雙老住戶受惠。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4日
黃金周|料連同中秋旺丁 有信心全年旅客量超預期 羅淑佩:還有皇牌可以打
【有線新聞】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表示國慶黃金周首三日訪港人次較去年同期升6.3%,有信心全年旅客訪港人次可達到、甚至超越年初預計的4,900萬。 國慶黃金周首三日有67.6萬人次訪港,較去年同期升6.3%,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表示景點入場人數和酒店入住率都有增長,「好像大家所説還有中秋節,我們還有舞火龍等等,還有皇牌可以打出來,所以我覺得今年國慶黃金周『丁應該一定旺』。至於我們旅客的情況,我也問了一些景點、主題樂園,都有增長,較去年。問了酒店的入住率也是好,貴價的酒店告訴我是住滿的。」 今年首9月訪港旅客人次有3,650萬,羅淑佩指下半年是香港傳統旅遊旺季,加上即將舉行美酒佳餚巡禮和全運會,亦有萬聖節及聖誕節等節日,有信心全年旅客人次可達至年初預計的4,900萬,甚至超越目標。 至於施政報告提出在康文署指定設施引入市場營運模式,政府現階段考慮以合作為主。羅淑佩:「這個更多是合作,監管我想大家指場地安全、管理方面,當然康文署會把關,但我們不是說些很危險的項目。我們其實多一些想是,早前大家可能有留意,我們在故宮文化博物館做過一項劍擊表演賽,康文署有些場地也可以做到。」她又指香港藝術館、文化中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4日
管制即棄塑膠|次階段暫緩 謝展寰:需找到合適容器 否則強制只是麻煩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認為暫緩垃圾徵費沒有浪費公共資源,未來會視乎需要再考慮重推,至於「非塑膠容器試驗計劃」目前有千多間食肆參與,但在找到合適的替代品前,暫時不會設時間表強制推行。 政府原定2023年實施垃圾徵費,之後兩度押後,早前再宣布今屆政府會繼續暫緩.關於期內的宣傳以及印刷指定垃圾袋等開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去年涉及約9000萬,但認為沒有浪費公共資源,「在宣傳回收方面是否推行垃圾徵費,都是需要做的,所以這些工夫都不是浪費,我們亦有進行人手調配,以往準備垃圾徵費有65人,我們已經全數調配他們進行其他工作。」 他強調徵費只是推動減廢回收的手段之一,留意到市民認知及意識增加,有信心在2035年達到「零廢堆填」的目標,之後會否重推就視乎當時民情,以及減廢是否遇到樽頸。 至於即棄塑膠餐具管制第二階段原定今年內實施,當局早前表示難以強制推行,在8月推出「非塑膠容器試驗計劃」,目前有一千多間食肆參與,但暫時未設推行第二階段時間表。謝展寰:「如果盛載一些濕及重的食物是會有困難,尤其蓋亦未能蓋好,又會有湯漏出來。試驗是希望大家在實地業務使用這些容器,找到成熟及合適的替代品,一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4日
智創未來|劇團帶領學生以科技融入藝術創作 藝發局:將推動藝術與科技融合
【有線新聞】藝發局早前的一個活動讓中小學生以科技融入藝術,創作互動故事空間,認識藝術的多元化,啟發創意。 拍手,擺動身體,互動體驗裝置就會根據拍手力度或擺動幅度,以電腦生成相應的燈光。表演學生家長詹太:「第一次在劇場行,小朋友可以自由行,小朋友又可以參與其中,例如海浪那些場景,可以走進海浪中。演員會因應小朋友或其他觀眾的情緒變化,做出相應的指引或互動。」 這個蘑菇燈用環保物料製成,而且有聲控功能。第17屆校園藝術大使鄭梓沛:「她一說話蘑菇燈就會發光,要營造比較神秘的效果,氣氛也可以感染觀眾,是一個很聰明的做法。當演員說台詞時,觀眾就會看到他的樣子,但當他不說話時那種神秘的黑暗又出來,這個氣氛非常好。」第17屆校園藝術大使張凱婷:「一般戲劇可能很少真的用到燈或投影,但是我們整個團隊,幕前人員反而是用到一些燈,可以自己的手拿著去動,或象徵著一些意義。我覺得可以將這件事帶回學校,STEM這樣東西在多媒體範疇內,原來還有這樣的東西。」 這班由每間學校最多提名兩位再經藝發局委任的藝術大使,來自中、小學及特殊學校,在參與一系列藝術課程後,由策展劇團帶領創作出這個互動劇場,展示藝術學習成果。跳樂劇團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4日
元朗新潭路私家車失事 揭車內藏毒 司機被捕
【有線新聞】元朗有私家車失事,警方在車內搜到懷疑毒品,司機涉嫌販毒被捕。 涉案私家車車頭損毀,一個車轆飛脫、跌在路邊,車廂防撞氣袋彈出。現場在錦繡花園對開新潭路迴旋處,凌晨三時許有司機報案,發現一輛私家車失事。警員到場調查,在車內搜到懷疑毒品,並發現有人涉嫌無牌駕駛及無第三者保險。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4日
鄧炳強專訪|率跨部門專責組 重點打擊飲食、裝修等黑工 電腦分析是否「古靈精怪」
【有線新聞】保安局領導跨部門反黑工專責組前日召開首次會議,鄧炳強在節目說希望加強部門溝通,提升執法效率,會重點打擊裝修、網約車等黑工。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今年首8個月,當局採取1.2萬次打擊黑工行動,拘捕了800多名懷疑黑工、400多名僱主,跨部門反黑工專責組會與內地部門、業界合作,重點打擊飲食、裝修、清潔、網約車黑工。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網約車我怎樣叫業界可能利用一些科技,例如登記工作的時間,登記他的樣子、人面識別,從而確保不會有人頂替了他開車,這也是要透過我們跨部門去做的。海關現在引入了一個是人工智能的一個行為辨識的一個系統,即是你走進來的時候,電腦會分析你會不會是古靈精怪。原來每天都是大約可能10點鐘進來,6、7點返出去,這樣我們辨識到都會交給入境的同事處理。」 保安局9月向公務員發出維護國安指引,鄧炳強說內容敏感,界定為機密文件,不會公開,當中透過例子提高公務員的警覺,「譬如坐車,很多時候坐車就不應該談一些機密的事,提醒他們坐公務車的時間,就算是公務車也好,自己同事談,可能有司機在,他未必是應該聽到你們說的事。提醒他們,這些安全守則都有。」 「人員違反了指引,又是否會有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