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凌晨機場有的士失控撞欄 再捱後車推撞 的士司機重傷一度被困
【有線新聞】機場有的士與私家車相撞,的士司機重傷被困,由消防救出。 55歲的士司機頭部受傷,戴上頸箍和氧氣罩,送去瑪嘉烈醫院時昏迷。凌晨四時許,的士沿機場路往機場駛至近一號客運大樓時,失控撞向路邊鐵欄,隨後駛至的私家車,懷疑收掣不及撞向的士車尾。的士司機受傷被困由消防員救出,私家車一名男乘客亦受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醫管局新任行政總裁李夏茵履新 冀縮減專科門診等候時間 延長普通科服務
【有線新聞】醫管局行政總裁李夏茵今日履新,她說希望醫療服務多以病人角度出發,研究縮減專科門診病人等候時間,亦可能延長普通科門診時間,但表明不會開24小時。 由醫務衞生局副局長轉任醫管局行政總裁的李夏茵,首日上班主動見傳媒 她說第一項工作,最重要是與員工溝通,未來採納更多前線員工意見,亦會繼續推動醫管局改革。李夏茵:「不論在等候時間或輪候時間,甚至醫療事故上,都出現些疲態情況,未來工作方面,我希望我們醫管局採用溫度去溶解這些疲態。例如病人來我們專科門診看醫生,其實是否需要排四次隊,包括排隊等看醫生、排隊等取藥、排隊等預約下次覆診、排隊等下次照X光或抽血,我們可否做些事情令流程順利些,令帶病在身的病人多少少便利。」 她說會研究以科技簡化預約流程,亦考慮延長普通科門診服務時間。「普通科門診會否開24小時,其實不會開24小時,因為普通科門診,我們看過病人的情況,其實不是一些緊急情況,而且我們過往經驗發現,很深夜的普通科門診,其實效能不大,不過你說普通科門診能否延長時間、例如長少少,晚間都有診症服務,令病人毋須衝急症,這絕對是研究的方向。」 李夏茵又承認部分醫療事故,由病人家屬向傳媒公開情況不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旺角奪命火|三死一傷包括六歲童 疑電器起火肇禍 住戶:當時警鐘未響起
【有線新聞】旺角有住宅單位發生火警,一家四口、三死一傷,死者包括一名六歲男童,初步懷疑是電器起火。有住戶表示事發期間大廈火警鐘未響起。 涉事單位有濃煙傳出,消防員即場為80歲男傷者施展心外壓。另一名男傷者,還有男童被戴上氧氣罩被送往廣華醫院,三人最後全部證實不治。 周四深夜十一時許,旺角洗衣街建煌華廈一個低層單位懷疑因電器起火,消防員出動煙帽隊,升起雲梯開喉灌救。消防員展示單位平面圖講述救援情況。消防處高級消防隊長關耀基:「圖的右小角紅點位置就是第一名被油壓升降台用救生籠救出的女性長者,當時她是清醒狀態。其後右邊圖中間兩點的住置,我們分別在洗手間的位置找到一名男性小童及一名男性成年傷者,當時是昏迷。最後我們在上方廚房位置找到最後一名男性長者,他也是昏迷。」 涉事單位門外瓷磚被輕微燻黑,濃煙一度攻入對面單位,有住戶表示一度未能逃出。住戶池小姐:「我和女兒洗澡後,我嗅到味,我馬上開門看,誰知一開門便很大煙。我馬上替女兒穿衣服,想着逃生三寶,跟着旁邊有人拍門,誰知換好衫一開門想走,煙便攻入來。」 有住戶表示火警期間警鐘懷疑失靈。住戶何太:「我朋友打電話來,沒有響警鐘,平日沒有事就響到很吵,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01日
旺角洗衣街奪命火 三死一傷包括六歲童 疑電器起火肇禍
【有線新聞】旺角有住宅單位發生火警,一家四口、三死一傷,死者包括一名六歲男童,初步懷疑是電器起火。 消防在起火單位救出兩名男子、一名男童,獲救時已失去知覺,救護員即場進行搶救,有人要用心外壓機協助,男童亦要戴上氧氣罩,全部送廣華醫院。現場是洗衣街建煌華廈一個低層單位,深夜十一時許,消防接獲多個火警報告,出動煙帽隊開喉灌救,升起雲梯救出一名女子及在起火單位內救出兩名男子和一名男童,送院搶救後不治,四名死傷者是親屬關係,分別是80歲祖父、53歲父親和6歲孫兒,75歲祖母吸入濃煙清醒送院。 消防處高級消防隊長關耀基:「消防接收求救後四分鐘到達現場,消防處油壓升降台到達現場後,見到111號外牆有位女士求助,我們立即動用升降台救生籠將這位女士救出,圖中間兩點的位置,我們分別在洗手間的位置找到一名男性小童及一名男性成年傷者,當時是昏迷,最後我們在上方廚房位置找到最後一名男性長者,他也是昏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1日
仁安大廈停電|已更換新電箱 法團:維修基金扣取 業主毋須再集資
【有線新聞】周二起停電的觀塘仁安大廈已經更換上新電箱。 工程人員入夜後繼續在電錶房為新電箱接駁電線。法團晚上召開緊急業主大會,交代工程進展,據了解工程費大約15萬元,是永久設施,會從大廈維修基金中扣取,毋須再向業主集資。法團周三已通過聘用工程公司,周五將全面恢復供電。仁安大廈的電錶房周二在黑雨期間懷疑漏水短路,在火警中被燒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1日
全體立法會議員發聲明 批「香港議會選舉」嚴重違反基本法
【有線新聞】全體立法會議員發聲明,批評所謂的「香港議會選舉」嚴重違反《基本法》,強調立法會才是特區立法機關。 警方國安處上周懸紅通緝在海外籌組或參與「香港議會」的19人,全體立法會議員發聲明,批評是非法選舉及鬧劇,嚴重違反基本法及國安法,破壞憲法及特區憲制秩序,政府通緝危害國安分子是合理合法合憲的正義之舉,堅決反對西方政客的偏頗失實及抹黑言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1日
科學館與國家航天局合辦展覽 展出月球背面土壤、嫦娥六號返回艙
【有線新聞】科學館與國家航天局合作,首次在香港展出月球背面土壤及嫦娥六號返回艙,展期明日開始。 這些粉狀的月球土壤,雖然細到要用顯微鏡才看得清,但就是中國人探月的一大步。今次展出的六份月球土壤有不同形態,三份由嫦娥五號採集,另外三份來自嫦娥六號,包括去年六月帶回地球的月球背面月壤樣本。 香港科學館總館長劉啟業:「是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任務,大家可以想一想,這些樣本去年六月,即一年多前仍置身於與地球距離差不多40萬公里的月球上,而且是地球看不到的月球背面,今日帶到大家面前,很難能可貴的機會。」 科學館繼2013年後再與國家航天局合辦展覽,除了月壤,還有多件國寶,包括嫦娥五號的月壤儲存罐。這個嫦娥六號的返回艙不是模型,是實物,市民可以親眼看到返回艙經歷了一系列變軌後,回到內蒙古草原前因為高溫而燒焦的痕跡。 展覧有多個互動裝置,這個重現蛟龍號潛航員2012年在7,000米深海同神舟九號航天員對話。科學館首次同時展示國家在航天、航空及航海領域的大型模型,包括一比五、高約12米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以及一比一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 香港科學館館長(展品)袁月寶:「高到太空的我們去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1日
啟德主場館迎第一百萬名觀眾 葉先生:場館值得香港人自豪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迎來第一百萬名入場觀眾。 阿仙奴球迷傍晚魚貫入場,觀看晚上對熱刺的賽事。這位頸上披着毛巾的男士就是第一百萬名入場幸運兒,他的太太和兒子也隨後進場,啟德體育園行政總裁莊澤基到場握手祝賀和合照。 主場館第一百萬名入場觀眾葉先生:「很開心成為第一百萬個來到啟德體育園的其中一個參與者,香港有一個這麼好的場地,而我剛好參與其中,我覺得很感動。終於香港有一個場地,可以告知全世界一個這麼好的埸地,讓更多人來到看看、來表演,做多一些各樣的賽事,我覺得香港人是值得自豪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1日
李德康獲任區議會議員薪津獨立委員會主席
【有線新聞】黃大仙西南分區委員會主席李德康,獲委任為區議會議員薪津獨立委員會主席。 李德康將接替郭振華出任主席,任期3年。他曾經擔任黃大仙區議員12年,做過區議會主席。另外,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女兒、執業大律師梁蘊莊亦獲委任為委員。區議會議員薪津獨立委員會職責是就區議會議員酬津安排,向政府提供意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1日
益豐大廈停電|法團與市建局等開會 拒交代進展 有業主冀表達意見被請離
【有線新聞】土瓜灣益豐大廈停電第六日,機電署和關愛隊撤離大廈,供電系統交由物管公司接手處理,其後法團、市建局等代表開會近兩小時,跟進永久供電系統,但會後未有交代進展。 「大停電」第六日,大廈A、C座供電依然時有時無,住戶關注供電穩定問題。多名法團成員、巿建局等人在議員辦事處開會,商討善後工作,但會後都不願透露詳情。記者多番追問,他們都沒有回應。 有益豐大廈業主知道他們開會,想表達意見,但最終被請離開。業主陳小姐:「租客反映沒有電,搞成了成個星期,我來了解下,他們說用後備電,但我認為他們反應不行。(記者:應否夾錢處理永久供電系統?)如果可以永久應該要做,做完可以一勞永逸。」 機電署電工已為益豐大廈臨時供電系統加裝防火隔板,但區議員指若要長遠解決供電不穩,法團需要盡快招標修復永久供電系統。 九龍城區議員關浩洋:「永久供電系統是相對大工程,預計費用超出《建築物管理條例》。需要透過招標,召開業主大會,業主決定選擇甚麼承辦商。」 他又指機電署已經跟義工隊開會,交接維修工作。區議員指今次招標時間比較急,工程難度大,未必有合適公司投標,希望市建局可以協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1日
英國擬修改引渡法 鄧炳強:盡一切方法將逃犯帶回審訊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正式將「太空油」正名為依托咪酯,如同其他毒品一樣以原有名字陳述本質,防止有人再美化毒品,誘騙年輕人吸食,令他們忽略對身體造成的嚴重損害。 鄧炳強:「我們決定今天起將它正式命名為依托咪酯,其實過往一段日子有不同市民有不同意見,我們經過研判後,認為用依托咪酯本身的名字比較合適,因為與其他毒品,例如大麻、可卡因做法一致。另外剛才所說依托咪酯成份,其實近期很多人知道,所以用依托咪酯作為毒品名稱,我們認為是比較適合。」 英國政府計劃修改引渡法,可以與特區政府就個別個案商討移交逃犯事宜,被問到會不會要求引渡涉及國安案件人士回港,鄧炳強沒有直接回應,「這些違反國安逃犯,我們有些通緝,有些作為指明潛逃者。你現在到外國以為安全,我們會用盡一切方法將你帶回香港接受審訊,這一刻可能有人保護你,因為仍然有利用價值。當你沒有利用價值時就會成為棄卒,甚至成為政治籌碼。」他又強調向指明潛逃者提供資金或協助處理資金,都屬於違法行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31日
19歲女大專生涉假冒輔警 詐騙六旬婦約50萬元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一名19歲女大專生,涉嫌假冒輔警進行電話騙案,涉款約50萬元,行動中檢獲造工粗糙的虛假輔警委任證及現金等。 一名61歲女事主早前接獲自稱內地公安電話,指內地親友因為刑事案件被捕,先後被索取共50萬元保釋金,其間一名女子出示輔警委任證拿取款項,女事主再被要求多付100萬元保釋金後起疑,其後發現被騙,星期三報案。警方調查後拘捕19歲女騙徒,並發現她由上月起在多區用類似手段行騙,並要求多名受害人簽保密協議,掩飾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