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7日
公院加價|藥費每項每4周收$20 指調整為補貼新藥 崔俊明冀擴大安全網讓更多人受惠
【有線新聞】公營專科門診藥費改革,由每項藥物、每16星期收15元,改為每4星期收20元。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說,調整後補貼額由九成三降至九成,多收藥費是希望將來補貼新藥。 崔俊明:「現在就算收20元4星期,每星期只是5元,你飲一杯奶茶都不只這個數目。不是說要病人付多些,其實每人也只是付多一點點,將來保障、安全網可以惠及更多人,和最重要需要資助的人可以得到資助。癌病、罕有病藥物、重病、危病,我們都希望將安全網擴大,當然要擴大安全網、多些人受惠,也要有些錢資助,每人付多些少,希望將來可以更精準資助危重病的病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7日
跑馬地私家車與的士相撞 3人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跑馬地有的士與私家車相撞,三人受傷。 的士被撞至路邊圍欄,車頭冚摺起,泵把飛脫,私家車車頭撞毀,安全氣袋彈出。凌晨四時許,私家車沿黃泥涌道往皇后大道東方向行駛,駛至摩理臣山道交界與的士相撞。56歲的士司機及47歲乘客一度被困,連同47歲私家車司機受輕傷送院。警方正調查是否有司機違反交通規例釀成意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7日
荃錦公路幼牛疑捱車撞 受傷流血瑟縮草叢
【有線新聞】荃錦公路有幼牛懷疑遭汽車撞到受傷。 幼牛左耳流血、右前腿亦受傷,瑟縮行人路旁草叢,馬路上留有血漬。昨晚十一時許,警方接獲駕駛者報案指,荃錦公路近扶輪公園有幼牛懷疑被汽車撞到,事後由愛護動物協會帶走治理。 根據《道路交通條例》,司機若撞到動物,包括牛、貓或狗等必須停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7日
港鐵宋皇臺站上周現可疑行李箱 警檢獲41粒「偉哥」 暫無人被捕
【有線新聞】港鐵宋皇臺站上星期有行李箱無人認領,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懷疑毒品。 警方進一步調查後發現行李箱內有一些懷疑沾有毒品的透明膠袋,41粒懷疑第一部毒藥威而鋼及懷疑用作吸食毒品的工具,未有人被捕。 事發在本月17日,宋皇臺站大堂有行李箱無人認領,警犬隊一度檢查,相信沒有任何可疑或危險物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7日
公院加價|140萬人合資格申減免 工會憂增醫務社工工作量 倡另設專隊處理財政審查
【有線新聞】公立醫院多項服務明年起加價,因應收費減免機制放寛申請資格,工會擔心醫務社工工作量加,希望署方另設專隊處理純經濟因素的申請,醫務社工集中處理複雜個案。 公院收費改革下,急症室、門診以及多項服務部分大幅加價,病人壓力大增。針對醫療費用減免機制,政府會放寬申請資格,合資格受惠人數預料由30萬增至140萬。社署社工總工會主席梁建雄曾任醫務社工,他指過去審批個案主要由主任級的同事處理,但以他們的背景和經驗應主力輔導受助人,又擔心未來提出申請的個案大增,「如果真的數字是140萬,香港有五分之一的人可能要申請豁免書,你試想那個是一個怎樣的數字。」 梁建雄認為醫務社工的專業不是計數,而是評估受助人的情況,「原來你天天與你丈夫分開吃飯,你丈夫又不給錢你用,然後你勉強出去撿紙皮,做兼職、4,000至5,000元一個月,勉勉強強生活,你真的交不到100元門診費,你丈夫又不肯拿資料出來給我們審批,那麼我們便批出。我們的專業就是在現場看你所說的家庭情況,是否相信真確,這個才是社工的專業。」 過去三年,社署維持491名醫務社工,但每年要處理的個案由約20萬增至超過22萬宗。同期,醫管局轄下醫務社工有輕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7日
七欖|首移師啟德 銅鑼灣欖球用品店料生意跌兩成 蘭桂坊酒吧推買一送一優惠
【有線新聞】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移師啟德,在銅鑼灣的欖球用品店預計生意會受一定程度影響;蘭桂坊的酒吧負責人仍感到樂觀,會設法吸引球迷「返對面海」消費。 「我們這款白色球衣背部位置印了所有參與地區,我們已經賣了這些球迷衣近20年了。」這間欖球用品專門店距離香港大球場十分鐘路程,以往每逢七欖這裡都人山人海,今年賽事移師啟德,店長預計生意難免受影響。欖球用品專門店經理Abid:「去年我們看到很多人,帶來很可觀的銷售額,今年我們暫時沒有準確數字,但預計生意有大約一至兩成的跌幅。」 七欖雖然告別港島,但仍有不少熟悉行情的球迷及遊客先到這裡買完球衣及紀念品,不用入場觀賽時排隊擁擠。店長指會視乎今年賽事反應,再研究是否到啟德開分店。 同樣在港島的蘭桂坊,酒吧相信球迷「飲開有感情」,即使賽事移師「對面海」都會回來光顧,預計生意會有一成半的增長。酒吧負責人SUMOD:「我們相信新場地會吸引更多球迷,活動氣氛會更好,我們已設法讓顧客仍能來這裡消費。當他們展示有效門票,他們將有飲品買一送一優惠。」 蘭桂坊協會總監張素媚:「蘭桂坊是不單止本地,更是國際知名夜生活區域,有不同風格夜店、酒吧,其實他們每年來港觀賽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6日
法院遙距聆訊條例草案三讀通過 陳國基:不適用於涉國安案
【有線新聞】立法會三讀通過《法院遙距聆訊條例草案》,容許各級法院及審裁處的法律程序命令,使用遙距聆訊。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遙距聆訊一般適用於民事和審訊以外的刑事法律程序,為讓持分者準備,後者會在條例草案通過約6個月後才開始可以使用遙距聆訊。司法機構會分階段發出務實指示,定明申請程序和指引。至於涉及國安的案件則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使用遙距聆訊,而自2020年起各級法院已進行超過2,100宗遙距聆訊,有足夠經驗落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6日
巴塞爾藝術展周五會展開幕 「沉浸式酒吧」展現港島面貌 旅發局邀本地藝術家創作
【有線新聞】巴塞爾藝術展周五開幕,旅發局邀請本地藝術家在會場內的酒吧加入以灣仔社區為主題的藝術創作。 在點點流星中翱翔俯瞰獅子山,坐在天星小輪從繁華商業區一步步走入恬靜社區,這些都是本地藝術家黃進曦用畫筆將維港以及灣仔的印象在巴塞爾藝術展內這間「沉浸式酒吧」中展現出來。 黃進曦:「很難透過一個視點將所有建築物盡收眼底,唯有我用的方法就是透過想像來將不同地標重新再去構圖,透過一條山路將酒吧、藍屋、郵政局和昌大押,以至石牆樹到山頂從前的金馬倫大廈,都是透過想像方法重組在山景之上。」 巴塞爾藝術展在瑞士本部、法國巴黎及美國邁阿密的展覽都有「沉浸式酒吧」,按照當地社區主題設計,帶參觀者探索當地風土人情。酒吧的餐飲都結合了香港特色,很像這杯「鴛鴦天尼」就是將咖啡、奶茶與伏特加結合成為一杯雞尾酒。 巴塞爾藝術展周五起一連三日於會展舉行,還會展出來至42個國家和地區現代和當代藝術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6日
粵港澳消防應急救援演練 模擬香港受颱風侵襲
【有線新聞】消防處聯同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及澳門消防局舉行粵港澳大灣區應急救援演練,處長楊恩健指演練達到目的成果。 颱風來襲,這個地下停車場被水流淹沒,有乘客被困在車內,救援人員潛入水中搜救,又出動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的排澇機械人抽走積水,另一邊鯉魚門村亦受風災影響導致水浸,村民被洪水圍困,救援人員利用充氣救生艇、海上救援電單車及消防快艇,以及無人機偵測災民位置。 是次演練由消防處聯同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以及澳門消防局舉辦,模擬香港受惡劣天氣侵襲,消防處收到大量水浸及樓房倒塌等報告,資源緊張下向兩地政府提出支援要求。消防處指演練目的包括測試救援行動方案啟動機制,以及現場聯合指揮系統協調等,消防處處長楊恩健指演練達到成果。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關於什麼情況啟用這個機制,去調動相關資源,如果出現好像『山竹』的情況,可能要用一個月時間去鋸樹,阻塞很多道路可能會引致很社會問題,小朋友無法上學,市民無法上班,可能就會啟用這個機制,尋求其他兩方協助去處理需要長時間而我們資源上不能短時間處理的突發事故。」是次演練兩地共派出75名救援人員及18輛消防車。 消防處指是次演練兩地救援人員共用,約四小時過關來港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6日
白居二|截至今午暫接獲逾3.3萬份申請 超額約4.5倍
【有線新聞】新一期白居二截止申請,房委會截至下午5時收到超過33,000份申請,預計第二季攪珠今年內發出購買批准信。 今期配額有6,000個,新增的1,500個40歲以下青年配額接到約25,000份申請,佔申請總數約八成。其他申請大約有8,000個,而一般配額有4,500個。不過這個申請數字仍然未計郵遞中的申請,暫時超額申請約4.5倍。 而對上一期白居二則接獲78,000份申請,超額約16倍,房委會認為申請情況受經濟、市場氣氛等因素影響,認為需求仍然殷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6日
鄧炳強去信《明報》回應秘密赴泰無刊憲 批評內容偏頗誤導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去信《明報》,指副總編輯撰寫的專欄文章提及他月初回應離港往泰國沒有刊憲一事,內容偏頗誤導。 專欄文章題為《記者的提問》,提到月初鄧炳強秘密前往泰國接回被非法集團禁錮港人後,《明報》記者問鄧炳強為甚麼前往泰國沒有刊憲,遭鄧炳強質疑是否想查找不足去打擊政府威信。文章引述過去立法會議員亦質詢過署理特首離港未刊憲的原因,稱問題非常合理。 鄧炳強批評文章完全沒提及當日回應已經清楚指出關乎遭禁錮港人生命安全,事前公開會影響拯救行動,質疑《明報》再次誤導讀者,令人覺得他針對記者、沒回答提問,作為官員有責任令市民慎思明辨,他又強調一個負責任媒體不應隱藏官員回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26日
北都|發展局研「按實補價」 可按實際興建樓面補地價
【有線新聞】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出席立法會前廳交流會後,指會研究推行「按實補價」,在進行地契修訂時,可按照實際興建的樓面而決定補價,早前提出建議的議員指有助北部都會區發展。 甯漢豪:「我們現在若做地契修訂,我們是否一定要用最高樓面面積來定補價,還是可以按申請人提出?其實他毋須建那麼多,而是按他實在將會建多少而做補價,目的就是讓一些發展早日可以去馬及成事。」 新界北(民建聯)劉國勳:「北都發展週期、初期時,如果用最高發展價值去計補價,很多企業或發展商覺得前期風險很大。如果我是發展商或企業,我認為今天的發展規模其實建三倍的地積比、建三成左右就足以供應市場的時候,政府就可以和他傾談建三倍或三成,我便用大約三成地價去計算,變相發展商和企業初期拿出來的錢不用那麼大多,他們願意投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