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8日
勞工處去年完成欠薪聆訊傳票1,366張 陸頌雄:罰則太輕無阻嚇力
【有線新聞】勞工處去年提出欠薪檢控,並完成聆訊的傳票有1,366張,按年多逾兩成。 勞福局書面回覆議員去年就欠薪提出檢控,並完成聆訊傳票共1,366張,較2023年多逾250張,亦較2022年多一倍,去年被定罪個案有996宗,平均罰款2,865元,有個案被判處監禁緩刑及160小時社會服務令。勞福局說多管齊下,積極打擊欠薪罪行,並已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 但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說罰則太輕無阻嚇力,「雖然是法庭判處,但對公眾期望欠薪個案,有汗出、無糧出的不負責任僱主,欠薪罰款由2023年3,732元,減至2024年2,865元,3,000元也不到。亂拋煙頭也罰款3,000元,法例最高罰款35萬元有很大落差。而直接判處監禁更加沒有一宗,最多只有少數被判處緩刑,因此政府整個回應中欣賞政府加強執法比例、力度,但是要解決罰款太低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8日
黃金周|旅遊業界指酒店入住率頗高 旅客具有一定消費力 形容市面暢旺
【有線新聞】國慶黃金周步入尾聲,截至下午4時,訪港內地旅客累計逾138萬人次,破疫後新高,業界相信有望達到政府預期。又指酒店入住率頗高,旅客具有一定消費力,形容市面暢旺。 今年國慶黃金周與中秋節重疊看,本港舉行連串節慶活動,如國慶煙花、大坑舞火龍、中秋綵燈會等,吸引大批旅客來港過節。黃金周首七天訪港內地旅客超過129萬人次,創造疫後新高。疫情後國慶黃金周,內地訪港旅客由2023年只有110萬人次節節上升,旅遊業界相信有望達到政府150萬人次的目標。 又指酒店房入住率亦頗高,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大部分酒店有比較高的入住率,我們這些比較小的酒店,所以爆滿的機會較高,房價沒有怎樣上升的,因為內地客人都有選擇2日至3日房價稍為上升一點,大約10%左右,這幾晚與平日相若。」 旅議會統計,近六成旅客屬過夜客,有超過1,000個旅行團來港,相信旅客具消費力。旅議會總幹事楊淑芬:「過夜的旅客一定會在此消費,我們看到市面上無論餐飲、商場,他們都推出不同中秋裝置,這樣令旅客的消費也增加,看到市面都是暢旺的。」 黃金周期間,西貢橋咀洲懷疑有旅客踐踏珊瑚,楊淑芬說生態旅遊仍屬於起步階段,需引入專業導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8日
李家超明赴廣州南沙 出席全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種採集儀式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明日早上前往廣州南沙,出席全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種採集儀式。 李家超將擔任儀式主禮嘉賓,代表香港點燃全運會和殘特奧會聖火,身兼全運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副主任的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將受領火種。粵港澳三地在儀式上受領火種,象徵三地攜手舉辦今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李家超同日下午返港。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8日
九龍灣啟業邨塌樹擊傷女傭 區議員稱承建商風後檢查指沒即時危險
【有線新聞】一名女子在九龍灣啟業邨被折斷的樹幹擊中,一度昏迷,區議員稱上次颱風後房屋署承建商檢查過涉事樹木,指沒有即時危險。 37歲印尼女傭被樹幹擊中,頭部及手部受傷,一度昏迷,須戴上頸箍及氧氣罩,被送往伊利沙伯醫院後回復清醒。事發上午11時半左右,啟業邨啟裕樓附近,一棵大樹其中5米長的樹幹由約10米高的位置折斷後高處掉下傷人,樹幹擱在公園長椅上,樹枝樹葉遍佈地上。據了解,該名女傭不是邨內居民,事發當時正坐在長椅休息。警方之後圍封現場調查,房屋署人員亦有到場視察,撿起地上樹枝,並搬離現場。 有附近居民表示,留意到颱風後邨內大樹上有樹枝被吹斷,經過時已盡量避開。李先生:「樹已經被吹斷,斷了但被吊著,未掉下來未斷掉,經常都有發生。(這個位置早幾天有沒有被圍起?)沒有圍起,可能未連根拔起就不圍起。」黃小姐:「很多樹枝掉下來。(會否擔心?)都會,盡量避開。(會否希望盡快清理?)會,這邊都很多老人家及小朋友,須注意安全。」 當區區議員表示,上次颱風後,承辦商檢查過涉事樹木,指沒有即時危險。觀塘區區議員歐陽均諾:「今次事件的大樹也是有評估過,承辦商表示大樹沒有危險,之前我們在颱風期間,為了做好防風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8日
本月有四日錄33度或以上 成最多酷熱日數十月 刷新1884年以來記錄
【有線新聞】本月至今已有四日達到33度或以上的酷熱水平,刷新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多酷熱日數的十月。 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33.1度,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寒露」,元朗公園最高達35.2度、上水36.1度。十月只過了八天,有四日達到33度或以上酷熱水平,酷熱日數已打破去年紀錄,亦是天文台有記錄以來,最多酷熱日數的十月。受高空反氣旋影響,本港未來幾日普遍晴朗,下周初驟雨會增多,氣溫將稍為下降。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8日
基孔肯雅熱|再增一宗輸入個案 11歲男童居深水埗富昌邨 曾到深圳等地
【有線新聞】一名11歲男童感染基孔肯雅熱,今年至今28宗,全屬輸入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通報,一名11歲男童感染基孔肯雅熱,他居於深水埗富昌邨,先後到過深圳、佛山和中山,回港後發燒及出皮疹,到廣華醫院急症室求醫。目前情況穩定。他的家居接觸者沒有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8日
長沙灣九巴與私家車相撞 七人受傷
【有線新聞】長沙灣九巴與私家車相撞,七人受傷。 有傷者要由擔架送上救護車,有人戴上頸箍,救護員為他們治理和分流,其他人可自行登上救護車。九巴車頭損毀,擋風玻璃爆裂。下午四時半左右,九巴60X由佐敦開往屯門,去到長沙灣廣場對開懷疑收掣不及,撞到前方私家車。巴士上三男四女乘客受傷。受意外影響,長沙灣道近長荔街部份行車線封閉。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8日
三學者憑研發金屬有機框架獲諾貝爾化學獎
【有線新聞】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由3名學者獲得,表揚他們對發展金屬有機框架的貢獻 三名得主分別為日本京都大學學者北川進、澳洲墨爾本大學教授羅布森及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奧馬爾.亞吉,他們研發的金屬有機框架屬多孔架構,有足夠空間讓氣體及其他化學物質流動。因著他們的貢獻,化學家成功構建數以萬計的不同金屬有機框架,有助應對人類面臨的一些重大挑戰,包括分解環境中殘留的藥物,捕獲二氧化碳或從沙漠的空氣中收集水。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8日
黑客組織承認攻擊啤酒商朝日網絡 竊取內部文件
【有線新聞】有黑客組織承認向日本啤酒生產商朝日集團發動網路攻擊,啤酒出貨仍受阻。 稱為麒麟的黑客組織在網上發聲明及文件圖片,承認入侵朝日集團的系統,竊取超過9,300份文件、合共27GB的數據,包括員工個人資料和公司內部文件。朝日稱正調查事件,拒絕透露更多資料。 朝日自上月底遭勒索軟件攻擊,系統嚴重癱瘓,以致無法處理訂單、客戶查詢及出貨,系統至今未恢復,啤酒等產品出貨仍受阻。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8日
日本自民公明兩黨未就聯合執政達成共識
【有線新聞】日本國會預計下周選舉新首相,自民黨新總裁高市早苗能否順利當選出現隱憂,她與執政盟友公明黨未能就延續聯合執政達成共識。另外,據報高市考慮取消下周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周二與執政盟友、公明黨黨魁齊藤鐵夫會面約一個半小時,討論延續聯合執政。齊藤表明,公明黨支持者對高市的部分立場有疑慮,雙方就參拜靖國神社和外國人政策問題達成共識,但在政治獻金醜聞引發的政治改革問題上仍存在分歧。他表明若未能解決公明黨的憂慮,執政聯盟便無法持續下去,在這種情況下,他將不會在國會提名選舉投票支持高市做首相。高市會後承認有分歧,會繼續討論並推遲聯合執政協議。 據報高市在當選總裁翌日與在野的國民民主黨黨魁玉木雄一郎會面,尋求合作擴大執政聯盟,不過玉木指若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即使有國民民主黨加入亦無法取得過半議席。 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與國民民主黨舉行幹事長會議,期望拉攏對方合作,商議共同推舉玉木雄一郎作為首相候選人,不會堅持投票給黨魁野田佳彥,不過國民民主黨稱無意合作。 另一方面,共同社報道,過往多次參拜靖國神社的高市早苗考慮放棄下周靖國神社秋祭期間前往參拜。消息指,高市正尋求在月底的亞太經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8日
AEON排隊爭執「怒翻」買餸車 前排婦:你打不過我的 網民:誰大誰惡誰正確?
【有線新聞】雖然說港人排隊文化備受外界推崇,但現實上仍不時有排隊糾紛,甚至由口角鬧大至動粗。網絡就流傳一段在AEON超市發生的短片,只見在自助付款區有兩名婦人爭執,已佔得付款機的短髮婦人「掀翻」後方婦人買餸車,引發雙方推撞。雖然兩人都有出手,但職員主要勸阻「遲出手」的後方婦人,先出手的短髮婦人卻揚長而去,引起網民議論。 短髮婦手指監控 「你報警,你可以報警」 涉事影片未能顯示事發緣由,只見雙方已有口角爭執,而短髮婦人雖然已佔得付款機位置,但仍一手「掀翻」後方戴帽婦人的正方買餸車,令車內商品全部倒出地下,短髮婦並以普通話指責對方,引發雙方推撞。短髮婦不斷出言警告「你再打我一下,你再打我一下」,然後一句「你先動手的」隨即大力推開對方,又試圖出腳踢人,糾纏一番後揚言「你打不過我的」。 影片中聽到短髮婦其後以廣東話說:「你報警,你可以報警」,然後手指上方閉路電視,示意有錄影可以證明「誰是誰非」,戴帽婦人則拎起對方購物車上多件商品,掉在地上,對方大力推開她的手。其後兩名掛證件的便服職員介入,雙手合十勸交,其中灰衣職員主力勸阻戴帽婦不要再動手,黑衣職員則「引導」短髮婦繼續付款。 戴帽婦氣難平還擊
- 有線新聞
- 2025年10月08日
施政報告|辯論致謝議案 有議員憂部門首長責任制有反效果 又指要反思高官流失原因
【有線新聞】立法會一連三日辯論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有議員關注部門首長責任制會否帶來反效果,有議員就提到近年高層官員相繼流失,當局要反思原因。 致謝議案首日辯論圍繞政府治理和改革,不少議員都關注部門首長責任制和公務員評核機制。陳振英:「衷心希望新制度能真正提升管治,而不是成為新的清規戒律,拖慢我們的行政效率,尤其應該鼓勵官員勇於擔當,避免因為過度強調問責,而使到決策執行的程序冗長。」謝偉銓:「相關問責及評核如何可以做到公正客觀,不會滋生『馬房文化』及『擦鞋文化』,政府必須關注。」狄志遠:「把市民對效率、態度、成效的意見進行民意調查,將結果納入部門和高官的考核範圍內,讓『向市民問責』真的有分數、有後果,政府要勇於面對反對的意見,對市民提出的批評,官員視之為改善措施的機會。」 有議員關注高層官員流失情況。葉劉淑儀:「為何我們華盛頓辦事處主管會辭職?為何財政司助理自己都辭職?走去港投公司工作,要轉跑道,因為其中一個原因,有人說是我們政務官工作十年後,房屋津貼已領取完,局長你不能只說多人來投考,你要認真思考我們制度出了甚麼問題。」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總結時指,本港政府效率在世界競爭力排名第二,反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