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本港街舖空置率創四年半新高 劉振江:缺乏整體推廣策略 難應對消費環境轉變
【有線新聞】有數據顯示本港街舖空置率創四年半新高。香港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認為,商場希望維持滿租率帶動消費氣氛,故租金會隨行就市,而街舖變化較商場大,空置率較高。 劉振江:「街舖就要看該街和區視乎有沒有內地客、本地消費是否增加、周邊環境如泊車方不方便,因為自身不能提供泊車優惠,對這批客戶來說吸引力較弱。沒有整體推廣策略、各顧各,周邊環境如果一轉差,自己獨力處理不到,所以街舖的變化相對大,承受轉變的能力較商場低。」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山東艦航母編隊今離港 市民送別盼再登艦體驗:想甲板上走走
【有線新聞】山東艦航母編隊即將離港,有市民在堅尼地城準備送別。 山東艦編隊上星期抵港訪問五天,一萬個受邀公眾周末登艦參觀,近距離目睹艦上主力殲15T及殲15戰機,又安排官兵與市民交流。在昂船洲軍營,隨同訪港的湛江艦和運城艦早上由拖船引領離開,大批市民連日來在青衣、摩星嶺等多個地點遠眺軍艦,有人趁編隊離港再到堅尼地城送別編隊。 郭先生:「當然期待(下次訪港)。(為甚麼?)總言之很想上去,站在甲板上走走。」陳先生:「人家有任務在身,不要說夠不夠,它有任務。(想它留久一點?)留久一點也不可以,香港數百萬人口,不可以這樣。」深圳旅客任先生:「肯定盡量多停留一點時間好,現在停留了五天左右,就是上去參觀的可能人數還是比較少,希望它以後經常來香港訪問。」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世界轉一圈|現代戰機對決變高科技「捉迷藏」 雷達技術成制勝關鍵
【有線新聞】飛機投入戰場後,空中格鬥成為奪取制空權關鍵。 由兩次世界大戰到進入導彈時代,技術和空戰策略不斷改進,作戰距離亦增加。現代戰機對決成為高科技「捉迷藏」,而雷達技術就成為關鍵,透過發射電磁波,再由物體表面反射分析計算出方位、距離及速度等不同數據。 二次大戰起已發展初期的地面及機載雷達偵測、追蹤敵機以協助攔截,但當時一般偵測距離只有數十至過百公里。現代空戰的機載雷達已可在遠達400公里外搜尋目標,更可以利用先進導彈進行超視距作戰,在超出目測範圍預早攻撃目標。 在早前印巴衝突期間,巴基斯坦空軍聲稱利用中國製殲-10C猛龍戰機擊落數架印度陣風式戰機,是陣風首次被擊落。分析認為殲-10C除了雷達性能較佳,巴基斯坦同時利用中國研製的霹靂-15E超視距導彈亦是關鍵之一。導彈屬於對外出口型號,射程約145公里,中國自用的型號據報更達300公里。印度戰機則是採用法國的雲母導彈,雖亦屬超視距導彈,但射程僅80公里。如數據無誤,顯然優勢在巴基斯坦一方。 隨著導彈和雷達技術均與日俱增,戰機已由「格鬥士」變成「狙擊手」。再加上降低被探測的隱身技術,包括改良氣動外形及改變表面物料反射電磁波的特性,戰機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研究指系外行星「自取滅亡」 圍繞恆星觸發強烈耀斑 大氣層逐年縮小
【有線新聞】在天文學中都有類似自取滅亡的現象,一顆與木星相似的系外氣體行星正陷入這種情況。 在距離我們400多光年半人馬座方向,有一顆HIP 67522恆星與我們的太陽差不多大,稍為冷一點,溫度低太陽約攝氏一百度,但其實同樣是5千多度的高溫。 已知星系中有最少兩顆行星,但其中的b行星「不識好歹,燈蛾撲火」,雖然與HIP 67522恆星的距離與木星、太陽的距離相若,但須知道這顆1,700萬歲的恆星較45億歲的太陽年輕得多,所以亦「年少氣盛」。這種「氣」是以強大磁場表現,與太陽對地球單向的影響不同,b行星約每7天便圍繞它轉一圈,積聚大量磁場能量,與恆星的磁場互相呼應後,會觸發類似太陽耀斑的能量噴發。 結果研究發現,b行星的大氣層每年都會收縮,研究亦推論這個恆星的耀斑強度較30年前的推算要強約100倍,b行星觸發的耀斑更是集中噴向自身,所以看來是「死路一條」。再過大約1億年後,差不多木星般大的b行星,便會變成像約3分之1大小的海王星。 歐洲太空總署等團隊的專家計劃再進一步探索當中的耀斑,包括哪些頻段,並探索更多類似的恆星、行星系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溫布頓網球公開賽 佐敦湯臣因傷退賽 費利斯晉八強
【有線新聞】戴頭巾的費利斯16強面對佐敦湯臣,這球由守轉攻,殺到上網大鬥法,成功救到打向空位取分,首盤大勝6比1。 第2盤費利斯繼續控制戰局,拉一板直線破發,拋開到3比0。佐敦湯臣在場邊接受完一輪手法治療,落場打了一局都未夠就未能繼續,因傷退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共同社︰何立峰或本周訪日 參加世博會活動
【有線新聞】日本共同社報道,副總理何立峰可能本周訪問日本,參加大阪世博會活動。 報道引述兩國多名外交人士消息,預計何立峰周四抵達大阪,周五出席日本關西世博會的中國國家日活動,雙方正就此協調。 擔任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的日本自民黨幹事長森山裕,將在大阪與何立峰會談,並再提出希望租借新的大熊貓。森山裕4月訪華時,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會談,強調應繼續透過大熊貓展開日中交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政府研推「高官責任制」 楊何蓓茵指有心做事者不懼問責 本月推人才培育計劃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正研究建立高級公務員責任制,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相信不會令官員害怕。 楊何蓓茵接受港台訪問,強調職效問責並非新要求,而行政長官期望較高級官員可以對下屬做好監察責任,相信不會令高級官員害怕,強調有心做事的人會得到認可。 她提到本月會推出政府治理人才培育計劃,從首長級以下的兩至三級公務員物色有潛質人選加以栽培,但參與計劃不一定會升職,跟不上要求的可能會被指令退出。她又說保安局將推出公務員國安實務指引,公務員學院課程隨後亦會調整,強調國安挑戰及風險經常有變,培訓要按外在環境調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貿易戰|暫緩期周三結束 特朗普指對等關稅8.1生效
【有線新聞】美國向各國徵收對等關稅的暫緩期即將在周三結束,華府稱8月1日起會向未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以新稅率徵稅。 總統特朗普預告未來數天會與數個國家達成協議,其餘國家就會以信件通知她們新稅率,要求對方周三前決定達成協議還是接納信件要求,而新稅率將於下月1日生效。財長貝森特透露,與歐盟的談判進展良好,強調未達成協議的國家稅率將在下月1日起,重返4月2日「解放日」的水平,但否認延長暫緩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批馬斯克成立新政黨荒謬 特朗普:對他失控感難過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批評富商馬斯克成立新政黨荒謬,指第三黨在美國政壇從未成功。 特朗普:「我認為成立第三黨很荒謬,我們與共和黨合作得非常成功,民主黨已迷失方向,但兩黨制一向行之有效,我認為成立第三黨只會添亂,制度明顯為兩黨而設,第三黨從來行不通。他(馬斯克)可以享受其中,但我認為很荒謬。」 特朗普之後又在社交平台發文,稱對馬斯克失控感到難過,重申共和黨運作順暢,不如民主黨般分裂。又透露馬斯克曾推薦其密友領導太空總署,但特朗普因政見和利益衝突認為對方不適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李強籲金磚國家推動以和平手段化解爭端
【有線新聞】總理李強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並發表講話,指金磚國家要推動以和平手段化解爭端。 李強在講話提到金磚國家作為全球南方「第一方陣」,應當堅持獨立自主,努力成為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先鋒力量。 各國領袖舉行會議後發表里約熱內盧宣言,重申各方將通過促進和平,重振和改革多邊體系,進一步深化戰略夥伴關係,並對不符合世貿規則的單邊關稅和非關稅措施表達嚴重關切,支持以世貿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又譴責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打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文物探知館展300件唐代文物 呈現多元交融時代 免費開放至年底
【有線新聞】文物探知館展出近三百件唐代文物,揭示唐代在文化、貿易、宗教方面的開放多元面貌。 鎏金銜環鋪首是唐代大宅門上的重要部件,1978年在西安大明宮遺址出土,獸面彎眉、豎耳猙獰有辟邪的用意。這個唐開元十八年,即公元730年的彩繪戲俑則有滑稽的形象,又帶點胡人面貌,估計墓主深受當時外來文化影響。文物保育專員梁子琪:「仔細一看發現全部都是外族人士,亦反映了唐代是個非常開放、多元的時代,他們不單接受外族,也容許他們做政府官員。」 開放進步不只是建制架構,當時婦女盛行創新打扮也是大唐盛世的重要表徵。這件嵌綠松石立鳳金飾,周邊的綠松石排列,參照了波斯的聯珠紋。這件插在髮髺上的金櫛薄片,設計成飛天造型,是受外傳佛教影響。 在書畫作品方面,有這幅宋代畫家描繪唐玄宗與妃嬪共十六人在打馬球的《明皇擊球圖》,畫長230厘米,是展覽中期間限定的展品。這幅清代《春夜宴桃李園圖》,描繪了唐朝李白夜間遊宴的情景,由遼寧省博物館借出,只會展出兩個月。 這個名為「唐風萬里:多元交融開放的盛世」的專題展覽,展出近三百件內地、文博機構以及古物古蹟辦事處的藏品,展期至今年底,免費入場。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07日
上任三周年|孫東:港創科投資私營比例低於深圳 財政壓力下檢討資助項目
【有線新聞】孫東又說本港創科投資私營比例遠低於深圳,相信隨創科生態改善,工商界投資比例會增加,政府有多個配對資助計劃促進業界投資。 為創科引擎點火,基建以外需要資金支持研發項目,政府統計2023年香港研發總開支接近330億。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接受本台專訪,說業界投資僅佔約45%,認為比例有待提升。「這個比例跟深圳、廣州比,業界投入確實是低,因為在深圳是超過90%投資是來自業界,推出的很多政策無論是「產學研1+」計劃,還是新型工業加速計劃,都是希望業界一起參與,政府是一、業界是二等等,都是在促使企業投入。」 他說本屆政府上任首年就推出《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首次明確協調研發、成果轉化,引導產業基金政策,從上、中、下游發展產業。「創科產業要一點一點建立起來,沒有五年、十年你很難看到大規模發展,但你現在不做,以後永遠不會有機會。應該說創科產業發展與新型工業化,與香港傳統經商模式是不同,香港過去百年來一直是以商立港,考慮一個港、搞通路、貿易、金融等等。」 孫東說在政府財政壓力下帶來契機檢討多個資助項目,強調保證持續支援重點領域,並開闢先進製造新能源材料及可持續發展。產學研1+計劃前年推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