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世界盃|國企首超越美國成最大「金主」 華春瑩:卡塔爾隨處可見中國元素
【有線新聞】卡塔爾世界盃開鑼。作為全球關注的盛事,中國國家隊雖然無緣角逐,但中國企業就透過另一種方式,成為本屆賽事之冠。 卡塔爾世界盃周日開鑼,雖然國家隊無緣出戰,但中國元素依然處處可見。其中中國企業超越美國,首次成為最大「金主」,萬達、海信、蒙牛和VIVO四家企業為本屆世界盃,贊助13.95億美元,超過美國企業的11億美元。 除了作為贊助商外,內地企業亦參與了多項世界盃建設項目,例如上演揭幕戰和決賽的世界盃主賽場「盧賽爾球場」,就由中國鐵建承建。而球迷村超過1萬個的貨櫃式單位,就由廣東、浙江等地負責興建,就連比賽場地草皮的灌溉和保養,都是中國寧夏大學提供技術支援。 另外,世界盃各式各樣周邊商品大部分都是來自浙江義烏,包括球衣和背包等,不少產品都供不應求,商店都要追加訂單。 有卡塔爾世界盃商品店店員說:「我們店內大約6成的商品都是中國製造,特別是球衣和背包,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它們的質量很好。」 難怪連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日前都在Twitter連發8則圖文,表示中國的元素在卡塔爾世界盃隨處可見。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學生疫下製「紙寵物」自娛 風氣蔓延全國多間院校
【有線新聞】在疫情下,內地不少學校都實施封閉式管理。有學生因為無法離開校園,興起以「紙寵物」來消磨時間,而這種風氣更蔓延至全國多間院校。 「這是狗嗎?紙盒吧,它有尾巴、有頭,好搞笑,他們還在遛狗。」今年內地多處疫情擴散,不少學校實行閉環式管理,而這群大學生為消磨時間,就利用了快遞包裝紙皮做手工。現時一人一隻狗狗已不足為奇,不少學生更將傑作上載至社交平台,無論在宿舍、操場上都可見到如像蝸牛、螃蟹各類小動物,甚至連蟑螂都有。 南京師範大學學生柳同學說:「大部分同學應該都是跟風吧。紙狗本身並沒有甚麼特殊意義,但是這個時候給我們這樣一個新的寄託,可以分散一些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稍微有趣一點。」 不過有分析認為,所謂的養寵物來排解寂寞,是逃避社交的表現,並不值得推廣。中國農業大學心理素質教育中心主任施鋼說:「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畏難情緒,就是我逃避了跟人的交往和接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慢慢對這個事情的理性認知,我覺得它會慢慢地被其他東西所替代。」 而這種苦中作樂的想法,可說是千奇百態。有人自己將床鋪變成時裝秀,亦有學生不滿校方的嚴格管控,通過集體繞圈爬行來宣洩,引起學校關注。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本港新增7,139宗確診 多13人離世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7,139宗確診,輸入個案佔634宗,多13名患者離世。 本地個案有6,505宗,18間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有34名院友及員工確診,741間學校呈報1,515宗個案,有27間學校共30班要停課一星期。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海關拘三貨櫃車司機 涉走私1.8億元私煙
【有線新聞】海關檢獲約6,400萬支懷疑私煙,市值1.8億元。 檢獲的懷疑私煙放在六個貨櫃,海關根據線報,上周二在葵涌及青衣兩個貨櫃場及貨櫃車檢獲約6,400萬支懷疑私煙,市值約1.8億,應課稅值約1.2億,拘捕3名貨櫃車司機,年齡50至63歲。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泰國警察大樓遭汽車炸彈襲擊釀死傷
【有線新聞】泰國南部一座警察大樓遭汽車炸彈襲擊,至少1名警員死亡、近30人受傷,暫時未有人承認責任。 停泊在大樓的汽車爆炸起火,冒出大量濃煙,消防員射水撲救。警方指襲擊者假扮警察,將載有炸藥的汽車,泊在那拉提瓦府的警察大樓,炸彈在當地中午12時許爆炸。總理巴育關注襲擊,指示警方加強公共安全。那拉提瓦府與馬來西亞接壤,尋求獨立的伊斯蘭武裝組織過去多次發動襲擊。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康文署移除旺角兩枯萎古樹名木 補種黃花風鈴木
【有線新聞】康文署移除旺角洗衣街花園兩棵已枯萎的古樹名木,保障公眾安全。 兩棵史氏鐘花分別高6和7米,康文署在2015年發現兩棵樹健康情況轉差 樹冠稀疏及枝條枯死,即時加強護養工作,但兩棵樹的健康未有好轉。 今年4和5月,康文署確定樹木已枯萎,有潛在倒塌風險,將兩棵樹移除,會安排原址補種黃花風鈴木。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元朗洪水橋將建多層工廈 安置棕地作業者 最快2027年落成
【有線新聞】政府將在洪水橋及元朗興建多層工廈,安置物流業及汽車維修業等棕地作業者,最快2027年落成。 有議員關注政府如何協助過渡,發展局說不會「一換一」調遷,但會賠償及另外覓地遷置。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現時棕地結業者收了賠償後4至5年工廈才建好,可以平租予他們,這段時間過渡期外面找租金很貴,未必承擔得起,你們會否為他們做些事情?」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這批工廈興建完成前已知發展清拆影響的棕地200公頃,換言之,即使沒有『一換一』,我們亦需找金錢賠償以外,盡量找土地作緩衝,讓棕地作業者得到安置。」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黎智英聘英御狀 律政司上訴遭拒 決定直接向終院申請上訴
【有線新聞】黎智英獲准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來港為他抗辯,律政司不服,直接向終審法院申請上訴。 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等罪的案件,下星期四開審,高等法院上月批准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來港為他抗辯,律政司不服,上訴被駁回,上訴庭亦拒絕批出上訴至終院的證明書,律政司決定直接向終院申請上訴,案件星期五開庭,由首席法官張舉能、常任法官李義及霍兆剛處理,預計需時一小時。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福建漁船被指越界捕撈 14人連船遭台方扣押
【有線新聞】福建一艘漁船被指越界捕撈,船上14人連同漁船被台灣方面扣押。 「船停下來,船停下來,船停下來!」台中海巡隊巡防艇周日在台中港以西40海浬位置,追截懷疑越界捕撈的福建漁船。期間漁船多次加速逃走,又與海巡艇發生過幾次碰撞。 雙方經過一番追逐後,巡防艇最終將漁船截停,海巡人員登船制服漁船上所有人。第三海巡隊副隊長周明江表示:「該船是11月19日下午,從福建省祥芝港出港,陸船非法越界捕魚的事實明確。」 海巡隊最終在漁船上制服14人,又將檢獲約3噸漁獲,根據當地法例拋落大海,之後連人帶船押返台中港隔離調查。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美國要求安理會全體譴責北韓試射導彈
【有線新聞】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北韓試射洲際彈道導彈。中方期望各方堅持政治解決。會後美國聯同英、法、日等14個國家,發表聯合聲明支持譴責北韓。北韓勞動黨副部長金與正指,安理會會議是雙重標準和嚴重的政治挑釁,警告會有強硬回應。 北韓上周再試射洲際彈道導彈,聯合國安理會應日本要求,召開緊急會議商討。 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格林菲爾德認為,安理會應一致譴責並限制北韓的行動,批評中俄阻撓提案,令東北亞地區以至全球陷入危機。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期望各方堅持政治解決的方向,透過對話協商防止局勢升級甚至失控,認為美國應採取主動,提出現實可行的方案,正面回應朝方合理關切。 格林菲爾德在會後代表14個國家,包括8名安理會成員發聲明,譴責北韓試射導彈,美國將提交主席聲明草稿給各國討論。 格林菲爾德宣布:「這個講台上的所有人都支持安理會以統一的聲音,譴責北韓的行動,並採取行動限制北韓非法研發大規模破壞性武器和彈道導彈。」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表示關注朝鮮半島局勢,期望中方全面落實安理會決議。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港鐵觀塘綫周日起換新國產列車 荃灣綫、港島綫料最快2028年更換
【有線新聞】港鐵觀塘綫星期日起換新的國產青島列車,2029年前為荃灣綫、港島綫和將軍澳綫換車,不過會用舊信號系統,最快3年後才在荃灣綫轉新系統。 這款國產青島新8卡列車星期日開始在觀塘綫使用,取代現在行走40年的英國製列車。車廂不同的是,每個車卡的扶手吊環由20多個增至64個,中間扶手桿一開二,可以多些人握到,座位設計亦有不同,近車門扶手企位亦寬闊些。 這批國產車港鐵購入93列,觀塘綫下年更換全部13列,2028至29年荃灣綫、港島綫和將軍澳綫都會更換,不過暫時都用舊信號系統,至2025至26年荃灣綫率先轉新系統。 港鐵車務總監李家潤 :「我們會借鑒荃灣綫的經驗及根據它實際運作情況,安全、有序陸續推展,約一年時間做一條鐵路綫,整體工程預計2028至2029年完成。根據現時乘客量估算,新信號系統下增加的可載客量可滿足2031年後的乘客量增長。」 因應油麻地站列車出軌甩車門事故,有人打開逃生門落路軌,港鐵都一度不知情,新列車在逃生門裝獨立感應器。李家潤 :「當乘客有需要將這道門推開、離開車廂時,智能裝置會即時傳信號去控制中心,較傳統現時信號只讓司機知道,更快和清楚讓控制中心即時做好保護工作
- i-Cable
- 2022年11月22日
探月總工程師:月球科研站約2028年建成 中國航天員十年內料登月
【有線新聞】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預計,月球科研站會在2028年左右建成,中國航天員有望十年內登上月球。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接受央視訪問時表示,原定明年開始由嫦娥六號,到月球南極採樣並返回的第三期探月工程,已順延並歸入第四期工程,預計2024年實施。而第四期的主要任務,還包括嫦娥七號和八號在月球上構建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吳偉仁表示:「這個基本型有著陸器,還有月球車、飛躍器,軌道上還有軌道器隨時在那裏觀察。然後這個飛躍器,要從月球這上面起飛,起飛過後要飛到洞眼裏面去,飛到洞眼裏面去過後在那個地方找水,開一個水(源),它可以多次起飛。」 他稱將來要送上月球的月球車,會如一輛旅行車般大小,並由航天員駕駛,車內有床和衛生設施,並計劃透過核能系統,長時間大功率解決能源問題。他預計到2028年,會完成科研站基本型建設,中國航天員有望十年內登上月球:「(那我們甚麼時候,才能夠建成這樣的月球科研站呢?10年之內?)應該有希望。我們宇航員希望在10年之內上月球嘛,2028年左右,我們(月球科研站)就基本已經建起來了。」 他又估計,屆時月球將成為深空探測前沿基地,並有望作為探索包括火星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