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復活假遊客迫滿大澳 人流帶旺海味店生意倍增 有小朋友稱去南丫島「戒電子毒」
【有線新聞】復活節長假第二日,遊客迫滿大澳,有海味店因此多了幾倍生意,但亦有大澳居民有點微言。 讓他們先走、讓他們先走,趁沒人快點拍一張吧,機會真是稍瞬即逝,沒辦法,假期下大澳就是這麼多人。市民鄭先生:「以為長洲較多人,但原來大澳也不少人。」 在大澳的小巷,別說社交距離1.5米,人與人之間相距一個身位都沒有,想拿手機拍照隨時碰到別人。人多對小朋友來說似乎無甚影響,最重要是——小朋友Karson:「有很多東西吃,(你困在家中多久?)很久(有多久?)一分鐘…一星期。」 來到水鄉當然帶同這裏的味道回家,有店舖說市民用消費券,花錢都較豪爽。海味店員工黃女士:「如果無消費券,他們用錢較緊絀、消費千多元,現在會消費四、五千元。」 你們去玩得開心,居民就頭痛了。大澳居民郭先生:「當然不方便,排長龍、等了很久。」大澳居民樊女士:「因為疫情關係,人人也沒地方去,大家保持距離也無所謂,歡迎。」 玩完想離開也要考驗耐性,由巴士站頭走一分半鐘,還未見到龍尾,有司機說公司已經增加班次,但人太多他們要多駕駛一、兩班,才可以疏理人流。 (「快點吧,無船了。」)有人不坐巴士去坐船,他說到南丫島有特別任務,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著陸 三名航天員身體狀況良好
【有線新聞】神舟十三號在軌工作183日後,返回艙今早順利返回地球,成功在內蒙古東風著陸場降落,三名航天員的身體狀況良好。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完成6個月在軌任務,凌晨零時44分,載人飛船與太空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分離。 神舟十三號今次採用的返回方案,亦與神舟十二號不同。為減少航天員在太空的飛行時間,將圍繞地球圈數由11圈減至5圈。之後經過超過8小時航程,到早上九時零五分,飛船進入預定軌道。 「北京,第一次調姿指令發出。」「長城報告,第一次調姿到位。」在地面人員指揮下,軌道艙與返回艙分離。「二次調姿開始。」完成兩次位置調整,飛船引擎開動,逐步下降高度,在完成與推進艙分離後,返回艙進入大氣層。 返回艙穿過大氣層的黑障區,9時42分,在內蒙古的東風著陸場上空成功張開降落傘。經歷約14分鐘的減速後,返回艙順利著陸。 搜救人員分別乘坐多部直升機趕到現場,開始返回艙回收工作。在救援人員協助下,指令長翟志剛首先出艙。他神情輕鬆,不時和在場工作人員揮手。他宣布任務完成,以及感謝人民的支持:「向祖國和人民報告,我們圓滿完成神十三飛行任務。我們現在已返回地面,01我現在感覺良好。」 而王亞平出艙,報平安的同時,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新社聯倡改革公務員團隊 李家超指會研究箇中問題 若當選會認真處理區議會議題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唯一參選人李家超繼續四出會見選委,對於有意見認為要整頓公務員,李家超指會研究是否有程序令政府效率打折扣。 仍未有政綱的李家超早上與新界社團聯會的選委會面,本身是立法會議員的新社聯副理事長李世榮提出要整頓公務員。新界東南(民建聯)李世榮:「在疫情期間,公務員未能發揮力量,希望李家超上任後能啟動如何改革公務員團隊。」 李家超:「有時候是否因為程序或系統性的事情,導致他們可以發揮的總體力量因為不同因素而打了折扣,可能未必是個人問題,而是系統或做事模式的問題,如果我順利當選會認真考慮。」 公務員團隊以外,李家超亦關注應該如何善用地區力量。李家超:「社區組織、義工等做了大量工作配合政府,正正反映了團結力量所發揮的重要性,令我思考可如何建立有系統性的動員方案,區議會整體會如何處理,如果我當選,這會是非常認真要處理的議題。」 至於政府架構重組,李家超指雖然時間倉卒,但希望新一屆政府上任前完成相關工作,對他組成政府班子的幫助很大。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俄羅斯向美國等國發外交照會 抗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有線新聞】俄羅斯向美國等多國發外交照會,抗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批准向烏克蘭發放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11架米-17直升機、18座榴彈炮和300架彈簧刀無人機。美國早前已向烏克蘭,提供標槍導彈等武器。 俄羅斯就向烏克蘭軍援問題,向美國等多國提出外交照會。《華盛頓郵報》報道,俄羅斯駐美大使館周二向美國國務院轉發外交照會文件,批評美國和北約提供敏感武器給烏克蘭,為戰事火上加油,警告會有難以估計的後果。 華府官員認為,俄方這樣做反映美國提供的軍援有效打擊俄軍。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修例規定主人交出染疫寵物 違者可判囚 團體憂加劇棄養 陳肇始稱將悉心照料
【有線新聞】假期不少人會帶狗仔出街,不過疫情下要小心,政府修例規定主人要交出染疫或可能染疫的寵物,違者最高判監半年。有團體擔心有主人寧願放生棄養,都不交給政府。 人要放鬆,狗也要,可以「放風」當然興奮,不過寵物一旦不幸染疫,或者可能曾經受感染,牠就要被銷毀或者要隔離檢疫。政府最近披露上月底修訂法例,主人不遵從指示交出寵物,最高罰款1萬元及監禁6個月。王小姐:「當然不贊成,作為主人我不會交狗隻出去,倉鼠事件後你更加不知會如何對待寵物。」她就說會繼續放狗,龐女士:「政府的事情沒眼看,狗與人有甚麼分別,狗都是有生命,你如何衡量狗與人。」 政府解釋修例時,重提年初有倉鼠驗出帶病毒,有人阻礙市民交倉鼠給政府人道處理。香港拯救貓狗協會會長謝曉梅:「坐監都比較強硬,我們不贊成這條法例。如果強硬地要求交出來,他們未必那麼願意,有反效果可能一次過棄養貓狗在街上,可能導致街上很多流浪貓狗,有機會被車死,可能造成更多悲劇。」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倉鼠或鼠類寵物相對風險較高,貓狗亦看不到有例子傳給人,暫時不用擔心。現在法例是以備不時之需,你很難作出豁免,因你不知道,不同病毒有不同宿主群,即使有變異,都可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疫下本地遊增、海岸處處垃圾 環保人士自發划艇登島淨灘 籲港人保育環境
【有線新聞】疫情下西貢人頭湧湧,垃圾亦都變多 ,有人自發划獨木舟出海,到附近小島清理垃圾,更吸引愈來愈多人加入。 熱愛海洋的Kitti,有時間就會與朋友去不同的島清理垃圾,這次目的地是橋咀島。「膠湯匙、飲管、還有啤酒(罐),正!這些(碎件)是最難執拾的垃圾,煙頭、煙頭真的很毒 。」五年來、超過360次行動,這種垃圾算是少見。「這段時間拜神、天后誕,這袋垃圾其實只是兜了一個圈 ,整袋超市垃圾,又是露營後的垃圾,埋了以為我看不到。」 近年愈來愈多人於本地郊遊,食環署上年在橋咀島已經清理了14公噸垃圾,是前年的一倍多。黃先生:「一個地方變成垃圾山大家就不去 ,然後又找下個地方禍害 ,越來越多地方禍害 ,損害的是自己,為何不自己執拾 ?」 最初孤獨「拾荒」,到現時浩浩蕩蕩,同路人驚嘆Kitti的堅持之餘,還在她身上學到不少知識。淨灘義工Sunny:「Kitti一直沿途講解什麼是無法分解,她之前告訴我有個外賣盒原來是無法分解,但它寫可以分解,我以前不知道 ,現在盡量少用外賣盒、不要餐具。」 Kitti他們每人每次大約可執兩大袋垃圾,因為獨木舟不能承載太重,水位線不能太高,否則會有危險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基輔周邊逾900平民喪生 大部分遭槍殺、處決 澤連斯基再籲國際加強對俄制裁
【有線新聞】烏克蘭在基輔周邊城鎮尋回900多具平民屍體,指大部分是遭俄軍槍殺,總統澤連斯基再呼籲國際加強對俄制裁,據報總理什梅加爾下周將出訪美國。 烏克蘭多地持續受襲,東北部哈爾科夫住宅區中彈,多名平民喪生。當局又指在首都基輔周邊城鎮已發現900多具平民屍體,指大部分都是被槍殺、甚至處決。南部馬里烏波爾繼續受俄軍圍攻,車臣部隊發放地面進攻的片段。烏克蘭當局估計至今有約3,000名烏克蘭士兵陣亡,軍方則聲稱已殲滅20,000俄軍,包括沉沒的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的艦長。 俄羅斯攻勢有升級跡象,烏克蘭國防部指俄軍首次出動遠程轟炸機空襲馬里烏波爾,又重新加強對基輔攻勢,包括以導彈轟炸據報生產海王星導彈的軍工廠。美國國防部官員評估亦認為俄軍的莫斯科號正是被烏軍兩枚海王星導彈擊中。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再次呼籲國際提供更多武器,對俄實施更強制裁,包括石油禁運和封殺俄羅斯銀行,才能早日結束戰爭。 《華盛頓郵報》消息指澤連斯基近日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時,要求美國將俄羅斯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大幅升級經濟制裁,不過拜登無作任何特定承諾。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觀塘翠屏北邨翠桃樓解封 錄9宗確診
【有線新聞】觀塘翠屏北邨翠桃樓解封,發現9宗確診。 翠桃樓約1010人檢測,發現9宗確診和4宗不確定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會跟進。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兒科醫生稱無打針染疫兒童康復後較高機會患多系統炎症、幾乎全部需送ICU
【有線新聞】香港兒科醫學會會長葉柏強說,沒有打針的兒童確診後,康復期比較長,亦有機會出現嚴重後遺症。 葉柏強:「最近我們發現另外很特別情況,已打針的小朋友很少感染長期後遺症,但沒有打針的小朋友,我們看到很明顯現象,叫多系統炎症,這個多系統炎症是同時攻擊小朋友不同的系統。多系統炎症攻擊系統是直接與新冠病毒有關,很多時候影響心臟、影響腦部,影響肺部、腎臟,甚至其他不同的器官。發生時間很特別,很多時候是康復後3至4星期才病發,一來便很急,差不多全部都要入深切治療部。我們差不多每天有2至3個新症以上,很大機會再有小朋友死亡。」 葉柏強又說兒童確診後雖然有抗體,但三、四個月後有機會再次感染,呼籲小朋友盡快接種疫苗。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順利降落
【有線新聞】載著三名太空人的神舟十三號返回艙成功返回地球,在東風著陸場順利降落。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完成6個月在軌任務,三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在正式撤離太空站組合體前,向地面作簡短通話。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說:「北京,我們是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我們已圓滿完成了6個月的在軌飛行,即將返回地面。」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說:「祝賀神舟十三號,圓滿完成了在軌6個月的既定任務。」 在周五晚10時18分,航天員翟志剛將連接天和核心艙和載人飛船的雙向承壓艙門關上,三名太空人穿上航天服及完成檢查,並關上返回艙的艙門。到了凌晨零時44分,載人飛船與太空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分離。 神舟十三號今次採用的返回方案,亦與神舟十二號不同。為減少航天員在太空的飛行時間,將圍繞地球圈數由11圈減至5圈。 之後經過超過8小時航程,到早上九時零五分,神舟十三號飛船進入預定軌道。 「北京,第一次調姿指令發出。」「長城報告,第一次調姿到位。」在地面人員指揮下,軌道艙與返回艙分離。「二次調姿開始。」完成兩次位置調整後,飛船引擎開動,逐步下降高度,在完成與推進艙分離後,返回艙進入大氣層。 返回艙穿過大氣層的黑障區後,9時4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稱習近平是普京沉默夥伴 美國中情局指正面臨最深刻考驗 外交部批抹黑籲客觀看待
【有線新聞】美國中情局局長伯恩斯稱國家主席習近平是俄羅斯總統普京侵略的沉默夥伴。 美國中情局局長伯恩斯:「普京侵略行動的沉默夥伴,習近平領導的中國是美國最大挑戰,亦是中情局面臨的最深刻考驗,中國是強大競爭對手,不乏野心和實力。」 伯恩斯在任內首次公開講話,形容中國尋求在所有範疇超越美國,取代美國的印太強國地位,指控中國欺壓鄰國、擴張核武、盜取美國商業機密,及關押一百萬名信奉伊斯蘭教的公民、拘捕數以千計的香港和平示威者等,強調中情局會進一步聚焦應對中國。 在北京,外交部批評美國抹黑中國、對中俄關係挑撥離間,企圖漁人得利,又強調中國無意挑戰或取代別國,要求美方官員摒棄冷戰思維,客觀看待中國發展。
- i-Cable
- 2022年04月16日
神舟十三號進入預定軌道 成功進入大氣層
【有線新聞】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完成6個月在軌任務,在凌晨零時44分與太空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分離。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說:「北京,我們是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我們已圓滿完成了6個月的在軌飛行,即將返回地面。」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王亞平說:「感謝全國人民的關心和關愛,感謝所有科研人員的大力支持和日夜陪伴,對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三名航天員隨後進入返回艙,連同軌道艙與天和核心艙完成分離,之後經過8小時的航程,到早上九時零五分,神舟13號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在地面人員指揮下,軌道艙與返回艙分離,並成功進入大氣層。 三名航天員在太空駐留逾180天,創下中國航天員在軌飛行時間最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