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3日
入境處引數碼法證儀器 偵破逾400宗出入境罪行 正研大數據系統助網上巡查
【有線新聞】入境處2021年成立網絡罪案及法證調查小組,引入數碼法證儀器追查網絡相關的出入境罪行,至今偵破超過400宗案件。 這部流動視像光譜對比儀器可以透過紫外線和紅外線,偵測不同國家證件上肉眼看不到的防偽特徵。另外這部便攜式多功能取證機可以即時分析執法人員檢獲的電子裝置,取得犯案證據。 入境處2021年成立網絡罪案及法證調查小組,處理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上有關出入境的罪行,又引入多部數碼法證儀器以及流動鑑證戰術車。 處方指成立小組前需要將撿獲的電子證據轉交警方作深入調查,現在就可以自行分析。 助理首席入境事務主任(反恐及情報科)吳海量:「很明顯我們成立小組後我們有專業同事自行用儀器處理,同事處理這些證物之後也可以做法證報告,方便前線同事調查案件時作為法庭呈堂之用。」 小組成立至今一共偵破435宗案件,包括利用社交平台的關鍵字清單、追查兜售偽造證件、非法勞工及假結婚等可疑貼文。吳海量:「這個清單不只收錄一般直接的詞彙,也涵蓋經同事在網上觀察和分析出來。犯罪分子為規避執法偵查,慣常使用的故意錯別字、暗語以及特定圖片特徵和社交媒體標籤。發現這些可疑貼文後,同事立刻對相關貼文和涉案賬戶進行全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3日
專訪孫玉菡|暫發現一宗涉炒本地工請外勞 孫玉菡:會毫不留情行政制裁
【有線新聞】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會嚴密監管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招聘辦法,初步發現一宗涉嫌招聘外勞後解僱本地工人個案,他強調不會姑息違規的僱主。 勞工界要求檢討輸入外勞政策,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本台節目《有理有得傾》說循不同途徑嚴密審批和監察,並透露最新發現違規個案。「我們收到投訴,他聘請了外勞,但他解僱一個本地工友。我們初步看過,當然最後要完成整個程序,我們認為有很大的證據顯示他有這樣做,但我們完成整個流程之後一定會盡快向社會公布。如果經過程序覺得是屬實的話,同樣地我們會毫不留情有行政制裁,說行政制裁就不會讓他們提交申請。當然現有的你不能懲罰外勞,但他所有新的申請我們會暫停,還有之後我們也會罰他一年內不接受他的申請。」 現時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僱主要先為空缺做4星期本地招聘,當局計劃下月新增要求,強制僱主到勞工處就業中心實地招聘侍應或初級廚師。孫玉菡:「我們的想法是只要區份對、工種對,如果那人想做的話,僱主也在,希望很快便一拍即合就可以幫助他們配對。如果成功配對的話原本他打算聘請外勞便可能不用聘請了。」 本台早前報道過非法勞工有惡化情況,而且遍佈各行各業,孫玉菡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3日
澳門政府與商界派逾4.8億元消費優惠 冀刺激當地經濟
【有線新聞】澳門政府聯同商界下月起發放總值超過4.8億澳門元的消費優惠,希望刺激當地經濟。 活動9月1日至11月30日為期13個星期,其中長者消費的「立減優惠」,額度會「加碼」至500元,持有當地殘疾評估登記證的人士,亦獲發同等優惠。其他澳門市民亦可以透過消費抽獎獲得電子優惠券。 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局長邱潤華表示,希望在即將來臨的傳統旅遊淡季,推動澳門經濟穩定復甦,同時借助全運會效應,進一步提振消費市場信心。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2日
黎智英案|鄧炳強去信《經濟學人》 反駁報道指控不實
【有線新聞】英國媒體《經濟學人》刊登有關黎智英審訊的報道,並質疑本港司法公正,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去信反駁報道指控不實。 報道標題指,黎智英的法庭審訊引發對本港司法公正的質疑。鄧炳強去信《經濟學人》,批評報道歪曲事實,有關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指控是毫無根據和不負責任,亦完全忽視本港的憲制責任和制定有關法例的背景。強調本港人權受到憲法和基本法保障,所有被控人士都有得到公平審訊的權利。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2日
政府飲用水|招標棄用評分制 田北辰:做法令詐騙門檻降低 物流署擬按合約條款追損失
【有線新聞】政府終止6份「鑫鼎鑫」關聯合約,物流署承認至今已付逾76萬元,會考慮按合約條款追討損失。而翻查飲用水招標文件,政府今次招標放棄採用評分制,有議員質疑做法令詐騙門檻降低。 「鑫鼎鑫」及關聯公司跟政府的6份合約都已終止,價值合共超過6,600萬元。本台向政府查詢,究竟已付多少款項?物流署回覆指,去年8月批出的漂白粉和漂白水合約,分別已繳付36.1萬元和40萬元,至於飲用水合約已繳付的2,268元,可扣除「鑫鼎鑫」繳交的約100萬按金補償政府損失,但另外三份合約價值低於136萬元,對方都毋須交按金,換言之不能夠扣除。署方指相關合約都是「貨到付款」,合約已終止,政府不會再繳付任何款項,強調會嚴肅跟進,考慮按合約條款追討損失。 「鑫鼎鑫」是首次取得政府飲用水合約,根據財庫局提供的招標文件,今次招標一改上一次招標的雙信封計分制,前年招標列明設「技術」及「價格」兩項準則,比重各佔一半。其中技術評估方面,100分滿分中,有70分是「創新建議」,即例如提升部門運作效率、有助環保等。其他分數亦會考慮ISO國際標準,送遞安排和預訂系統,但今次招標文件沒再提及評分制,而是以投標價格決定。新界西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2日
白紋伊蚊指數 青衣北、屯門西分別達12.7及%10.3%
【有線新聞】食環署公布本月第七批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青衣北及屯門西分別達12.7%及10.3%,反映蚊患情況較高。 第七批指數涵蓋4個監察地區,葵青區青衣北指數錄得12.7%,區內公園、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蚊患較多。而屯門西指數為10.3%,蚊患較多地方包括公園、學校及私人屋苑,與上月相比兩區的指數都有下降。 食環署會在兩區加強控蚊工作,本月公佈的7批指數,一共涵蓋42個監測地區,當中26區指數下跌或維持不變,有11區指數輕微上升,但仍低於10%。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2日
政府更新特首、行會成員利益申報 劉業強全港擁有445幅地
【有線新聞】政府更新行政長官及行會成員個人利益申報。 行會官守議員中,包括特首和司局長物業申報的數量與去年相同,其中許正宇申報了7個物業,是局長之中最多,他與何永賢一樣在海外持有物業。 至於其他行會非官守成員,持有土地最多的劉業強,在全港擁有445幅地,今年申報少了11幅。擁有最多物業的李國章則擁有33個物業單位和17個車位,少了兩個位於英國的自用物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2日
警打擊「白牌車」拘六人 包括持雙程證男子 有人助內地親人買假證做網約司機
【有線新聞】警方在元朗和港島打擊「白牌車」拘捕六人,當中有本地人協助內地親人買假證申請做網約平台司機,又有人在網上招攬及協助內地司機來港「搵快錢」。 警方在行動中扣查了數輛涉案的汽車,包括半個月前在港島截停一輛越過雙白線汽車,當場發現27歲司機持雙程證,並透過網約車平台接客,隨即拘捕他。調查後發現,他是受社交平台的招聘短片邀請來港「搵快錢」,拘捕同樣是27歲,發布短片的本地人,涉嫌協助及教唆違反逗留條件。 港島總區重案組總督察黃競成:「他會安排應徵人士取得本港駕駛執照,以及安排他們以遊客身份來港。當到埗之後,這名本地男子會代為到本地租車公司租車,並將網絡平台戶口交給這些內地司機,讓他們可以在香港做白牌車生意,最後這名本地男子會與內地司機,就生意所取得收益拆賬。」 一名37歲持雙程證女子較早時在港駕駛「白牌車」被捕及判監兩個月,調查後發現,她於網上購買假香港身份證及駕駛執照,申請網約車平台帳戶,連同協助她的56歲丈夫被警方以串謀行使虛假文書拘捕。 至於在元朗的行動,警方拘捕49歲本地司機及39歲內地司機,當中發現內地男司機,並非網約車平台登記人,被控串謀詐騙及違反逗留條件。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2日
廣華醫院有病人疑自殺亡 洗手間內倒地昏迷 頭被膠袋包裹、左手手腕流血
【有線新聞】廣華醫院一名病人在洗手間自殺後搶救不治,院方列作醫療風險警示事件,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調查事件經過。 該名病人本月8日因氣喘和胸口痛入住廣華醫院內科病房,其後發現肺部有陰影,要接受進一步檢查,住院期間情緒穩定。病人今日凌晨三時許進入洗手間,醫護人員五分鐘後拍門詢問病人曾經發出回應,15分鐘後醫護人員再次拍門,但未獲回應,之後破門查看發現病人倒地昏迷,頭部被膠袋包裹,左手手腕流血,醫護人員即時為病人急救,但延至早上9時許離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2日
加強規管持牌放債人諮詢 政黨倡設提高放債人牌照門檻 設外傭中央信貸資料庫
【有線新聞】政府規管無抵押個人貸款諮詢期今日完結,有政黨建議提高放債人牌照申請門檻,設立外傭中央信貸資料庫,並強制要求放債人批出借貸前,評估借貸人的還款能力。 財庫局就修訂放債人條例作公眾諮詢,有政黨在8月,以問卷形式進行訪問,近五成六受訪外傭僱主表示,曾經向外傭借錢,或提早預支薪金,有近4成僱主曾因外傭借貸,而受到追債滋擾。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可以借一兩年後才還款的借貸,其實他借完差不多就走了,但可能他只還了一、兩期,第三、四期已經沒有還,借貸公司已經開始追數,滋擾僱主,僱主又不知道外傭借了貸,也不知道自己是諮詢人,也沒有人問過他,接著就要逼他還錢,但外傭已經走了。」議員建議設立「外傭中央信貸資料庫」,記錄外傭的借貸記錄,以及限制最高借貸額及貸款期,不可長於僱傭合約剩餘期限。 另外,有政黨關注非銀行機構發行的信用卡缺乏制度監管,建議政府立法統一監管非銀行機構和根據「放債人條例」發行的信用卡。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我們留意到這些持有放債人機構發行的信用卡的消費者的保障特別薄弱,金管局又監管不到,因為金管局不會監管放債人,我們認為是一個政策的漏洞,是對消費者的保障,是一個很大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2日
天文台:一號風球會至少維持至周六中午
【有線新聞】一號戒備信號生效會至少維持至星期六中午。 天文台預測位於呂宋以西海域的熱帶低氣壓會在未來一兩日逐漸增強,預料會在星期六晚至星期日早上於香港以南約500公里或以外掠過。預測星期六大致天晴及酷熱,稍後有幾陣驟雨及狂風雷暴,海有湧浪,星期日風勢較大,間中有狂風驟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8月22日
標準工時|工權會:未有過勞定義、難追討賠償 勞聯倡訂最高工時
【有線新聞】本港每年有超過160宗工作期間猝死個案,工會指,現時本港沒有過勞工作定義,傷亡工人及家屬未能向僱主追討賠償,建議討論設立標準工時指引。 一名電梯維修工人去年工作期間暈倒,之後身亡,事發前一個周末他連續工作59小時。工業傷亡權益會指,現時法例未有就「工作過勞」定義,無法建立過勞身亡的賠償制度。工業傷亡權益會幹事謝欣然:「對於何謂『工傷』,是因為工作期間,執行職務遭遇意外受傷,個人疾病不被認為是意外,只要僱主不同意勞工處裁決,勞工處也幫不了家屬。」 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指,個別行業工時長,業內多中、高齡人士,工作猝死風險更高。由於難找到醫生證明,案件上到法庭難以舉證,他建議參考日本等地,如僱員病發前曾工作100小時,就符合過勞定義,討論設立適合本地的標準工時指引。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主席林振昇:「保安員一個月不能工作超過372小時,這個行業嚴格而言也有標準工時,甚至是最高工時,為甚麼其他行業不能嘗試討論、推行,對工友到法庭爭取過勞死、猝死與工作有關的機會會更高。」 現時世衞標準,僱員每周工作不應多於55小時,職業醫學醫生余德新建議特區政府以此作為參考,訂立最長工時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