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消防檢逾30噸危險品、市值逾170萬元 處方料與恐怖活動或七一無關
【有線新聞】臨近七一,消防處表示已評估風險及加緊巡查,暫時未見回歸慶祝活動會受影響。 消防處本月突擊搜查38個懷疑非法過量儲存危險品的地方、搗破12個非法油站,檢獲超過30噸危險品,當中包括超過5萬公升柴油,市值超過170萬元。 消防處表示,相信檢獲的危險品主要用作零售或批發,與恐怖活動或七一等無關,但會提醒五金店留意購買危險品的可疑人士。高級消防區長(危險品課)張傲天:「如果我們看到有一個人進來購物,可能神色比較慌張、亦不知買來做甚麼,又買很大量,亦去問危險品的資料,可能對危險品認識不足。又例如他堅持用現金交易,都是我們覺得可疑的地方。」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政府擬收過海隧道「擠塞費」 議員憂引加價誤會 倡改稱「早鳥優惠」
【有線新聞】政府建議在三條過海隧道引入擠塞徵費減少車流,有議員質疑方案成效不大,易令人誤會政府想趁機加隧道費。 今屆政府2018年提出三隧分流議案,提議西隧減價、紅隧東隧加價,但在立法會得不到足夠支持,最終宣布撤回。今次擠塞徵費方案,同樣有議員質疑成效,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從往績來看,政府這些解決擠塞的方案,可信程度似乎頗低。今天說三隧分流是不可行,幸好當日沒有在立法會通過,不然的話,大家便一起背黑鍋。當年說紅隧過海很興奮,現在我們駕車經紅隧過海是痛苦經驗,是有需要才使用,所以剛有委員提出如何從不同時段收費也好,整體的擠塞也不會改善。」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就私家車方面,其實我們要聚焦的並不是有剛性需求的,固定時間一定要過海的,因為部分市民可以早一點、遲一點。隨着收費的改變,他可以把行程提早或稍為延後,將高峰期拉闊時間。對於沒有剛性需求的人,幫助就很大。」 有議員指「擠塞徵費」名稱負面,應改名為「彈性收費」或「早鳥優惠」,議員陳恒鑌:「事實上概念不是這樣,但名稱改成這樣,大家便認為政府變相增加隧道費。」 陳帆:「收費的名稱,剛才有其他議員都提過,我們持開放態度,整體方案的名稱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立法會因應疫情發展 取消下周二特首餞別午宴
【有線新聞】立法會取消為特首林鄭月娥舉行餞別午宴。 午宴原定下星期二舉行,立法會說近日疫情反彈,加上最近議員陳祖恒及劉業強染疫,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與特首辦商討後,決定取消餞別午宴。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屯門公路旅遊巴與尾隨巴士相撞 司機送院不治 巴士司機涉危駕致死被捕
【有線新聞】屯門公路有巴士與旅遊巴相撞,旅遊巴司機送院後不治,三人受傷,巴士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被捕。 旅遊巴損毀嚴重,車尾位置撞至破開、座位變形,而巴士擋風玻璃破裂。上午約10時,旅遊巴沿屯門公路入新界,駛至黃金海岸附近,與尾隨駛至的巴士相撞,兩名司機和兩名女乘客受傷,由消防員協助離開,60多歲旅遊巴司機,送院搶救後不治。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中學文憑試收費增2% 考六科3,258元 政府:會為考生代繳
【有線新聞】下屆中學文憑試考試費加2%,語文科加14元到697元,其他科目加9元到466元,以一個考生報考6科為例,即考試費為3258元。 考評局解釋,已仔細審視財政狀況、公開試的營運成本、本地經濟狀況、考生及家長的負擔能力等不同因素。政府早前公布,會為考生代繳考試費。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藏索帶罪成案上訴 控辯爭論「非法用途工具」範圍 終院押後裁決
【有線新聞】首宗管有索帶適合作非法用途罪成案件,被告上訴至終審法院,指條例應套用同類原則,詮釋條文中「其他適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是指侵入處所的工具,不包括索帶。 2019年11月2日銅鑼灣衝突,34歲地產經紀陳俊傑被搜出48條索帶,因管有適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罪成,判囚五個半月。他較早前上訴,被上訴庭駁回,再上訴至終審法院,要釐清《簡易程序治罪條例》所指的「其他適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 上訴方指,條例涵蓋的工具只提及三類,包括束縛人身、傷害人身和侵入處所,而他被控的「其他適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不是上訴庭所指的第四類:在中文版本條文,它承接著「百合匙」,之間沒有逗號,代表屬同一類,即侵入處所的工具,要用同類原則來詮釋,索帶本身不是侵入處所或條例中任何一類工具;又說如果管有適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便是犯法,手巾可以用來束縛人,那麼管有是否都犯法,條文所指的「任何」有範圍限制,不應太寬而不受限制。 答辯方指,考慮到立法目的是規管和懲罰管有非法工具的人,防患未然,不應狹窄地詮釋「非法用途」,首席法官張舉能質疑,如要開放解讀,包含所有工具,列明「手銬」、「指銬」等一系列特定物品有何意義。 法官林文瀚亦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兩廈解封 發現六宗確診
【有線新聞】兩座大廈完成圍封強檢,合共發現六宗確診。 沙田駿景園第二座,有三宗確診,另有一宗檢測結果不確定。至於屯門美樂花園第一座,有679人接受檢測,同樣發現三宗個案,中心會跟進。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專科門診新症最長等逾三年 醫管局設專科會診、「偷步」幫看症 冀縮病人輪候時間
【有線新聞】公立醫院部分專科門診新症病人輪候時間突破三年,醫管局早前引入專科會診等措施,希望病人早些獲得治理。 在公立醫院看專科門診動輒要等數年,有人批評本來小病都變成大病。以內科為例,截至今年第一季,新症病人平均要等超過兩年,在港島西聯網更加要等超過兩年半;眼科情況亦嚴峻,在九龍西聯網病人最長要等超過三年。 目前市民要見專科醫生,要由普通科或者家庭醫生轉介,醫管局設立平台讓專科醫生協助診症,減少不必要轉介個案。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專科醫生可以落去幫他(普通科醫生)了解病人情況,幫他看檢查結果,給予些治療提議,(部份)病人可以不用轉介。如果減低到轉介(數目),整個部門病人數量減少,輪候時間就可以縮短。」 醫管局亦安排逾100間綜合診所,先由護士或專職醫療人員治理病人,涵蓋風濕、耳鼻喉科等19個病症,未來計劃開設更多這類診所。 劉家獻又說:「這是一個新的概念,就是我們治療病人,並不是醫生治療病人,而是一個綜合團隊。過往經驗告訴我們,這個服務模式是有用的,包括減低病人輪候時間,得到應有服務。」 醫管局又說,會加強公私營協作計劃,讓病情穩定的專科病人,可選擇轉到區內的私家醫生繼續治療
- i-Cable
- 2022年06月17日
拒評是否出任下屆勞福局局長 孫玉菡:如可服務社會願全力以卦
【有線新聞】勞工處處長孫玉菡出席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會議時,被問到是否會出任下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他說暫時不評論,但願意在任何崗位服務社會。孫玉菡:「我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勞工處工作,大家都看到剛剛完了法案委員會,其他事情我今天不評論。(有沒有收到邀請?)對我來說任何崗位如果可以服務社會,我都願意全力以赴。」
- i-Cable
- 2022年06月16日
新一輪檢疫酒店名單出爐 提供逾2萬房 上月爆疫九如坊蘭桂坊酒店上榜
【有線新聞】政府公布第八輪指定檢疫酒店名單,62間酒店提供約2萬3千間房。 其中10間位於中西區,包括九如坊蘭桂坊酒店,這間酒店上個月同一座向的四名住客先後確診,病毒懷疑經後樓梯管道槽傳播,專家建議酒店擺放更多空氣清新機。其餘52間檢疫酒店遍布各區,其中油尖旺區有14間,灣仔區亦有11間。
- i-Cable
- 2022年06月16日
記協稱至少十網媒及外媒未獲邀採訪回歸活動 政府:受疫情等因素限制傳媒數目
【有線新聞】香港記者協會說至少10間網媒及境外媒體,未獲政府邀請採訪回歸25周年的慶祝活動。 據了解未獲邀的本地網媒,包括獨立媒體、Hong Kong Free Press;外媒就有日本共同社、日經新聞等,他們都是政府新聞處新聞發布系統的登記用戶。 記協說歷年有關活動都開放給傳媒報名,但今年至少10間媒體未獲邀請,對此深感憂慮及高度關注,促請當局寬容處理,讓具相當讀者群的傳媒機構採訪,履行新聞工作者的責任。 政府新聞處回覆查詢說,政府是因應疫情、保安要求及場地條件等因素制定合適的採訪安排,獲邀傳媒的數目因此有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