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5日
啟德體育園|室內體藝館下月7日首次開放 將辦籃球賽
【有線新聞】啟德體育園室內體藝館下月7日首次開放,將舉行籃球賽。 能容納10,000人的體藝館,下月7日會舉行兩場籃球賽事,包括中學男子友誼賽及全運會中國香港男子隊U22籃球挑戰熱身賽,20日再有音樂表演,有香港和泰國歌手參與。啟德體育園預計明年首季開幕,3個場地陸續有測試賽及演練,當中青年運動場上月底已舉辦足球測試賽,周六亦會舉辦15人欖球國際邀請賽。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5日
兩電下周二交代明年電費安排 中電冀從「根本問題」上改善
【有線新聞】兩間電力公司下周二將到立法會交代明年電費安排,對於政府建議就重大電壓驟降事故設懲罰制度,中電說希望從根本問題上改善。 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莊偉茵:「提升整體發電到供電設備以至客戶端方面,在電力質量和設備整體提升電力質素,抵禦極端天氣帶來的挑戰,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務實的做法。我們會朝這個方向,希望減低事故出現,或當有問題時如何加強與社區及政府部門協調。」 中電明年將透過社區節能基金撥款2.4億元,推出多項社區支援計劃,當中5,000萬元會撥款到新設的綠色社區計劃,包括資助1,200個基層家庭更換變頻冷氣機等,亦再推出家庭電費補助計劃,為5萬個基層家庭每戶提供600元資助,以及為2萬個劏房戶每戶提供1,000元電費資助。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5日
政府公布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 推動成為綠色船舶加注中心
【有線新聞】政府公布《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推動香港成為綠色船舶加注中心。 綱領制訂燃料、港口、人才等五大策略,推出十項行動,海事處今年內成立跨部門小組,推動政府船隻轉用綠色燃料及訂立相關法例;又已規劃青衣南興建綠色能源貯存設施,明年邀請業界提交意向書、重新規劃綠色船用泊位等,目標跟隨國際海事組織減排策略,2050年前後實現國際航運零排放。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說綱領反映政府,對發展綠色燃料加注港的決心。 林世雄:「一些誘因令多些船靠泊香港來做加注,從而鞏固香港作為加注中心。關鍵績效指標方面,目前只是起步,所以今天未必有水晶球,可以預計有多少條船因為有綠色燃料而來加注,但看歷史,在全球加注上我們排得很前,所以有信心這方面能夠做得好。」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5日
立法會通過施政報告致謝議案 李家超表感謝:帶領香港改革創新
【有線新聞】立法會通過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政府重申規劃新區並非做生意,不會只單純考慮地價收益。行政長官李家超感謝立法會通過議案,說會仔細分析考慮議員意見。 立法會一連三日辯論施政報告,北部都會區發展近日引起討論,包括會否令土地供應過多、「補地價」金額是否太低,令政府須收地而支付賠償開支過高,增加庫房壓力。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規劃及開發新區並不是一盤生意,所以政府不會單純以地價收益是否足以抵銷發展成本,決定一個新發展區是否去馬。實際上地價收益的多少亦會受市況影響,政府不可能堅持徵收與市場脫節的地價,同樣參與的業界也要兼顧企業利益和社會責任。」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議員邵家輝:「只要對國家有信心、對香港有信心,現在大力投放北部都會區發展不單止相信有好回報,更加對香港社會帶來非常重大福祉。」 有議員關注新提出的簡樸房標準,擔心會減少分間單位供應,拉高租金。選委會界別江玉歡:「市場是否有能力提供簡樸房,如果訊息不足、倉促立法,可能會對市民日常生活做成不必要影響。」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隨着更多合資格的分間單位住戶入住公屋,社會上對分間單位的需求亦會陸續減少。第二我們會按以民為本、按部就班的方針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5日
屯門私家車失控剷行人路 連撞途人、眼鏡舖 4人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屯門有私家車失控衝上行人路,撞傷途人再撞入眼鏡舖,4人受傷送院。 意外後行人路滿布碎片和雜物,警方封鎖一段行車線調查蒐證。事發下午大約3時半,私家車從龍門路一個停車場駛出,期間懷疑失控,撞毀路數米鐵欄,衝上行人路撞傷兩名途人,再撞入一間眼鏡舖。途人手腳受傷,私家車司機和乘客亦受傷,由救護車送院。警方拖走涉事私家車,調查意外起因。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5日
機場三跑十公里賽周日舉行 機場快綫提早5時半開出
【有線新聞】機場三跑跑步賽周日舉行,大會預計有一萬二千名跑手參加。 賽事分三公里、五公里及十公里,全部都會在機場中跑道上作賽,大會指當日機場快綫往機場方向首班車提早至五時半。如當日凌晨四時半懸掛三號強風訊號或紅雨、黑雨,賽事將會取消,選手會收到短訊提醒,大會社交平台亦會有相關公布。 田徑總會指,由於在機場範圍比賽,選手服飾必須要固定在身上。中國香港田徑總會行政總裁伍于豪:「因為始終會場有飛機在附近,不是一個特別為賽事安排(的場地),主要是針對航空安全要求。原則基本上是,一些可以綁緊在身上、不會飛走的東西就可以帶,如果一些較輕的物品就不可以帶上跑道。」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5日
機場三人涉偷旅客銀行卡騙財 涉款約100萬元
【有線新聞】警方在機場拘捕兩男一女,涉嫌偷取旅客的銀行卡,利用電子交易方式騙取金錢,涉款約100萬元。 警方在星期三採取行動,檢獲一批由不同外國銀行簽發的銀行卡、無線電子收銀機及外幣。警方指,犯罪集團租住機場附近酒店用作虛假交易中心,疑犯就在航機上或過境區域偷取旅客的銀行卡,然後透過電子交易方式向發卡銀行騙取金錢,行動中更檢獲四十多張交易紀錄,其中兩日的紀錄涉款3.6億越南盾,折合約11萬港幣。警方指犯罪集團自8月起運作,估計已處理約100萬元虛假交易。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5日
打鼓嶺六旬漢遭野豬咬傷 半昏迷送威院
【有線新聞】打鼓嶺一名男子遭野豬咬傷。 現場是坪輋路李屋新村,下午大約2時,68歲事主在農地工作期間,一隻野豬突然衝入,他走避不及遭野豬咬傷,臀部和大腿流血,半昏迷送沙田威爾斯醫院。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5日
首十月訪港旅客年增三成七
【有線新聞】今年頭十個月訪港旅客達3,670萬人次,按年升三成七,距離全年預測4,600萬差近千萬人次。 旅發局公布首十個月旅客,內地客有逾2,840萬人次,升三成三,非內地客就有830萬,升五成四。旅發局說,航班數量仍未完全恢復,美元和港元強勢加上經濟不明朗,均帶來挑戰,已舉辦多項盛事和海內外宣傳,亦有更多國際郵輪訪港,台灣、東南亞等市場表現理想。年底還有繽紛冬日巡禮、海上煙火表演,以及跨年倒數活動,預計最終會接近4,600萬人次目標。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5日
中美交流基金會論壇 謝鋒:衝突對抗無人能承受 伯恩斯冀恢復溝通
【有線新聞】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在一個論壇致詞,說中美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美衝突對抗將導致大動盪、大分裂和大災難,無人能承受,希望雙方加強對話。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就說美方亦希望恢復溝通。 中美交流基金會論壇一連兩日舉行,中國駐美大使謝鋒透過視像致詞,他說中美關係走過不平凡道路,現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強調關係重回正軌,要互相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才是正確之道,「互不往來、不打交道並不是選擇,衝突和對抗的後果兩方都不能承受。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是遇事有商量,中美各自有關注,完全可以將問題放在桌上坦誠溝通,通過平等協商找尋解決方法。若將對話當成禁忌,是匪夷所思,實質是重回冷戰式隔絕對抗。」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同樣以視像致詞,說美國駐華外交官員會協助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執行外交政策;又說中美關係是競爭關係,希望管控分歧,「我們與中國有很多重要分歧,我們希望共同解決,但我們並不尋求與中國脫鉤,如財長耶倫所言脫鉤對兩國經濟來說都是災難。儘管雙邊貿易逐年下降,但雙方仍是重要的貿易夥伴。我們未來會維持競爭關係,我們現在最好聯繫起來,管控雙方政府的競爭,通過負責任的方式。」 論壇亦邀請了多名前美國外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5日
邵家輝籲商界支持北部都會區發展
【有線新聞】立法會通過施政報告致謝議案,有商界議員呼籲業界支持北部都會區發展。 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議員邵家輝:「不少朋友對目前國際環境有憂慮,在地緣政治等,不過大家要知道世界大局東升西降,看到金磚國家生產總值佔三分一,七大工業國經濟體只到29%。只要對國家有信心,對香港有信心,現在大力投放北部都會區發展,不單止相信有好回報,更加對香港社會帶來非常重大福祉」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未來政府會結合市場力量,提速提量推展北都工程。不單止為了減低公共財政壓力,更大考慮是推動產業發展時,要用好、充分釋放商界及市場力量。政府會提供多元途徑讓市場參與開發,包括發債、原址換地及片區開發等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5日
秘魯經濟學者:自貿協定助中秘貿易急增 指中美貿易戰無損中國市場地位
【有線新聞】秘魯與中國自貿協定生效逾15年,中國已成為秘魯最大貿易夥伴。有當地經濟學者說,自貿協定成功帶動兩地貿易急增,又認為中美貿易戰難以影響中國在秘魯的市場地位。 港人熟悉的中資品牌,出現在地球另一端的秘魯利馬街頭。兩國自2010年實施自由貿易協定以來,愈來愈多中資企業進駐秘魯。而這幾輛由APEC峰會主辦方安排作免費接駁專車的,亦是中國電動車。中國近年取代美國成為秘魯最大進口來源地,今年首10個月對秘魯出口,有一半是汽車、手機等機電產品,達404億元人民幣。 有研究亞洲貿易的秘魯經濟學者說,兩國自貿協定生效15年,帶動貿易急速增長。不過多年來的環境已轉變,是時候更新自貿協定,下一步最重要是開放電子商貿。秘魯國立聖馬爾科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總監Carlos Aquino:「16年前電子商貿不常見,現時廣泛流行,尤其中國是電子商貿的王者。電子商貿不只是大企業能投資,中小企亦能。APEC其中一個議題是,要讓中小微企可在APEC經濟體貿易增長中受惠。」 美國曾是秘魯最大貿易夥伴,不過近10年被中國取代。隨著特朗普勝出總統選舉,市場憂慮貿易會否再受影響。學者估計即使美國政府施壓,都難以改變秘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