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韋帕」逼近 台灣發出海上警報 深圳發今年首個紅色暴雨預警
【有線新聞】「韋帕」逼近台灣,當地發出海上警報,部分航線停航。 隨著「韋帕」暴風圈迫近,屏東烏雲密布,海有大浪。另外多個地方大雨,預料東半部、恆春和花東山區最受影響,當地氣象部門警告或有「致災強降雨」。多條離島航線宣布周末停駛;台東往返蘭嶼船班暫停;綠島航班取消。有關方面呼籲遊客留意尾班船,以免滯留。 另外,中央氣象台發布颱風黃色預警,海南、廣西、福建先後發布防颱風四級應急響應,要求各縣市督促相關部門,做好防範應對工作。在廣東,受「韋帕」外圍雨帶影響,深圳發布今年首個紅色暴雨預警,龍華區有馬路出現積水,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決定,所有漁船須於明日中午前就近回港避風。濱海旅遊景區適時關閉,國鐵廣州局則計劃明日起,廣珠、江湛等高鐵線路啟動防洪防颱風應急響應,部分列車採取限速或停運措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國安部︰有境外間諜策反不法分子 利用郵寄等方式偷運稀土出境
【有線新聞】國家安全部披露有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勾連策反不法分子,利用郵寄等方式偷運稀土出境。 國安部在工作中發現,有不法分子將稀土偽報為其他非管制物項,或偽造成分含量將高純度稀土申報為低價值產品,利用寄遞渠道將稀土偷運出境,試圖逃避出口管制。又有不法分子將稀土隱藏在其他正常申報的貨物或運輸工具中,例如把稀土粉末混入瓷磚原料或灌入礦泉水瓶等,再以機械零件等模糊標籤名義偷運出境。國安部強調,稀土是國家戰略資源,如發現有危害關鍵礦產資源安全的線索,應及時舉報。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出高溫預警 各部門採取措施應對
【有線新聞】內地多個地方出現高溫天氣,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出高溫預警,各部門採取措施應對,河南鄭州的鐵路工人夜間出動,檢查行車設備。 鄭州樞紐高鐵綜合維修車間技術員李剛:「因為最近溫度比較高,白天鋼軌表面溫度能達到將近60度,容易出現脹軌現象,我們的設備隱患風險也隨之增加。」 鄭州樞紐高鐵綜合維修工區工長閆家亮:「天氣依然還很悶熱,我們仍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確保每一項作業精準到位,確保每一列高鐵安全運行。」 在山西,局部地區的溫度高達40度,太原市環衛局調整工人戶外工作時間,增派灑水車出勤次數降溫降塵。內地多個地區天氣持續酷熱,氣象部門指華北、江淮、江南等局部地區有35度以上高溫天氣,其中重慶、四川和新彊部分地區的氣溫高達40度以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河北贊皇縣推動非遺和文旅產業發展 吸引更多遊客到訪
【有線新聞】在2019年脫貧的河北贊皇縣,近年積極推動非遺和文旅產業發展,希望吸引更多遊客到訪,並將當地特產銷往海外。 絨棉質地的衣服、色彩繽紛的床單,這些都是由贊皇縣特產「原村土布」製作而成。原村土布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匹布都經過72道工序,以純手工編織。經過四代人傳承和鑽研,突破了傳統土布「粗、厚、笨、重」局限,還發展出逾2,000種花紋和顏色。為了讓這門技藝發揚光大,當地在2007年成立合作社,免費培訓農村婦女的紡織技藝,學成出師後承接訂單,幫助她們脫貧致富,合作社又設置了展覽館,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這門技藝。 這裏還可以讓遊客體驗紡織過程,例如將棉花織成棉線,工作人員說要織得好,秘訣是要夠專注。隨著合作社不斷狀大,如今已發展成規模化企業,預計今年銷售額將突破6,000萬人民幣。創始人說,原村土布現時正通過品牌商走向海外,又計劃未來到香港開店。原村土布合作社創始人崔雪琴:「中國最有底氣的,就是傳統文化,在文化上,我覺得讓我們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走得更遠。其實文化自信來源於哪裏?其實要和產業和產品結合,我們不是非遺有句話說,人民的非遺,中國的紅包。」 除了推動非遺產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8日
美國青年在成都創立「盲盒」平台 把「盈餘食物」重新包裝出售
【有線新聞】一名美國青年在成都創立「盲盒」平台,把「盈餘食物」重新包裝出售,推廣節約風氣。 盈餘食物盲盒平台創辦人羅科:「當發展得愈多,便可能有愈多食物浪費,這與我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這個問題無處不在。我們都有食物浪費的問題,而這都是源於方便,我想要方便,這便衍生出盈餘,而盈餘就是我們要處理的問題,我們要找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或減少浪費的數量。」 熱衷環保生活的羅科,四年前開始走訪聯絡成都的商家,邀請他們跟自己創立的「盲盒」平台合作。把賣剩的食物包裝好,拍攝照片後上傳,以超低價格出售,顧客不會預先知道「驚喜包」裏面的是甚麼食物。 羅科的創業路並非一帆風順,除了合作夥伴的人事變動,亦有其他不穩定因素。「我的意思是這個應用程式,不是那種普通的平台,能隨時找到有食物供應的地方,因為它取決於商店的盈餘,是不斷改變的。」 羅科親身走訪成都各處,聯絡不同商家,逐一洽談合作。「有一些商家他們也跟我說英文,我的中文不太好,他們的英文不太好,所以溝通不容易。有時候我覺得最難的事情是,我找到一個老闆,他一直都跟我說四川話,沒要的,沒的,這個比較難。」 近年在成都街頭,隨處可見推廣「光盤行動」的宣傳,節約、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取得新成效 成功推動一大批專利實現轉化和產業化
【有線新聞】今年是內地「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內地知識產權運用取得新成效,已成功推動一大批專利,實現轉化和產業化。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從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從2020年的11.97%提升到2023年的13.04%。知識產權使用費年進出口總額從2020年的3,194.4億元提升到2024年的3,987.1億元。」 申長雨提到在全球前5,000個品牌中,中國品牌價值達1.76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數量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一。在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方面亦取得新突破,已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知識產權合作關係,有力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江蘇丹陽塑膠工廠大火 暫時未有傷亡報告
【有線新聞】江蘇丹陽市一間塑膠工廠起火,暫時未有傷亡報告。 從網上片段可見,現場火勢猛烈,大量濃煙冒出,事發於上午10時許,內地傳媒報道,涉事的丹陽市億利達塑件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汽車燈具和塑膠零件的製造銷售,目前明火已被撲滅,消防部門仍在處置當中。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受熱浪侵襲 內地最大電力負荷創新高 多地暫停燈光表演
【有線新聞】內地天氣持續酷熱,全國最大電力負荷創新高,多地暫停燈光表演。 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出高溫橙色預警,重慶、四川盆地、內蒙古和新彊等部份地區的氣溫更高達攝氏四十度。大範圍的高溫悶熱天氣令用電需求急速上升,周三全國最大用電負苛首次突破15億千瓦,以華東電網為例,冷氣機用電佔百分之35。步入夏天以來,山東、江蘇、浙江等16個省級電網負荷錄得36次新高,多地政府已發出節約用電倡議,暫停單純展示形象的燈光表演。國家能源局表示密切監測電力、燃料供給情況,以保障電力供應。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河南魯山715萬元修建牛郎織女雕塑 經查證實存在圍標串標、價格虛高問題
【有線新聞】就河南平頂山魯山縣耗費715萬元修建的牛郎織女雕塑,當局公布調查結果,指項目存在決策及價格虛高問題,多人被判囚和罰款。 經調查證實在雕塑項目中,魯山縣委、縣政府存在決策不規範、監管不到位問題,同時項目有先建後招、圍標串標、價格虛高的情況,經重新核算,雕塑造價僅約207萬。 時任當地住建局主要負責人已被免職,項目招投標負責人則被開除黨籍和公職,並就其涉嫌犯罪問題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罰款人民幣20萬元。另外涉嫌圍標串標的企業罰款30萬元,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亦獲刑。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浙江平湖產行李箱新增稱重、充電等人性化設計 外國採購商專程實地考察下單
【有線新聞】浙江平湖生產行李箱的工廠,很多已經由代工生產升級至創立自家品牌,為產品增加稱重、充電等人性化設計,吸引不少外國採購商專程到工廠考察下單。 這裡是浙江平湖,被譽為「中國旅行箱包之都」,製造的行李箱已「進化升級」至能為手機充電,自帶水杯架甚至可以保溫。這些產品今年在廣交會亮相後,吸引十多間跨國採購商專程到平湖的廠家實地考察,很多看完後即場下單。外國採購商:「從2003年開始到現在,每年都參加廣交會。今天這個活動是很好的,很多專業的工廠都來這裡。」 有廠家為簡單的行李箱增加人性化設計,例如具備抑菌功能的手抦,由女性設計師主導開發、內層自帶香氣的產品,還有智能稱重行李箱。新秀集團總經理趙勝梅:「只需要把這個箱子按鈕打開,然後側放在地下,下面的感應器就會馬上把重量體現在這個顯示屏上。」 為了加強效率,有廠商加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浙江銀座箱包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王倫:「一個星期內,就單單這個車間有這麼多訂單。這邊用工其實很貴的,再加上國際形勢一會兒好一會兒差,我們下定決心,加快了整個自動化跟數字化的改造。」 現時平湖有400多間箱包企業,產品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廠商之前只是用「布碎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港澳企業幫扶 河北贊皇葛溝村產業騰飛 人均年收入增至1.5萬元
【有線新聞】河北贊皇縣近年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有鄉村與港澳辦秘書局結對共建,在港澳企業幫扶下不但村民生活改善,當地產業亦飛速發展。 沿著這條寬闊平整的馬路入村,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壁畫,當中不少帶有港澳元素,這裏是位於河北贊皇縣的「葛溝村」,共有478戶1,451人居住。受資源貧乏影響,葛溝村以往發展相對落後,直至中央開展「精準扶貧」後,村內才陸續安裝街燈和鋪設水泥路。 從2021年起,港澳辦秘書局與葛溝村結對共建,在港澳企業積極捐助下,村民的生活得到大幅改善,不但有困難戶獲捐贈醫藥費,當地更透過招商引資發展特色產業,例如這些紅薯粉條便是使用當地種植的紅薯,在村內自設廠房加工而成。當局更積極發展大棚蔬菜產業,又計劃興建光伏發電項目等,目前葛溝村人均年收入已提升至1.5萬元人民幣。 葛溝村黨支部書記郭彩彬:「剛才一個記者問我那個去年來的時候不一樣,今年有很大變化,確實今年可以說今年來這個變化,明年過來還是有個更大的變化,包括產業這一塊,我們也是在想方設法要增加群體收入,一個村沒有經濟收入等於就是說就沒法去予以正常開支。」 村內還興建這座服務中心除了加強鄉村治理,亦會主動了解居民需要
- 有線新聞
- 2025年07月17日
內地高溫天氣持續 深圳地鐵為工友設納涼區乘涼
【有線新聞】內地天氣持續炎熱,多地氣溫刷新同時段最高紀錄,地鐵站成為納涼消暑的好地方。江西南昌地鐵設有兒童娛樂區域,深圳地鐵亦在站內為工友設置納涼區。 夏日炎炎,廣東多地最近都錄得35度左右的高溫天氣。因應酷熱天氣,深圳地鐵今年再次設立臨時納涼區,容許附近的建築工人在大堂或出口的走廊休息。建築工人:「這裏肯定比其他地方好很多了。農民工體驗過都知道,外面熱到樹下都沒地方坐,熱得很。」 在深雲站,納涼區每逢中午時段開放,地鐵會安排職員打掃清潔,並疏導乘客。有乘客表示不介意,亦不擔心影響市容。乘客:「我作為乘客真的不介意,說實在的,因為如果你真的體諒了他們在工地上班那種辛苦,肯定就不會。」深圳地鐵從前年開始推行納涼區,至今已陸續在17個車站試行。 而在江西南昌,當地亦在地鐵設置休息區域,還有兒童娛樂區,方便家長照顧小朋友。家長牛小姐:「孩子可以在這裏看書,對我們家長來說,我們可以在這裏納納涼,這邊環境挺好的。」 當局指現時南昌地鐵有納涼區域的地鐵站已經遍布全市4條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