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北美日全食橫跨美墨加 歷時逾4分鐘 下次要等20年
【有線新聞】北美洲出現日全食,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約3,200萬人都觀賞到。 太陽被月球遮蓋,大地數秒間就被黑暗籠罩,觀賞的人興奮歡呼。日食在古時被視為不祥之兆,今時今日被當作盛事慶祝,球場、公園等成為觀賞日食的會場,野餐墊、椅子和美食等一應俱全,當然不能欠缺太陽眼鏡和天文望遠鏡,一起觀賞這個難得一見的天文現象。 圖拉斯:「就像老生常談的話——與萬化冥合,在完美的時間,站在完美的位置,對我而言是一生一次的體驗,我永遠不會忘記。」 貝克:「我期望孩子們能留下回憶,這很有趣,是我們一家人的共同經歷。」 有新人選擇在如此特別的一天,共諧連理。萊斯特:「我們像平常一樣抓緊時機。(太完美了),這是我一生中美好的時刻,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墨西哥總統洛佩斯亦戴上太陽眼鏡觀賞。 日食在北美時間中午過後開始,長約4分半鐘,是自2017年以來第一次橫跨北美州的日全食,覆蓋墨西哥、美國13個州及加拿大東部省分,共約3,200萬人,是北美有史以來最多人觀看到日食的一次。 北美洲下一次見到如此清晰的日食,要等到2044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垃圾徵費|黃錦星:主流民意多年來支持 籲勿因試行反應卻步 李慧琼:如期推行或引混亂
【有線新聞】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澄清,垃圾徵費得到歷屆政府和眾多市民支持,呼籲社會要迎難而上。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就認為現時回收配套設施不足,擔心如期8月實施徵費會引起混亂。 垃圾徵費延期與否爭議再起,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回應盧文端文章,指政策早於董建華年代提出,歷年來都得到主流民意支持。黃錦星:「呼籲大家要珍惜這個歷屆政府、眾多市民一直醞釀支持的政策。縱使經濟環境一般,但我們絕不能犧牲環境,不能再惡化氣候變化,只是單單想經濟。」 他舉例當年政府邀請私人屋苑參與廚餘回收先導,反應冷淡;現時有過百個屋苑參與,反映垃圾徵費力量很大,呼籲社會迎難而上,不要因一星期的試行反應而倉促下決定。黃錦星:「社會整體不應該浪費各界已經及早準備的資源,幫助香港減廢減排。如果錯失這個良機,試問大家如何對得起我們年青人?我們要給予甚麼信息年青人?我們要結合經濟、社會與環境結合的思考,支持可持續發展、配合國家政策,綠水青山、金山銀山。」 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就說市民重視了回收,但配套設施仍然不足。「香港現時我們這套法例設計,必須承認,我現在回看,當時是過份或比較理想化。如果做不好回收設施而全面推行,引致混亂情況的風
- 中國在線
- 2024年04月09日
北京百年歷史中藥材店推中藥咖啡甜品 吸引年輕顧客打卡
【有線新聞】北京有老字號中藥材店,推出中藥咖啡等產品大受歡迎,吸引大批年輕顧客光顧打卡。 顧客馬曉楠:「我是從昆明過來的。和中藥相結合的一個元素,跟當下很多就是咖啡店,不一樣的一些地方。」 北京一間有150多年歷史的中藥材店,兩年前推出混合中藥材的咖啡和茶,大受年輕人歡迎。 顧客陳昶霏:「首先是在很多社交平台上面,有刷到這家店。據說是有跟中草藥,加咖啡的一個創新,還挺意外的,很有新意。沒有想到就是有一天,我們中醫藥文化的創新,能夠以這樣的一個方式,走進我們年輕人的一個生活裏面。」 「養生」已成為時尚風氣,中藥材店賣的咖啡和茶正正以此作招徠。中藥店總經理張洋:「根據四季我們沖了四款茶飲,都是我們的這個國家級老中醫,用這個藥食同源的這些產品給我們搭配的。而且我們還把所有的中藥材,都陳列出來了。讓這個顧客能夠清楚地看到,我們的藥材是甚麼樣。」 隨著內地年輕一代,對中藥材接受度提高,類似的「跨界別」經營,近年在北京越來越多。除了咖啡和茶,結合中藥材的還有奶茶、雪糕和甜品等。 有中醫表示,不建議毫無禁忌地服用中藥材。提醒消費者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產品,以免出現副作用。
- 中國在線
- 2024年04月09日
台灣八方雲集4名顧客懷疑食物中毒
【有線新聞】台灣一家鍋貼水餃連鎖店發生懷疑食物中毒事件,4名顧客用餐後不適。 涉事的食肆八方雲集負責人說,昨日下午接獲台北市衛生局通報,6人周日到北投區公館路分店,食用粟米濃湯和鍋貼,其中4人出現嘔吐和腹瀉需要就醫,懷疑食物中毒。 當局派員到分店調查,發現雪櫃的外觀、風扇、層架不清潔,勒令限期內改善,並採集3個環境樣本化驗。八方雲集說該分店會盡快改善,配合調查,同時希望當局釐清相關人士不適原因。分店目前維持正常營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的士加價|業界:成本上升流失車主、嚇窒司機 指申請加幅合理
【有線新聞】的士隔兩年後再申請加價,有業界人士認為,通脹加上的士營運成本上升,流失不少的士車主,亦少新司機入行,認為加幅合理。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我們明白加了錶,生意、乘客各方面覺得一開始會有些影響。現在通脹這麼厲害,要營運一定要支付這個開支,希望我們看平均數。我們申請的加幅,如果政府加到5元也好,接近10年只共加了10元,對比來看,每年加1元多而己。」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解放軍日前南海演練 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
【有線新聞】解放軍公布日前在南海海域演練,指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 解放軍南部戰區發言人表示,周日和周一在南海海域組織海空兵力,開展戰機巡邏警戒、海空聯合突擊、艦艇編隊戰備巡航等演訓活動。強調戰區部隊持續加強練兵備戰,時刻保持高度戒備,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一線搜查|屯門「大媽歌舞團」涉非法開墾山邊草叢開唱 噪音滋擾附近居民
最近新屯門中心附近的輕鐵路軌旁有個草叢入口,經常有一些大叔、老伯把風,到底有甚麼事情要鬼鬼祟崇呢?原來這個位置,是屯門「大媽歌舞團」的新據點。 2019年有屯門市民遊行,抗議大媽歌舞團在屯門公園非法賣唱,造成噪音和風化問題,結果這些歌舞團散落到不同地點。一日有歌手,一日就有觀眾,歌舞團也會回歸! 有住在新屯門中心的街坊報料,指歌舞團殺入了民居附近,造成滋擾。這個新據點在輕鐵路軌旁,行人路側的一個草叢,斜對面就是新屯門中心。翻看網上地圖,去年11月,這個草叢位置還是很茂密,但現在似乎已經被人非法開墾,砍了樹,平整成為一大片空地。 《一線搜查》記者走入這個「新據點」,即使附近有施工地盤的聲音,也清楚聽到音樂聲和歌聲,粗略點算,這塊空地聚集了接近20人,場內亦有身穿黑絲短裙女子,看來不似行山經過。 現場唯一願意接受訪問的是一位叫雯雯的女士,她自稱是街頭演唱者。她聲稱當日是首次來唱歌,認為沒有製造太多嘈音:「我們在此既不阻塞行人通道,又不會製造很大聲浪。(我們)最想有個地方可以讓街演的人玩,讓長者、退休人士玩。(他們)真的很無聊,困在家,抑鬱症也有,有個地方讓他們,不用購票,隨時去,來聽歌,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李家超:首季經濟正面擴張 入境旅客按季增5% 稱盛事帶動人氣財氣
【有線新聞】李家超又說本港第一季經濟正面擴張,其中入境旅客達1,123萬人次,按季增加5%,按年增幅更達一倍半。 他說七欖三日賽事,吸引超過十萬人次入場,較去年多三成多,氣氛也比去年更好。巴塞爾藝術展和金融峰會等多項盛事,也帶動人氣和財氣,相信隨著本港接待能力提升,及數字經濟峰會、香港國際創科展等盛事本月舉行,可繼續帶動展覽業,住宿和餐飲零售等行業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垃圾徵費|郭偉強:消息雜亂致市民心態舉旗不定 影響先行先試成效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先行先試」推行逾一星期,有參與計劃的屋邨使用指定袋的人數未有大變化。有議員認為是因為消息雜亂,市民不確定政府最終會否推行垃圾徵費,影響「先行先試」成效。 連翠邨物業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潘建良:「這個星期有沒有進展,我們觀察到都是跟以往差不多,原本懂環保的人就會懂。但如果本身不熟悉的人,有沒有因為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而有進步的話,暫時就未有看到。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上星期先行先試一推出時大家都有聽到不同資訊,究竟8月1日是否真的落實,心態就舉棋不定,影響了先行先試的精神及成效。如果大家預計不會落實、不是認真的,先行先試都可能是簡單求其做,馬馬虎虎的話先行先試取得的數據,對日後的工作起不到關鍵的作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垃圾徵費|李慧琼:草案過份理想化 憂如期推行混亂風險大
【有線新聞】民建聯監委會主席盧文端指,垃圾徵費當年由激進反對派提出,政府在高壓下訂出政策,認為應再押後或叫停計劃。民建聯前主席李慧琼拒絕評論這說法,但指回收設施配套不足,擔心8月實施徵費時會出現混亂。 李慧琼:「我們重點不應該討論個別朋友的文章。其實當時提出大量具體操作時,我們擔心的事,甚至我記得當時有報章批評我們『拉布』。香港現時我們這套法例設計,必須承認,我現在回看,當時是過份或比較理想化。如果做不好回收設施而全面推行,引致混亂情況的風險很大,所以我認為政府應審慎因應實際情況再進行評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李家超:政府購入巴黎奧運、殘奧香港電視播映權 讓市民免費觀看
【有線新聞】巴黎奧運7月開幕,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政府已購入轉播權,並已與三間電視台及香港電台達成轉播協議,認為購買轉播權的花費合理,可凝聚社會氣氛。 李家超:「今次政府決定購入巴黎奧運播映權回應社會的熱烈期望,讓市民可免費在電視觀看,我們是考慮了當今市場不足以支撐電視台作大量投資,以投得播映權。也考慮了上次播映東京奧運帶來的價值,帶給整體市民的喜悅、團結,及為運動員取得優越成績的自豪。政府決定透過播映巴黎奧運,與多間電視台合作,發揮乘數效應,營造社會熱烈氣氛,推動體育活動、支持運動員凝聚團結,透過喜悅社會氛圍,刺激經濟活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9日
網絡熱話|大埔食肆驚現「鼠店長」 企餐枱埋頭打理鼠毛 網民:以為係隻貓
【有線新聞】外出吃飯,食肆的衛生狀況極為重要!近日網上流傳一段影片,顯示大埔一間食肆出現體型龐大的老鼠,更專心打理身上的毛髮,引起不少網民討論,更留言稱「以為係為隻貓」。 有網民日前在社交平台上載一段長約10秒的影片,可見一隻體型龐大的老鼠在餐桌上,專心清潔身上的毛髮,動作猶如小貓。當時店內燈光昏暗,並無食客或職員在內,相信並非在營業時間。 影片吸引逾千人點讚,不少人被老鼠體型嚇窒,留言稱「咁大隻嘅老鼠」、「以為係為隻貓」、「五星級大鼠」;有亦人大讚老鼠打理自己毛髮很整潔,「原來老鼠都愛清潔」、「好愛乾淨的老鼠,喺度沖涼」、「呢隻老鼠仔好注重自己衛生」、「隻老鼠有貓嘅習慣喎」;甚至有人稱「貓店長就見得多,鼠店長真係第一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