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四川地震|當局出無人機及衛星救災 大熊貓逃難攝入鏡頭
【有線新聞】四川甘孜州瀘定縣地震災情嚴重,當局出動無人機及緊急調動衛星,以掌握災區最新情況。氣象部門預計,未來3日瀘定縣會有陣雨,要加強防範山泥傾瀉、泥石流等,或令拯救行動更加困難。 四川甘孜州6.8級地震,造成過萬幢民房和建築物倒塌和受損。由於災區位處偏遠山區,大大增加了救援難度。當局周一出動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飛往瀘定縣,執行勘查和應急通信保障等工作,實時將現場災情畫面回傳,輔助指揮中心調度。 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同日下午,亦緊急調動高分三號衛星,第一時間接收災區遙感影像,協助相關部門對災情展開分析和評估。 目前氣象部門預計,未來數日瀘定縣有陣雨,在星期四雨勢也會增強,呼籲要加強防範包括山泥傾瀉、泥石流等災害,估計這些情況,或令拯救行動變得更加困難。 今次震央所在的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距離瀘定縣縣城39公里,位於七千多米高的貢嘎山東面,入口處就在磨西鎮,內有大片原始森林和雪山,更有低海拔的冰川,被譽為中國的阿爾卑斯山,每逢假期都吸引不少遊客。不過近期受四川疫情影響,遊客明顯減少,否則傷亡數字可能會更高。 而在距離災區超過200公里外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就拍攝到,當時正休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立體展現!雕刻版《清明上河圖》亮相
【有線新聞】《清明上河圖》這幅宋朝名畫,相信不少人都有一定認知,但如果將這幅作品內容以雕刻方式呈現,效果又會是如何的呢? 河畔的房屋、木船、橋上人來人往擠得水洩不通的市集,還有牛車,數之不盡的樹木。這幅木雕版的《清明上河圖》,最近在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亮相,成為全場的焦點。 有入場的參觀市民說:「清明上河圖裏面有1000多個人物嘛,以前算是中國,這種繪畫產品裏面,算是人物最多的一個了,然後像這個的話,覺得挺好的,就是它裏面這種細節動人,雕得它能夠把那些原畫裏的,人物的動態、神態,還有生活場景,還原得非常的好。」 將千古名畫用木雕的方式呈現,感覺又如何呢?該市民續說:「它在平面的木頭上面,雕製更立體的感覺,而且它的空間透視,這些東西它都表現出來了,所以今天看這組是蠻震撼的。」 這幅木雕版《清明上河圖》長13.8米、闊0.9米、厚0.1米,運用「東潮木雕藝術流派」獨特技法,將人物、牲畜、房屋、河流、木船和樹木等一事一物,都細膩刻劃在楠木上面。 在天津近日亦有一幅大型壁畫展出,同樣吸引了不少人注意。這幅《天后聖跡圖》壁畫長32.3米、高2.8米,是內地著名畫家蔡長奎歷時4年繪製,他運用了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新海浪發電技術 「浮潛」機組減風暴侵優 無人駕駛運作十個月獲官方注資
【有線新聞】美國有初創企業研發一種海浪發電技術,發電機組不用露出海面,在最新的測試中連續運行10個月,期間不需要人手介入,有望降低營運成本,加快走向商業化。 海浪發電的設計通常有裝置浮在海面,但今次是例外,發電裝置並沒露出水面,要近看才發現它存在。這項設計來自美國一間初創企業,其實近海面的裝置依然是浮水,不過下面被一條纜索拉住,纜索另一端伸延至海底連接固定於海床的發電機組,裡面有類似發條玩具的彈簧結構,當海浪經過,透過浮台上下拉動纜索就會啟動海底機組的發條將動能變成電力。纜索的長度可以調校,令浮台稍為沉在海面下,好處是可以保護浮台,就算有風暴也承受得住。 新系統在加州海域完成新一輪測試,連續10個月無間斷運作,期間經歷兩次風暴系統依然維持正常,全程不需要人手介入。裝置長期浸在海水,但有防鏽及防生物依附的技術,就算浸10個月之後撈上岸狀況依然保持得很好。 研究曾經獲美國能源部注資,下一步是測試20兆瓦版本,可滿足2萬戶的電力需求。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廣州興起飛碟運動 將建成2萬平方米飛碟公園
【有線財經】近年廣州興起了飛碟運動,加上社交平台的推廣,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參與。當地也成立了愈來愈多的飛碟俱樂部,每星期舉辦數十場比賽。有飛碟教練表示,這項新興運動雖然引起了一股熱潮,但相較海外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而廣州今年9月將會建成全市首個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飛盤公園。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在七月亦宣佈,將於下半年舉辦首屆中國飛盤聯賽。 近年不少市民注重健康飲食,內地乳製品的銷量也有所上升。數據顯示內地乳製品市場銷售總額,在2020年突破了4000億,預計今年將會達到近4980億元。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英國首相|卓慧思獲女王正式任命 約翰遜卸任前籲黨員團結支持施政
【有線新聞】英國保守黨黨魁卓慧思在蘇格蘭覲見英女王,正式接任首相。 卓慧思本港時間晚上7時20分左右到達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接受96歲的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正式任命,成為女王登基以來第15位首相,亦是第一位不在白金漢宮獲任命的首相。約翰遜較早前已向英女王呈辭。他卸任前呼籲保守黨內部停止勾心鬥角,團結一致支持卓慧思施政。 約翰遜遭黨友迫宮,草草結束3年執政。他說是時候交棒:「接力棒很快會交出,在這場出乎意料的接力賽,他們途中改變規則,但沒關係。」 他總結任內帶領英國順利完成脫歐,迅速推動疫苗接種計劃,比很多國家更快達到七成接種率。 不過英國前景艱難,特別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導致能源危機。約翰遜相信繼任的卓慧思能夠帶領英國走出危機,呼籲保守黨員要支持她。約翰遜:「我知道卓慧思和這個和善的保守黨政府,將竭盡全力讓民眾度過這場危機,這個國家將克服它,我們將獲勝。是時候停止爭權奪勢,是時候我們所有人支持卓慧思、其團隊及計劃,為人民服務。」 至於將來動向他這樣形容:「關於在未來的顛簸職業生涯中,我就像其中一枝完成功能火箭推進器,我會輕輕地重新進入大氣層,無形地濺落太平洋某個遙遠無名的角落。」 約翰遜又將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黃澤林闖美網青年組男單16強
【有線新聞】香港網球代表黃澤林,在美國公開賽晉身青年組男單16強。 18歲的黃澤林,第二圈面對比自己少一歲的美國代表Aidan Kim,先輸一盤4比6,連追兩盤6比3,苦戰三盤反勝,會與秘魯的干沙路般奴爭入半準決賽。 不過黃澤林之後夥拍立陶宛的畢維拿斯,在男雙首圈出局,衛冕失敗。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新北永和區4年3宗肢解案 專家憂現「模仿效應」
【有線新聞】新北市永和區的肢解案,是當地四年內第三宗同類案件。有專家擔心,或會產生「模仿效應」。 永和區周一發生懷疑兄長殺死幼弟後肢解案,死者多名家屬周二下午到殯儀館協助調查,法醫亦到場進行驗屍。今次是該區四年內,發生的第三宗同類案件。 去年12月,一具只有軀體的屍骸在永和瓦窯溝漂浮。警方事後拘捕死者的兒子,他供稱父親經常向家人要錢,又辱罵母親,於是將父親殺死後分屍,9天後棄屍瓦窯溝,他一審被判19年有期徒刑。 2018年8月,一具屍首分離的屍體被丟棄在永和河濱公園。警方調查後證實,死者為一名加拿大籍男教師,過去是一名大麻供應商,後來向警方提供毒品線報後,惹來殺身之禍。事後警方拘捕一名非裔男子,以及一名協助購買兇器的男子,但疑兇潛逃離開台灣,在菲律賓落網,送返台灣後被判無期徒刑。 有專家表示,接連發生肢解案,或會產生「模仿效應」,「非常有可能模仿(殺人分屍),讓大家來群起效尤,那非常可怕,尤其是現在有新進幫眾年輕的大哥,也會叫他們多去參考社會案件。」 有住在永和區的居民形容,事件令人心惶惶,希望當局加強執法,避免類似案件再發生。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蘇錦樑弟欺詐罪判監 律政司覆核刑期 上訴庭加監逾兩年至6年3個月
【有線新聞】商經局前局長蘇錦樑的弟弟蘇錦威,較早前因欺詐等四罪被判監,律政司成功覆核刑期要加監,上訴庭頒布判詞,指原審法官量刑時原則性犯錯。 蘇錦威於2014至2015年任職法律文員期間,因挪用客戶物業申請2,000萬元貸款,被判監3年11個月,其後律政司覆核刑期,上訴庭改判他監禁6年3個月。判辭提到,根據案例,違反誠信案件金額達300萬元至1,500萬元,應監禁5至10年,原審法官勞潔儀量刑時以5年為起點,大幅偏離適當的量刑標準,又錯誤扣減了10個月刑期,因此上訴庭決定加監。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國慶煙花匯演連續四年取消
【有線新聞】今年國慶煙花匯演取消,是連續第四年停辦。 政府指是因應疫情取消國慶煙花匯演,今年已是第三年因疫情停辦;而2019年則因為反修例事件停辦。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社交距離措施維持至本月21日
【有線新聞】政府維持現行社交距離措施至本月21日。 政府說新增個案突破五位數,大部分涉及傳染力較高的BA.4及BA.5變種病毒,預計短期內數字會持續高企,現階段無空間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考慮到社會及經濟活動需要,決定不會收緊,但會嚴格執行各項抗疫管控措施,包括紅黃碼。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增9373宗確診、多九死 學校呈逾千五宗 當局日收逾十萬來電籲網查資訊
【有線新聞】本港新增9,373宗新型肺炎確診,9,187宗屬本地個案,多9人死亡;學校呈報個案超過1,500宗,衞生防護中心說是預期之內,認為上學前快測已足夠預防。 開學第四天,多767間學校呈報1,516宗個案,比星期一高一倍有多,45間學校共54班要停課一星期,其中7間有多於一班要停課。衞生防護中心認為上學前快測已足夠預防傳播,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因很多都是做快測找到的,所以這些個案是沒入學校,比例上在學校,有69萬學生上學、10萬教職員都上班,差不多十分之一人口,比例上一天一千多宗也不奇怪。」 東區醫院心臟科7名醫生星期日起陸續確診,醫管局說他們沒出席任何院外社交活動,但就用過院內的茶水間,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7名心臟科醫生並非同一時間在茶水間內,由於茶水間是在心臟導管中心,所以沒特別指是在甚麼病房工作。」 多9人死亡,介乎27至99歲,7人死因與新型肺炎有關,1人無關,1人存疑,存疑的是27歲男患者,長期臥床、有羊癎症及線粒體長期病,8月底在家中不省人事送院,延至周一不治,醫管局認為資料不足以判斷死因。 衞生防護中心說,近一星期每日收到逾10萬個來電查詢疫苗
- i-Cable
- 2022年09月06日
新北肢解案死者頭、手等消失 涉案兄長在台北落網
【有線新聞】台灣新北市發生肢解案。一名50多歲的男子被發現陳屍屋內,頭部及雙手等都不見了,死者同住70多歲的兄長,事發後一度不知所蹤,警方在台北將他拘捕。 死者部分軀體用白色膠袋包裹後,被人抬離住所;警方在現場拉起封鎖線,並在屋內蒐證。據了解,死者被發現陳屍在房間床底,只有身軀及已經腐爛的左腳,頭部、雙手及右腳都不見了。永和分局偵查隊長李志祥表示:「死者失聯已經一周,請鑑識中心到現場來比對他的身份,有鎖定一名關係人。」 有閉路電視畫面影到,懷疑是死者兄長,連日來戴上漁夫帽及口罩,多次拉著行李箱離開住所。另有鄰居表示,死者兄長曾經問過很奇怪的問題,「(哥哥)兩三天前有問兩次,他問我說垃圾車甚麼時候(來),行李箱他每次出門都有,出門回來都有。」 據了解,54歲死者在家中排行第六,與73歲長兄同住,兩人曾因金錢問題發生爭執及對簿公堂。有鄰居說:「一個星期前(吵架),平常都有看到,無緣無故這樣,兄弟就這樣吵架。」另有鄰居表示:「他(死者哥哥)本來就怪怪的,他不跟我們講話啊,本來是媽媽跟他們住,媽媽走了(離世)就剩兩兄弟。」 有法醫認為兇手殺人後,來不及毀屍滅跡。法醫高大成說:「殺人後等了大約4